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意外,但這個意外發生的實在是太偶然,說的誇張些,比連中數次億元大獎都難。
這次意外是天象。曆史上有記載的,而且其結果又確如天象所昭示的那樣發生了的,這雖稱不上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卻也是鳳毛麟角的一次。
天象,分為吉兆和凶兆。在古封建社會,特別是科技更為落後的漢朝(相對而言),吉兆除了能引起當權者的精神愉悅和無限遐想外,一般無實際上的作用。而凶兆則不一樣了,它讓人在精神恐慌之餘,還具有極強的破壞力,這種破壞力放到正處於臨戰狀態的軍隊中,其結果就是軍心渙散,士無鬥誌,依此下去,就離兵敗不遠了。
一般來講,發生在陣前的凶兆,無非是大風卷走了帳篷,吹折了旗杆之類,但發生在公元24年5月份的這次凶兆實在是誇張了些,不但時間長,而且征兆奇特,先是晚上有流星墜入王莽軍大營(是否砸死人曆史無記載),再是白天有倒塌的山的形狀的雲飄入王莽軍大營,而且高僅尺餘,讓諸位兵哥哥結結實實當了一會神仙。
據軍中占卜師解釋,這種凶兆隱含的意思是:“覆軍殺將,血流千裏。”於是,昆陽城還沒攻下,王莽大軍先被這突如其來的天象給嚇了個半死。
這,似乎應該算作王莽大軍兵敗昆陽的一個原因。
投降投降不成,突圍突圍無望,昆陽守軍走到了絕路上,而所謂的絕路,其實是兩條路,即自殺和戰死。大多數守軍兄弟估計沒修習過武士道,沒有所要效忠的天皇,自也沒有剖腹自殺的覺悟,所以在絕望之後,一個個成了敢打敢殺的猛士。在這群猛士的堅守之下,數十萬大軍打了近一個月,到底沒有打下來。
而這一個月,到底等來了劉繡的援軍。
救兵如救火,按說這一個月的時間援軍才到,實在有點說不過去,我曾很懷疑,莊稼漢出身的劉繡是否借機陰了王鳳等人一把?後來讀史,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團。
實際上是,劉繡雖然成功突圍去找援軍(分守郾城,定陵的軍隊,希望大家還記得這兩個地名),援軍也找到了,但援軍將領壓根不買劉繡的賬。
這也難怪,畢竟,才略了財物,剛換了夫人,有清福等著去享,現在讓我們去昆陽送死,我們有病還是你有病?
是你們有病。
劉繡斬釘截鐵的回答,並指出了眾人的病根所在:如果能夠打敗敵軍,那麼萬貫富貴等我們去拿,去享受。如果打不敗敵軍,連腦袋都沒了,留下這麼多財物又有何用?
這是一番簡單的說理,而事實證明,越簡單的方法其實越有效,援軍們很快理清了利害關係,決定隨劉繡前往昆陽。但王莽四十幾萬大軍的聲勢實在太大,聽說還有豹子老虎,所以這支援軍行動遲緩,不像是去救火的,倒像準備去見公婆的新媳婦,扭扭捏捏的,要多慢有多慢。
這也情有可原,這支援軍,說到底,也就四五千人,拿著四五千人去打敗四十幾萬正規軍,不但是一件異想天開的事,更是一件以卵擊石、飛蛾撲火、自投死路的事。
然而,前往昆陽的路實在太短了,磨蹭了一個月還是到了。
在距昆陽五裏遠的地方,王尋,王邑發現了這支援軍,並迅速派出數千兵力予以攻擊。
在王莽軍的攻擊之下,援軍紛紛後撤,很快,在劉繡身邊隻剩下一千人。
一千人,足夠了,走的都是草包,剩下的才是精華,劉繡率這一千人殺入敵陣。
援軍的將領們驚訝了,因為他們很快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劉繡:這位莊稼漢,不但能說會道,而且不怕死,敢殺人,開殺之下,一發不可收拾,瞬間竟取了十數人性命。
如此這般,稍微有點良心的人,就再也不能一味撤退,袖手旁觀了,於是,在劉繡同誌的鼓舞之下,紛紛死戰,終於將這數千兵力擊潰,斬首近兩千人。
我很納悶,王尋麾下大軍數十萬,而且離之不遠,為什麼眼睜睜的看著這數千人被擊潰而不發並救援?現在看來,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王尋王邑等新軍將領壓根沒看的起這支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