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於1961年斷絕同蘇聯的外交關係後
接受中國大量援助
經濟發展迅速
第四和第五個五年計劃期間(1965
1970 1971
1975)工業年平均增長率為13.3%和11.2%
1976年
阿中關係惡化
1978年
中國停止了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
阿爾巴尼亞的發展速度急劇下跌
第六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工業增長率僅為6.1%
從70年代下半期起
阿爾巴尼亞全麵閉關鎖國
憲法明文規定
阿不接受援助
不允許外國在阿投資
同時在全國各地修建40多萬個碉堡
宣稱要“禦敵於國門之外”
1981年12月18日
連續擔任部長會議主席達27年之久的謝胡突然死亡
當天宣布是“因精神失常”而自殺
一年後
1982年11月10日
霍查在選民會上說
謝胡給外國情報機構辦事
接著
對政府進行了大清洗
1985年4月
霍查病故
阿利雅接任黨中央第一書記
這以後
阿爾巴尼亞逐步開展了同意大利、法國、中國的商業往來
開始對霍查的政策作一些修正
1989年東歐鄰國的劇變對阿爾巴尼亞產生了強大的衝擊
阿勞動黨強調“從東歐事件中吸取教訓”
防止東歐事變在阿重演
努力保持黨的領導作用
加強黨的建設
宣布不搞政治多元化
不放棄公有製
並采取了相應的防範措施
1990年始
在巨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壓力下
阿的政治態勢發生了變化
局勢向著“返回歐洲”的方向演變
年中 阿政局陡然緊張
風潮迭起 6 7月間
地拉那發生群眾示威遊行
與軍警保安部隊發生衝突
一些人被捕
同時發生了第一次公民出走的浪潮
數千群眾湧進外國使館
要求前往西方國家
大批公民還強行越境外逃
社會出現嚴重動蕩
7月6日至7日
勞動黨緊急召開9屆11中全會
撤換5名黨政領導人
同時又改組政府
內務、國防、輕工、食品、商業等6名部長被撤職或離任
霍查時代黨政高層領導人隻剩下中央第一書記阿利亞和總理查爾查尼
10月
勞動黨首次提出了思想多元化的口號
11月6日至7日
勞動黨召開12中全會
阿利雅代表政治局作了題為《鞏固人民政權和完善政治體製
推進民主化發展》的報告
強調黨的領導作用不是靠命令和法令來維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