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章 絕武【四】(2 / 3)

這樣做其實王文華意在轉移馬繼增等人的注意力,使得他們認為有可能兵不血刃的到後來收回護國軍本部城,當然了,這隻是一個希望,王文華肯定不會吧所有的寶都壓在這個上麵,而他之所以還要這麼做,其實就是為了能夠使得馬繼增等人略微的分心幾個小時,就足夠了,隻要天黑前馬繼增沒有對現在的防禦部署重新加重的話,那麼對於他來說就已經是非常好的消息了,而且有句話說得好,未必別人非要刻意去幫你才是再幫你,有時候他們的不作為就是對你最好的幫助。

這一次護國軍的攻擊,確實是前所未有的,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馬繼增部的守軍因為之前過於緊張,所以頗為疲憊,而且加上沒有得到上麵的命令,要他們注意戒備,同時他們中也有人知道王文華重病的消息,所以對於護國軍本部城的護國軍並不怎麼在意,而且他們還很慶幸,自己被安排在了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的這一麵,而不是袁祖銘部所駐紮的那一麵,他們也得知了袁祖銘火燒荒山的舉動,試想一下,又有幾個人不害怕那滿山大火那?

而且馬繼增雖然你沒有親自體會到被大火圍困荒山的感覺,但是他也明白,而且對於自己三個團被一把大火燒散也是心中有所顧忌,所以此時他已經命人將北洋第三炮兵關陣地後部署的防禦部隊,撅斷了土地,並且將附近能枯草、枯木都打掃了一番,同時又將撅斷的土地,用石頭堆積鋪平,這樣一來,不但能夠防止袁祖銘部再次重施荒山大火,同時也不會妨礙士兵的進退,馬繼增這樣的行為,足可以看出,他對於袁祖銘的拿一把大火還是有所忌憚的。

而且說起來,馬繼增其實不單單隻有一個忌憚,而且還耿耿於懷,可是介於一些問題,他還不能出兵剿滅袁祖銘,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這叫馬繼增非常的難受。想來馬繼增都是如此,那麼那些普通的士兵,又豈會不對此有所畏懼那?

馮國璋鎮守南京,二十萬金陵兵紋絲不動,鄰近五省各路督軍皆不敢動,這樣的情況對於我來說,實在是非常的不利啊,原本我以為我這邊大兵討袁,隻要我一動,到時候馮國璋、段祺瑞等諸人都會發兵響應,即便是他們不發兵,就是作壁上觀,同時也不會阻攔其他的將軍們舉兵討袁的話,我的勝算就會大上許多,畢竟我遠在雲南,即便是我這一路所向披靡能夠直取北、京,恐怕沒有個三年五年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內部亂了起來,各地兵馬分分倒戈,這樣一來的話,袁世凱必然會應接不暇,各地戰事接連而起,到時候我也好有機可乘,可是現在看來,我這一打算,是徹底作廢了。

雖然馮國璋反對袁世凱稱帝,而且他也與五省督軍聯名通電了,但是他此時的做法卻並非如他電文中所說的那樣,我明白,馮國璋不動,他的二十萬金陵軍不動,那麼不要說歸屬他帳下的五省督軍,就是其餘的各省將軍,也不敢輕易的舉動,畢竟現在馮國璋看起來處於中立,但是誰都明白,他這是偏袒袁世凱的,而且我用兵其間,馮國璋也曾通電全國,呼籲各省都督發電申斥籌安會諸人,雖然話未言明,但是他電文中的語氣以及隱晦的含義無不是將矛頭指向楊度等人,而對於袁世凱的行為,卻隻字不提,由此可見,馮國璋雖然反對袁世凱稱帝但是實際上他是在反對籌安會眾人,他認為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籌安會的人,而不是袁世凱,而且袁世凱稱帝,雖然這其中必然有其自己的意願,但是罪魁禍首,卻並不是他。

這也就好理解了為什麼現在的情況下他馮國璋還不用兵,而且將二十萬金陵軍部署在臨近各省的交通要道上,他這樣的部署,看起來是在防備袁世凱的大兵借道或者是通過他們掌控的地區,但是實際上馮國璋這是在給鄰近各省的都督、將軍們施加壓力,使得他們不敢輕易妄動。

再說段祺瑞,雖然我不清楚段祺瑞現在在做什麼,但是我知道他肯定也是和馮國璋差不多的想法與打算,因為性格以及做事方式的不同,所以我覺得恐怕現在的段祺瑞比之馮國璋考慮的更為深切,而且也比馮國璋部署的這些士兵,更有作用,因為前幾日我曾接到過一封來電,電文內容大概就是告訴我,如果我軍能夠占領四川的話,那麼希望我軍就此罷兵,與袁軍形成對峙的狀態,而不是繼續進取,這封電文之中,將這樣做的利害關係一一道來,而起解釋得非常清楚,令人無可辯護,可是有趣的是,這封電文卻沒有署名,但是以我在京時對於內閣將領的了解,以及他們每個人的韜略城府來看,這封電文十有八九是出自小扇子徐樹錚之手的,當然了,我之所以這麼認為也是因為現在的局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