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章 遇難國【六】(1 / 3)

袁祖銘見自己的部隊遭到了埋伏,他不換不亂的組織部隊進行反擊,而且還命令自己部下的軍官突擊部隊,即刻對敵方火力點進行猛烈的進攻。這個軍官突擊隊,是袁祖銘將部隊帶離護國軍本部後組織的,這個突擊隊大概有一百餘人,其中軍銜最高的是上校,最小的也是一個中尉的軍餉。

馬繼增此時站在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上,看著袁祖銘撤離的軍隊,不由得大笑起來,而後對著他身旁的軍官們說道:“看到了嗎,這就是所謂戰無不勝的護國軍啊,也沒什麼大不了啊,不是他們厲害,而是有些混蛋不肯盡心盡力啊,不過現在好在不盡心的混蛋已經死了,這次就看咱們的了,等咱們徹底殲滅了這一部護國軍之後,休整幾日,然後直接進兵北洋護軍城,到時候拿下那個蔡鍔,這天大的功勞,可就是各位弟兄的了。”

道:“好了,你們傳令下去,告訴給部,讓他們嚴陣以待,不要因為咱們的優勢就從而掉以輕心,雖然我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裏,但是護國軍的實力是顯而易見的,就是這一次,隻是護國軍中的一部的一半兵力,就給咱們造成了多大的傷亡?這樣的人,這樣的軍隊,好對付嗎?所以各部要提高警惕,咱們的戰鬥還要繼續下去啊……”

袁祖銘駐兵護國軍第二分部,看著身後不遠處的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他不由得感覺到了壓力,雖然自己有兩個選擇,但是實際上根本就是沒有選擇,讓他選擇無後方作戰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他是根本無法接受的。

而且說起來,要是攻取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的是任何人都不要緊,唯獨此時占據了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的竟然是作為討伐軍第一路軍總司令的馬繼增,這就不由的不讓他小心謹慎了,其實袁祖銘真的想不通,作為一軍統帥的馬繼增為什麼就好神兵天降一般的占據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那麼一個小小的地方,可是這卻也讓他明白了,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這個地方的重要戰略位置。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個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更是他必爭之地,絕不可以放棄,而且現在他其實也非常的擔心王文華部的安微,袁祖銘一時間陷入了困境,他想要繼續調動兵馬猛攻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的話,這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之前的那場戰鬥就已經證明了至少他這一部的護國軍是無法同馬繼增抗衡的。這樣的窘迫之地,實在是讓袁祖銘感覺到非常的尷尬,但是他此時束手無策這才是令他最著急的。

可是他沒想到,袁祖銘這一次竟然沒有與他料想的一樣,堅守護國軍第二分部,而是直接選擇了撤出護國軍第二分部,他沒想到袁祖銘竟然會這麼直接的就選擇了脫離戰鬥,而後進入到無後方作戰的窘境之內。這也就表示了袁祖銘放棄了王文華部,這一切都出乎了馬繼增的預料。但是要說起來,這一次馬繼增還是猜錯了,因為袁祖銘不是放棄了王文華部,而是選擇了戰略性的撤退,而後駐守山地,借助有利地形展開堅守防禦戰。

馬繼增得到了前方的報告之後,不由得連忙下達軍令,命令部隊即刻全速前進,追擊袁祖銘部,務必將其牽製在護國軍第二分部境內。以此來保證吳佩孚部能夠依照計劃進駐護國軍第一分部。三個團的北洋軍在接到了戰令之後,即刻加快了行軍的速度,全速追擊袁祖銘部,但是沒想到的是,當他們才剛剛進入到護國軍第二分部境地之後,就遭到了袁祖銘部之前埋伏好用於墊後的護國軍的猛烈阻擊。

這又是一場規模小但是質量高的戰鬥,護國軍墊後的兩個連全部犧牲,但是他們也對北洋軍造成了嚴重的傷亡,三個團的北洋軍雖然沒有傷害到元氣,但是短時間之內想要追上袁祖銘這是不肯的了。

且說這一邊護國軍的墊後部隊全部犧牲,北洋軍三個團收整部隊準備再次追擊袁祖銘的時候,而另一邊,撤兵來開護國軍第二分部的袁祖銘部此時已經成功的進駐了護國軍第一分部與護國軍第二分部相鄰的山地之中,並且開始了他們的防禦部署。袁祖銘這一次親自在陣地上對全軍展開布置、調度,因為他也知道自己的時間緊迫,一絲一毫也耽誤不得。

其實不單單是他自知時間緊迫,就是剛剛率軍趕到護國軍第一分部邊境的吳佩孚及其部下第六混成旅的官兵,也是一刻也不敢耽誤,因為他們之前是在列車上的,所以對於此處的戰局變化並不清楚,可是吳佩孚是一個精明強幹、韜略精神的人,而且他也是一員驍勇之將,他很清楚,在列車上他聽到的槍炮聲,必然是出自此處的,所以憑借著經驗吳佩孚知道,恐怕之前的計劃已經無法實施了,那麼既然如此,他能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進駐護國軍第一分部,與此同時,也是為了能夠盡快的與馬繼增部進行合圍的態勢。吳佩孚出兵之前,曹錕成與他深切的談論起了此時北洋軍與護國軍的戰鬥形勢,而且吳佩孚自己也知道如果北洋軍不能取得一場大勝的話,那麼恐怕從此之後,北洋軍數萬軍隊就徹底的無法阻攔護國軍的進軍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