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浴血溫泉關(1 / 1)

“過路的客人啊,請告訴斯巴達同胞,我們盡忠死守,在這裏粉身碎骨。『言*情*首*發www.Klxsw.com”

在希臘半島中部的德摩比利山口(溫泉關)有一座古老的墳墓,墓前的碑文便是這段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文字。它講述的是發生在2500年前的一曲慷慨的英雄悲歌,那一戰風雲因而變色,草木為之含悲。

公元前492年,亞洲的西部有一個強盛的波斯帝國。隨著國力的強盛,波斯國王決定開疆拓土,建立一番名垂千古的千秋偉業。他挾持著強大的兵力向外擴張,在愛琴海地區挑起了一場持續綿延14年之久的戰爭,史稱“希波戰爭”。

公元前492年和前490年,波斯大軍兩次遠征希臘,但均以失敗而告終。但波斯並沒有放棄征服希臘的野心。新繼位的波斯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實現雄霸天下的野心,進行了4年精心的準備,動員了百萬兵力,千艘戰艦,於公元前480年春天,親率大軍,渡過達達尼爾海峽,進入歐洲。波斯大軍沿著愛琴海浩浩蕩蕩向西進發,一路上燒殺搶掠,使希臘許多的城邦遭到了滅頂之災。整個希臘麵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

當時希臘各城邦之間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和調度,但大敵當前,隻有團結起來,才能保家衛國。雅典城邦的民主派首領泰米斯托利克在科林斯召開大會,聯合30多個希臘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由斯巴達率領希臘聯軍迎擊波斯軍隊。

波斯王薛西斯親統大軍,占領了希臘的狄薩利亞之後,繼續向南進發,一路跋山涉水,兵勢如虹,在溫泉關北麵駐紮下來。

溫泉關地勢險要,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它的東麵是一片茫茫的沼澤地,一直通向海邊,西邊是陡峭的高山,插翅難飛。溫泉關就是打通北、中希臘的咽喉要道,素有中希臘“鑰匙”之稱,具有重有的軍事地位。但是,希臘統帥卻並沒有充分認識到溫泉關守備的重要性,所以隻派了三四千人駐守。其中戰鬥力最強的是斯巴達國王烈奧尼達率領的300名斯巴達勇士,他們就像300隻猛虎雄獅一樣,等待著波斯百萬大軍的進犯。從數量上來看,對峙雙方的力量對比是絕對懸殊的,可以說根本就不在一個對比層次上。

第一天,波斯軍隊發動猛烈的衝鋒,士兵亢奮、狂怒的喊殺聲,刀槍猛烈的撞擊聲,相互夾雜在一起,回蕩在溫泉關上空。但波斯軍隊的數次進攻都被希臘守軍擊退,希臘守軍借助有利的地形,使波斯士兵的屍體壘滿了關前。

第二天,悍猛的波斯軍隊又發動了數次衝鋒,但結果同前一天一樣,隻是使溫泉關前多增加了一些波斯士兵的屍體而已。正當薛西斯一愁莫展的時候,一個希臘叛徒前來求見,獻計經小路從背後包抄關上守軍。波斯王聞言大喜,馬上命令“長生隊”星夜兼程,順著那條小路,直撲希臘軍營,以圖使溫泉關守軍腹背受敵。

烈奧尼達聽到這個消息後,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當機立斷,立即命令聯軍撤退,自己則率領300名斯巴達勇士堅守陣地,決心戰鬥到底。

第三天清晨,波斯士兵發起了更猛烈的進攻,他們喊著號子,從自己人的屍體上踏過向關上猛衝。斯巴達戰士進行了頑強的、艱苦卓絕的回擊,他們先是用長矛刺,長矛斷了用劍來砍,劍折了就用牙齒和拳頭同敵人肉搏。在戰鬥中,烈奧尼達犧牲了,他的勇士們為了奪回他的遺體奮不顧身,連續4次打退敵人的進攻。最後,從背後偷襲的波斯軍隊趕到了。斯巴達勇士們陷入了重重包圍,但他們沒有一個人逃跑,沒有一個人投降,最後,全部壯烈戰死。

溫泉關雖然被攻占了,但是波斯軍隊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薛西斯一想到英勇頑強、寧死不屈的斯巴達勇士,就心驚肉跳地問他的手下人:“難道斯巴達人都是這樣的嗎?”

最後,希臘聯軍終於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波斯軍人,但人們永遠不會忘記烈奧尼達和他的300名斯巴達勇士,他們是整個希臘引以為傲的英雄。他們被隆重地安葬在溫泉關上,安葬在這塊他們為之浴血奮戰而至死的土地上,在他們的墓碑上鐫刻下那句流傳千古的碑文。作為希臘人民對英雄們永久的懷念。

“過路的客人啊,請告訴斯巴達同胞,我們盡忠死守,在這裏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