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讓民主陣線、工、青、婦等組織成為與勞動黨平等競爭人民議會的選舉實體
同月12日至14日
人民議會根據主席團主席阿利雅的報告
決定刪去憲法中有關黨的領導以及禁止借外債辦合資企業、禁止宗教活動等條款
憲法修改引起了強烈反響
12月8日晚
首都霍查大學部分學生因不滿學校夥食而發動抗議活動
次日 學生上街遊行
高呼“要民主
不要獨裁”
“要改革不要謊言”
“戈爾巴喬夫萬歲”
“阿利雅萬歲”等口號
要求實行多黨製
成立自由獨立的政治組織
阿利雅決定對學生讓步
同意實行多黨製
反對黨隨即成立
最有影響的是民主黨
1991年3月31日
舉行議會選舉
勞動黨贏得2/3的席位
阿利雅當選為總統
他辭去了黨的一切職務
同時大力調整各方麵的關係
在對外關係方麵
恢複了同美英的外交關係
並成為歐安全第35個成員國
6月10日
勞動黨召開第十次代表大會
認為勞動黨的曆史作用已完成
決定將黨改名為社會黨
11月25日
社會黨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
強調它同其前身勞動黨在社會基礎、奮鬥目標和理論指導三個方麵已完全不同
1991年
阿爾巴尼亞開始實行私有化和向市場轉軌
經濟出現嚴重混亂
一半的工礦企業陷於癱瘓
失業率達30%
外債扶搖直上
達到8億美元 在農村
合作社被解散
大部分土地分配給農民
但生產未見起色
產值下降一半
糧食幾乎完全依賴外國
人民不滿
不斷出現罷工、絕食、騷亂事件
數萬人乘船逃往意大利
社會動蕩導致政治危機
1991年上半年
勞動黨查爾查尼政府
納諾的臨時政府
隻存在22天的專家政府相繼倒台
6月12日
社會黨人布菲組織多黨政府
名曰“穩定國家政府”
但也隻維持了半年
11月
因民主黨和共和黨退出內閣而倒台
12月7日
無黨派人士阿赫邁迪組織看守政府
1992年3月22日
舉行議會選舉
民主黨這時已擁有13萬黨員
超過社會黨成為阿爾巴尼亞第一大黨
大選結果
民主黨獲140席中的92席
社會黨獲38席
阿利雅被迫辭去總統職務
4月9日
貝裏沙出任阿爾巴尼亞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