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表示說現在的護國軍內部,雖然表麵上看起來和和氣氣,眾誌成城的,但是分兵三路本就不是一個好兆頭,而且這上路護國軍的戰力配屬也不平均,尤其是唐繼堯方麵,對於包括我護國第一路軍在內的兩路護國軍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表明打壓的態度,但是他的行為已經說明了一切,所以他們但是會不會在未來的時候,唐繼堯反戈一擊,於袁軍對護國軍進行夾擊,從而使得護國軍徹底潰散。
總之吧,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對於現在的戰局,有人抱有信心,有人卻也認為這是一種失敗的預兆,反正種種如此吧,他們說的很多,而且必須要承認的就是他們說的話雖然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是這其中不乏有一些是存在建樹的,而且這一點也讓我看出了護國軍的軍官組成,實際上是非常高級的。因為對於整體戰局的看法,以及對於胡國軍內部的一些看法,這些都與那些軍官的職位息息相關,所處的職位不同他們說看到的東西當然不同了,所以對於那些軍官們能夠看到這麼多,同時還能夠給出自己的看法見解,這一點上我非常的高興。
不過雖然如此,可是我還是對於他們為什麼對於軍餉的問題隻字不提而感到奇怪,所以在他們發言過後,我終於還是決定,對他們直接開口詢問,當然了,我肯定不會問的那麼直白,肯定會委婉一些,來詢問他們為什麼對於軍餉的問題隻字不提。
讀書雖然是為了知理,但是卻不僅僅如此,無論是什麼書,即便是那些奇巧淫、技之物,也是為了更好的升華,升華的不單單是境界,更是一種力量,因為沒有人能夠經曆一切的一切,所以最好的磨礪自己的方式,就是通過閱讀,試想金戈鐵馬,感念俠骨柔腸。
曆練,磨礪,對於心性,對於造詣,對於境界,都是非常有效地,能夠有效的提升這些方麵的素質,而眾所周知的,這些素質所相關聯的,是人身上的每一項技能……書中所寫,對於鄒若衡來說,都能夠倒背如流了,但是他對這部書依舊視若珍寶,而如今他拿出來,其實就為了能夠在這樣的時刻,給自己的將軍,也就是蔡鍔,那個錚錚鐵骨不當柔情的漢子,一個慰藉,雖然不會有什麼太過明顯的效果,但是他還是打算如此。
而之所以他會像現在這樣的猶豫不定,更多的還是因為他害怕自己的行為,會給蔡鍔帶來什麼不好的影響,亦或者是說,他害怕被人覺得,自己是刻意用這麼一本老掉牙的東西,來擾亂戰場規劃的,不過,當然聽到了蔡鍔對於傳統戰策的見解以及看法之後,他才有了現在的決定,而到底要不要這樣做,鄒若衡還是拿不定主意。
畢竟,對於現在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整個護國軍也好,亦或者是單單這一路護國軍也罷,亦或者是包括了北洋軍、袁軍在內,所有的隊伍所使用的戰術布置,都是根據各國最新的戰術方式來進行設定分析的,所以自己入股講這麼一套老兵書拿出去,能不能得到蔡鍔的首肯尚不可知,但是非常容易“引火燒身”,畢竟現在護國軍內並不能夠算是安穩。
正當鄒若衡思索不定的時候,突然地,一道人影從他的門前閃過,因為多年習練武藝所練就的敏銳,讓鄒若衡非常自然的把手放在了腰間的配槍上,不過當然聽到了門外那人影的聲音後,有些警覺的情緒,卻是自然的放鬆下來了。
“鄒副官,出來一下。”聲音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蔡鍔,鄒若衡沉吟了片刻,而後還是選擇拿著那一部兵書走出了屋子,當他見到蔡鍔的時候,原本不吸煙的蔡鍔此時竟然自顧自的點起了一支煙卷,不過氣味有些怪,正麵目嚴肅的看著遠方。
看著鄒若衡將這部破舊的古書,送到我的眼前,我借著光亮開始打量起那部書來,不過因為書皮太過破舊了,最初的審視並未讓我提起多大的興趣,可適當我翻開書籍以後,我知道,我的目光已然明顯的出賣了我的內心,我必須要承認對於這本書,我或許真的有著非同一般的興趣,同時甚至於臉上還露出了孩童一樣,對於知識的貪婪。
翻看著書中的兵書,雖然其中與很多是我從其他的著作上看到過的,但是後麵所跟進的釋義以及一些新的概述理念,我不由得感覺到我之前的,個人以及學習到的對於這些兵法上的理解,還是顯得狹隘、局限了,同時我說學習到的東西,比之這本書中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