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計劃真實的稱呼應當是“戰略防禦計劃”
它是美國總統裏根在1983年3月23日的全國電視講話中以《總統的戰略防禦倡議》的名義提出來的
因為美國有部電影《星球大戰》
這個計劃便被俗稱為星球大戰計劃
星球大戰計劃實際上是反彈道導彈防禦計劃
與美國以前的反導係統不同
以前
反導係統是在對方彈頭重返大氣層後
用導彈進行攔截
攔截率低 僅為10%
危害也大
星球大戰計劃則是要建立一個多層綜合防禦體係
從對方導彈起飛開始就進行層層攔截
洲際彈道導彈從發射到擊中目標大約需要28
31分鍾
整個飛行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段為助推
即垂直發射段 需要2
5分鍾 此時
導彈上升速度慢
助推火箭噴射出大量高溫噴焰
易被發現和摧毀
且尚未放出多彈頭
此時摧毀一枚就相當於在以後階段摧毀數以十計的彈頭
第二段是後助推段
又叫轉變段
約需8分鍾
此時彈頭母艙隨燃燒已盡的助推火箭脫落
放出多彈頭
第三段是自由飛行段
多彈頭與偽彈頭釋放完畢
進入較穩定的彈道飛行
約需15分鍾
第四段是再入段
彈頭重返大氣層
並擊中目標
約需3分鍾
星球大戰計劃把這四個階段分為三個作戰區
遠程作戰區包括第一、第二飛行段
是在1200公裏的高空部署裝有激光武器的衛星
在對方導彈發射6
8分鍾內加以擊毀;中程防禦區是在自由飛行階段
依然是由太空中的激光武器進行攔截;低空防禦區是第四階段
用地麵或飛機發射的導彈進行攔截
如此層層圍牆
每段可攔截率據說高達90%
經過四層攔截
可擊毀來襲導彈99.9%
蘇聯即使向美國發射上千枚導彈
上萬枚彈頭
最後能攻擊中的美國目標也會少得可憐
這樣
核戰爭不僅可以打
而且肯定能打贏
為建成這個多層綜合防禦體係
必須建立3個全新的係統、預警、探測和跟蹤係統;攔截武器係統;指揮、控製、通信係統
而這三個係統內又有諸多龐雜的內容
繁多的項目
技術高深玄妙
不是一朝一夕、一個兩個科學小組能夠完成的
而且耗資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