而在原來汴京東、西城外的建築工地裏,在大量的機大器人利用現代化的機械和流民幫工的日夜趕工下,流民的新房終於完工了,一座座嶄新的小樓,整整齊齊的處立在東城外的廣大土地上,站在汴京的城牆上,眼下那些整齊的小紅頂樓一眼望不到頭。縱橫交錯的板油馬路,將那些小樓隔成一片一片的小區。
今天是11月2日,一大早,人們就看了外麵到處張貼的告示,知道了今天在東城外,朝庭將舉行盛大的慶祝新式住房的典禮活動。
當人們趕到東城時,在幾十萬人的歡呼聲中,看到了他們的大宋哲宗皇帝趙煦,皇帝陛下率領著由宰相章惇領頭的各新、舊黨在京4品以上官員300多人,並在高傑、李小博、胡迪、劉印成、王浩、施昱強、袁靜、陳琳琳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東城牆上,將親自出席汴京城外新式建築的竣工典禮。
在這20多天裏,文武百官沒少向哲宗進言,要求在這些房子的外圍,再築起一道更加高大的城牆,以保住在汴京老城外的那些流民和新式建築的安全,不過,卻沒有得到哲宗的同意。
哲宗對各位大臣說道:“建城要築牆?這是隻知守城的那些懦夫幹的事,朕的大宋皇朝現在雖說還不是兵強馬壯、糧多將廣,但朕的幾十萬大軍難道就在那裏幹坐著?等著人家殺奔而來?入我境內屠殺朕的子民?朕從小就沒學過‘守城’二字,朕要將大宋朝的領土擴大到隻要有敵人入侵,都要走上一年半載才能到達汴京城下,朕要開創我大宋的萬世的基業!”
“隻要有敵人入侵,都要走上一年半載才到汴京?”皇上把這等話都說了出來,不得不讓那些大臣深感敬佩,不過,他們心裏都在暗道:“那麼大的領土,要到哪裏是個頭?那得需要多少宋兵來守邊疆和占領地?”不過,在這之後,大臣們的反對聲越來越小了。
因為大臣們開始關注起另外一件事情,在10多天前,哲宗終於沒有頂住由袁靜為首的女孩們的軟磨硬泡,下發了權力,任命袁靜為首席改革大臣,領著一幫子女孩住進了在皇宮單獨設立的獨院,並把這個院子命名為:“大宋皇朝改革發展委員會”。
在任命袁靜之初,哲宗受到了來自各方勢力的反對,但哲宗還是力排眾議,用其強硬的手碗,壓製了所有人,而大臣們也實在是沒有其它的辦法,因為現在很多朝庭下發的公文和皇上的旨意,已經不在經過他們的手中了。每天的早朝,哲宗也就和他們議一議改革的方向和一些立法問題,其它的什麼也不說。各地來的奏章,全都通過其他途徑傳進皇宮,他們想攔也沒有辦法。而且,最近在各地被皇帝天兵處死的土豪、地主、土匪、惡霸等等一大批罪大惡級的人,據說被抓的人早已過了10萬之巨,並且被捕人數還在增長著,讓他們開始從心底裏就懼怕著哲宗皇帝。
現在,文武百官們站在東城的城牆上,看著那位讓他們現在越來越不理解的哲宗皇帝,每個人的心裏都是“百感焦急”。
而宰相章惇站在前麵,心裏暗自想著:“以前的幼主雖然很有主見,但畢竟還是個人,而現在呢?他長大了,成為了一代君王,一個有著神仙般能力的皇帝,不知他以後能把大宋朝帶到何方?是步入盛世?還是走入滅亡?已經不是自己這些人能夠助擋的了!跟緊皇上的步伐才是自己應該做的。”
在東城的城牆上,還受朝庭的邀請來了很多汴京城內的名士,其中就有王員外在場。而王生財和其他的商人,今天的心情都是非常激動的,畢竟能受到朝庭邀請來這裏的,哪個不是在汴京城裏有頭有臉的人物,況且,朝庭一向是重文輕武、重農輕商,這次能邀請他們這些商人來這裏,這說明朝庭開始重視他們了,說出去都是往自己臉上貼金。
而在城牆下麵,站著一早就從流民營裏來的百姓,和從城裏趕來看熱鬧的人群,大約有幾十萬人,讓這裏都成了人的海洋了,各種顏色的旗幟隨風飄蕩在會場上。
哲宗皇帝站在高高的城牆上,麵對著城牆下的百姓,在一個奇怪的東西前麵,向著幾十萬人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並向人們說道:“今天,將是宋朝開朝以來的一次曆史性的轉折點,一個標誌著大宋朝將從一個隻知沉默防禦的朝代,轉變成一個開疆拓土、高速發展的朝代,漢民族的先進文明將引領著時代的潮流……!”
在哲宗講完話之後,禮炮隊放了135響禮炮,還放飛了鴿子,人們一開始不明白為什麼要放炮、放鳥?而且離炮近的人讓那些炮聲轟的耳朵“嗡嗡”直響,還有人看到那些鳥還挺肥乎,真想烤了吃,心道:“一定非常香!”最後人們才在一個站在城牆上的大嗓門(擴音器)的介紹下,才知道了那些放炮的人放了135響,示意著宋朝已建國135年,放的鳥叫和平鴿,示意著大宋天朝內永遠和平、沒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