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與世界列強比肩的時候,那麼這個所謂的條約自然也就不複存在了。可是那一天需要多久?十年?二十年?亦或是三十年、四十年?沒人知道,可是大家依舊還是會為了自己很可能看不到的那一天而努力。
或許掌權者可能在一些問題上的做法是口是心非的,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什麼,老百姓就是老百姓,而領導者就是領導者,接觸的不同,看到的不同,自然謀劃的也就不同了。或許這就是本分的問題吧,無論是什麼人,什麼樣的身份,其實隻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當然了,也隻有做好本分之後,才有權利亦或是有資格去進一步的參與到其他問題中,然而想要在新的領域擁有權威發言權的話。
那麼這個其中的過程的艱辛,自然不需要多說了;其實我知道,現在市井坊間的流言蜚語,真的很讓人難過,國、賊兩個字不是誰都能承擔的起,承受的住的。袁世凱是這樣的人,一個有血有肉卻又好像沒有情感的人一樣。
他選擇了承擔,其實本來這個時候我對於他的看法是有很大改變的,隻不過,他召集內閣的一次重要會議上,讓我突然地頓悟了,或許我還是看錯了他這個人,他可以治理國家可是他做不到絕對的清醒。
或許金錢、色、欲、權利等等一切的一切,對於人的誘、惑力,都是有限的,唯獨生存與活著,對人的誘、惑仿佛是無限的,其實想來這並沒有錯,無論是怎樣的誘、惑,擁有的什麼亦或是可以把握什麼,如果沒有生命的話,那麼又該如何去消遣、享受啊。
那一次的內閣會議,是在《民四條約》簽訂後不久召開的,其實我在參會之前,本以為袁世凱這次的內閣會議是為了向大家解釋亦或者是說安撫《民四條約》之後,這些內閣人員的情緒的。
可是我萬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的內閣會議的主題,竟然與《民四條約》毫無關係,或許有關係吧,當然了,這個關係袁世凱是絕對不會承認的。
楊度、孫毓筠、嚴複、劉師培、胡瑛以及李燮和這六個人,在內閣會議上的講話,以及他們所持有的堅定態度,使得原本可以略微讓眾人輕鬆下來的內閣會議,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且不需要廝殺的戰場。
會議上,楊度率先向眾人宣布,正是成立“中華籌安會”,雖然籌安會打著“學術團體”的旗號,以研究國體為切入點,但是實際上,從他們的講話中能夠很清楚的得知這樣的一個消息。
那就是這個所謂的學術團體籌安會的真正目的在於研究“君主、民、主兩個國家體製哪一個更適用於中國的同時,對於兩者進行公平且客觀的對比,與此同時在得到合理結論後從兩者中取其優而去其劣,以為國家體製之衡準。”
簡單一點解釋,那就是這個籌安會或者說這赫赫有名的籌安六君子的目的,就是要把現在國家實行的民、主製國家與之前幾千年來實行的君主製國家進行對比,而且與此同時,也與國際上世界各國的不同國體進行對比,從其中選擇最為適用於中國的國家體製機構,而後使之成為國家體製的權衡標準當然了,也是必然會實行的。
換句話說,就是如果他們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君主製更適合中國國情的話,那麼就會以君主製替換現在實行的民、主製,更通俗一點,那就是假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君主製更適合中國的話,那麼中國則又會回到之前的封建王朝權利統治之下。
這是陰謀嗎?這是野心嗎?雖然這件事是有楊度六人接連的以不同的講話形式逐步透露出來的,但是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這樣的大動作,是楊度他們幾個人無法進行或者說甚至是無法開啟的。
果不其然,當楊度等六人把自己的想法或者說這是一個決議已經緩慢有序的滲透給每個人的時候,最先表示出來自己的不滿亦或者是說表現出來對這件事存在質疑的就是陸軍部總長,北洋之虎,段祺瑞。
“你們的意思是,如果現行的民、主製,在你們的研究討論學術對比之後,不適用於中國果體的話,那麼就要廢除現在的現行製度,然後改為君主製是嗎?”
楊度點點頭,不過卻補充道:“段總長,不是君主製,更不是封建製度,是君主立憲製,仿效日本內閣政、治構建的方式,有君主同時也有內閣首相等等,一切行政官員,當然了,因為咱們的國家不是日本,所以我們所研究對比的國體製度,也不是完全的按部就班的。”
“哼。”段祺瑞冷哼了一聲,而後對楊度道:“我明白的你的意思了,可是楊晳子啊,你知不知道更改國體代表著什麼?還有我想問問你,這件事,或者說更改國體的這個念頭,你是怎麼想起來的?憑你一個小小的議員,恐怕還想不到那麼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