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二,加強尚書的權力(漢製,尚書乃宮室內官,負責內廷事務,官階較低,與後世尚書不同),特別是我們的主角劉繡同誌,在開國稱帝後,索性把政權全操控在自己手裏,三公隻是名位崇高而已,這樣實權就漸漸落到尚書手中。
當然,這是相對而言,常常因人而異。比如第一個特點,就不完全適合王匡同誌。王匡雖然被封為定國上公,除了地位比劉縯等人更高一級,顯得更為尊貴外,實權並沒有得到削弱,反而加強了。
單從這紛封賞名單上來看,劉縯是被陰到家了。論資曆和戰功,劉縯即使不在王匡、王鳳之上,但至少也要同封個上公才行,現在不但上公沒封上,反而被奪了軍權,弄了個有名無實的大司徒,連名不見經傳的朱鮪都做了大司馬且排名在其之前,真是一打眼的功夫,從羊群裏跑了個驢出來。大哥您貴姓?哪來的?
劉縯很鬱悶,但是沒脾氣,因為這份封賞名單,是皇帝擬定的。劉玄雖然是傀儡,但畢竟是皇帝,那年頭,你對皇帝說聲不試試!
至此,王匡、陳牧的計劃基本告成,而在不久以後,劉玄還將在二人的基礎上研製成威力加強版。
與哥哥劉縯相比,弟弟劉繡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裏去。
雖然更始皇帝在封授上公,三公的同時,還順帶封了百餘名列侯,名額很多,見者有份,但還是刻意把劉繡排斥在外。這倒不是劉玄記性不好,而是本著公平的原則,既然把你的親哥哥都陰了,不順帶著玩你一把,實在說不過去。
劉繡被封的官職是太常偏將軍。
這個官名要分開來解釋。
所謂太常,屬九卿之列,依漢製,主管禮儀祭祀。
而偏將軍,屬雜號將軍,編製不限,想封多少,就封多少。(漢製,將軍有八種,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以上四類為一等將軍,位同三公,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以上為二等,位同九卿,除此以外,皆為雜號將軍)。
合起來,劉繡的官職就是:主管禮儀祭祀的雜號將軍。
而且,本著送佛送到西,玩人玩到底的原則,在讓劉繡該行搞祭祀的同時,連個官印都沒給他。
官印、官印,做官用的印信,不給我官印,讓我怎麼做官?怎麼辦公?莫非讓俺老劉自己拿蘿卜刻一個不成?
好在這難不倒劉繡,因為他很快在當地一位侯爺家裏找到了一個印信,雖然印文牛頭不對馬嘴,但好歹是個實實在在的章子,先湊合著用吧。
今天,街頭巷尾死刻公章的攤販若穿越到公元24年,定是份既吃香又有前途的行業。
陰人、玩人計劃告一段落,接下來的任務,是攻打宛。
十萬大軍把宛團團圍住,打了月餘,竟然沒打下來。
因為,孫子同學說過:兵不在多,在將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