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意外之喜(1 / 2)

威廉查看係統上麵的地圖,在瀏覽的時候感覺自己好像錯過了什麼,回過頭一看,一個驚喜,大大的驚喜啊,因格裏亞地區竟然被叛軍掌控。

要知道原先這裏可是俄國剛剛占領了,有了這麼一個出海口,俄國沙皇彼得一世肯定不會放過,必定是重兵把守。但是現在竟然被叛軍占領了,這是怎麼個情況呢?

其實這裏麵有非常複雜的原因,這裏地區原本是受瑞典統治的,因為地處北方,人口僅僅有九萬人,瑞典國內為了永久的統治這裏,給因格裏亞地區派遣了國內著名的主教路德維格大主教。

路德維格大主教對於新教的信仰非常堅定,雖然已經有五十二歲了,但是仍然不畏嚴寒,自告奮勇來因格裏亞讓這裏的人民信仰新教。同時,瑞典還在這裏大肆的宣揚瑞典國內的文化,修建各項娛樂設施,還修建了軍營、炮兵營、海軍學院、船塢等軍事設施。

去年的時候,瑞典自知因格裏亞守不住,因此在臨走前帶走了一大批居民,還燒毀了一切有用的設施。隻不過由於城內有內奸,計劃被破壞,俄國人提前進入了因格裏亞首府。

燒毀不及時,導致大多數設施落入俄國人之手,瑞典軍隊一部分退守卡累利阿,另一部分與來自芬蘭的軍隊合為一起,鎮守芬蘭與因格裏亞地區交界處保羅要塞。

俄國軍隊很多都是哥薩克士兵,這些士兵驍勇善戰,從小就在戰鬥中成長。他們喜愛肉搏,不喜歡使用槍支,因為嚴寒的氣候讓火槍的威力大打折扣。他們非常出色,但是不守紀律,他們對老百姓冷酷無情。可是這些人正是支撐俄國擴張的主要力量,俄國沙皇彼得一世也不願為了幾個下層百姓而損失這把利器。

這批哥薩克士兵在沙皇的命令下從因格裏亞出發,攻打莫斯科的北方屏障——卡累利阿。在瑞典間諜的鼓動下、前後統治者的對比中、宗教之間的隔閡、新統治者的離去等等情況下,因格裏亞地區叛變了,也可以說是起義了。

起義軍很快就占領了因格裏亞地區首府,消息傳到了莫斯科,剛回到皇宮的彼得一世看著戰報,氣的臉紅脖子粗,為了不被瑞典打回來,彼得一世命令攻打卡累利阿地區的俄軍分出兩個團鎮壓叛軍。

因為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獨立性受到統治者的壓迫,因格裏亞地區的人們紛紛走上街頭掀起暴動!他們普遍認為自己的文化遭到扼殺,除非能夠恢複文化間的平衡,否則這裏將不會平定。威廉明白,在這個新舊思想碰撞的時候,隻有不斷的變新才是出路,一味的守舊根本不可能,人民的啟蒙思想已經覺醒,想要壓製已經是無稽之談,隻有在下層人民與上層統治之間尋找那個平衡點才是出路。

既然這裏是叛軍占領,還沒有被歐洲各國承認,這裏也沒有宣布國家成立,那麼就意味著誰都可以攻打,誰打下就是屬於誰的。眯了眯眼睛,威廉緊緊的盯著因格裏亞,拿下因格裏亞,這可是一個交通十字口,向西跨過芬蘭灣直接就威脅到了瑞典的芬蘭地區,向北就是深處北極圈但是產出豐富的卡累利阿,向東就是肥沃的東歐大平原——莫斯科,向南就是自己的庫爾蘭和立陶宛地區。有了這個地區,進可攻退可守,戰略態勢一下子就明朗了。

這個地區就好像一塊肥肉,等著人來摘,威廉不清楚離得最近的瑞典和俄國軍隊現在是到了哪裏,總之自己必須搶在兩國麵前拿下因格裏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