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趕慢趕下,威廉的庫爾蘭大軍終於趕到了因格裏亞首府,現在的時間已經是六月,炎熱的天氣蔓延到了整個歐洲,就連深處北極圈內的卡累利阿地區也披上了綠衣服。
庫爾蘭大軍由穆斯將軍帶領,這名將軍算是庫爾蘭境內實力比較強的,雖然說庫爾蘭境內已經沒有什麼出名的將領了,也算是矮個子裏麵拔尖子,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庫爾蘭境內有軍事經驗的士兵都沒多少,更別說有經驗的將領了,這也是威廉為什麼要派一萬多人去攻打因格裏亞的原因,就是利用叛軍來磨一磨庫爾蘭這把劍。
大軍到達因格裏亞城下,城裏的叛軍慌了神,誰都沒想到先來的軍隊竟然是庫爾蘭的軍隊,而且看樣子庫爾蘭軍隊有上萬人,叛軍首領在城主府大罵出口:“誰告訴我庫爾蘭不足為慮的?這還是不足為慮?一萬多人啊,整個因格裏亞也就還有五萬不到人,這支軍隊竟然有一萬人,誰給我解釋一下?!!”
下麵的叛軍軍官都不吭聲了,他們雖然說是軍隊,還不如說是農民差不多,隻不過拿起了幾杆槍,頂多算是初期的民兵部隊,如果真的碰上正規軍攻打,他們就隻能靠著城牆和城內的居民來防守了。
現在城外來了一萬多庫爾蘭軍隊,讓叛軍首領的計劃完全被打亂,首領的原計劃是趁著瑞典和俄國兩國爭戰時候,向全歐洲發送外交書,派遣外交官,宣布成立因格裏亞國,自己當國王。首領原先僅僅是因格裏亞一個**頭頭,也有點小聰明和小眼光,因格裏亞地區比較有威望的人太多太多,按理來說怎麼也輪不到他這個混混頭子當首領。
但是這位首領敢衝擊城主府,敢帶著人起義,敢挑戰人民心中固有的思想,所以他成功了,他當上了起義軍首領,當然這個首領現在並不被眾多國家承認。
因格裏亞首府內人心惶惶,大軍打過來了,如果不投降那麼等到大軍攻進來可是刀劍無眼,如果投降了誰能保證新的統治者會不會像俄國人那樣的貪婪無情。
穆斯將軍手中舉著單筒望遠鏡,看著遠處那座巍峨的城池,不得不說瑞典人將這裏建設成了一個大型軍事要塞,看規模起碼能容下十萬以上人口,根本不是庫爾蘭的吉岡瓦能比的,如果說哪裏能比,也就是現在的利耶帕亞還有追趕的潛力。
“命令全體士兵,就地休息,待用餐過後再攻城。”穆斯將軍吩咐後麵的傳令官,“還有,派探子去城裏偵查城裏叛軍的軍事部署、數量、糧草堆積處、各項重要建築地點。派探子去向東北方向展開偵查,查到俄國軍隊立刻回報。”
命令被傳達下去,庫爾蘭大軍終於停止了奔跑,也讓一眾士兵能歇一歇,幸好這些士兵都是係統贈送的,軍事素質那是沒話說,是同時期列兵團素質中的一流存在,如果是庫爾蘭原先那群人,估計還到不了這裏。
埋鍋做飯,士兵開始了補充體力的過程,而因格裏亞城內還是亂哄哄的,沒有一個主心骨。待到庫爾蘭軍隊休息的差不多了,穆斯將軍下令攻城。
一見庫爾蘭軍隊有攻城的跡象,叛軍首領硬打起精神,招呼自己的士兵去城牆上防守,但是就連他自己都不看好,更別說底下的士兵了。戰鬥一觸即潰,庫爾蘭軍隊如同秋風掃落葉,以自身傷亡一百二十七個人的代價殲滅了叛軍兩千八百人,因格裏亞其他地區都是傳繳而定,到了六月七日,整個因格裏亞地區成為了庫爾蘭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