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個時候出現一支起、義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能將起、義軍到最後裝備的如此雄壯,而且還能夠與正規軍,且還是昔時東北亞地區最為精銳的北洋軍展開一場又一場大戰,這絕不是一個巧合,所以此時馮國璋數日昂沒有將革、命軍放在眼裏,但是他真正擔心的就是另外的五省將軍。
什麼事情最怕的都是後院起火,萬一要是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哪一省的將軍倒戈了,雖然馮國璋自信可以應付,但是如果五省將軍中有三人倒戈的話,那麼馮國璋必敗,而且不單單是他必敗,就是他手下的二十萬金陵軍,恐怕到時候也會作鳥獸散,並且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他手下的五省將軍倒戈也不是最重要,最棘手的,真正麻煩的是假如馮國璋的軍隊潰散了,那麼也就沒有人能夠來代替他,當然了誰也無法替代他,來在此震懾護國軍了,到了那個時候,天下該是怎樣的情況,誰也無法預計與控製。
而且說起來那應該是馮國璋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因為到那個時候就不擔當是一個護國軍的問題了,還有孫文的革、命軍,雖然現在革、命軍打著與護國軍一樣的旗號,護國討袁,但是假如那個時候,袁世凱已經被討伐了,可是這兩支軍隊畢竟還不是出於一個源頭的,到時候,護國軍、革、命軍、四散而亂的北洋軍,個地方的武裝組織再加上那些心懷不軌的強虜盜匪……那真的不是一個能夠想象得到的場麵。
其實也不是想象不到,是沒有人敢去這麼想,因為那個場麵啊,人間地獄!
所以現在馮國璋除了要警示五省將軍之外,還要盡快的鎮、壓革、命軍這不單單是因為單一的出於對革、命軍的打壓,同時他知道如果自己的軍隊成功的話,那麼就能夠對護國軍造成一定的打擊,因為這兩支軍隊雖然不是處於同源,可是現在的情況來看,至少表麵上來看,他們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並且如果馮國璋能夠戰爭的話,那麼除了能夠擊潰革、命軍的話,還能夠給其他的人,那些正在觀望的人,已警告,讓感謝有可能頭腦發熱的人,迅速的冷靜下來。所以說起來,無論於公於私馮國璋鎮、壓革、命軍都是理所當然的。而馮國璋對於這樣的理所當然自然也是不會輕易放棄的。
馮國璋代表北洋方麵,當然了,他這是沒有得到任何授權的,可是他再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還能夠如此說話,足可以表現他馮國璋本人對於自己威望的自信,與此同時,也表明了馮國璋在北洋軍中的地位,加入歡樂任何一個人,當然了,除了袁世凱之外,恐怕能與馮國璋比肩的也就隻有段祺瑞了,可是我這樣的話,即便是現在的段祺瑞也是絕對不敢說的,能這麼說話的現在除了袁世凱之外,就隻有馮國璋一個人了。
馮國璋是這樣通電護國軍的,他在電文中表示,他一個人代表全體北洋軍,要求護國軍暫停腳步,當然了這不是停戰協議,隻不過就是馮國璋讓蔡鍔暫時觀望的一份協議罷了,觀望的自然就是革、命軍的下場,而且這一次說起來馮國璋時真的動了殺心了,而且也是因為他的決絕,才使得鄰近五省的將軍們不但沒有敢輕舉妄動,反而還聽從馮國璋的命令,將南京及其鄰近五省封了個水泄不通。
看起來這一次馮國璋是想將孫文也就此除掉了,當然了,雖然馮國璋在電文中保證,隻要蔡鍔這個時候同意觀望,那麼他就能保證曹錕不會借此襲擊護國軍,而且他拿出來做保的不是別的,正是他手下的二十萬金陵軍。他在電文中說,如果蔡鍔同意觀望,可是曹錕卻依舊對護國軍展開攻擊的話,那麼他就將自己的部隊的一部分叫給蔡鍔指揮,而且不單單隻有一封電文通告給了護國軍,同時隨著電文一並發出的還有馮國璋的對外的通告,其中的內容就是如果蔡鍔選擇觀望可是曹錕卻還是指揮北洋軍偷襲護國軍的話,那麼他就講自己的部隊的一部分交給到蔡鍔的手裏。
這樣的通電,使得舉國上下,國內國外無不震驚,而且在馮國璋一份通電通告出去之後,不單單是北洋的各路將軍,就是一些國外的使臣也都發電馮國璋向他詢問,這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