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子彈是瘋狂的,隻有刺刀才是可靠的(3)(1 / 2)

普通身材人體厚度不過十來厘米,換句話,拚刺的時候,三八式幾乎刺穿了你的身體,你的刺刀都還在刺空氣。

國民政府的軍工專家們當然不全是蠢蛋,這差了的十五厘米怎麼搞?好辦,加長刺刀長度來彌補,中正式刺刀的刃身長度比日軍的0式足足長了5厘米,但在加上槍身總長度以後依舊短了十厘米。

短的這區區十厘米,卻讓無數國軍將士血灑疆場,喪生在日寇的0式刺刀之下。

性能不及倒也罷了,更可怕的是,國軍刺刀的生產能力也不行。

很多人看到刺刀就是一把鋼刀,覺得很容易就製造,可是刺刀結構其實並不簡單,包括彈簧,固定鎖,刀鞘,血槽等等,而且刺刀的堅固性,韌性有著很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刺刀的標準型要求很高,稍有偏差,就無法有效安裝在步槍上使用,或者使用的時候出現脫落,晃動,嚴重影響拚刺。

所以,刺刀隻能以機械化流水線生產,采用手工作坊生產的數量,質量都無法保障。

而當時中國軍工能力低下,流水線屈指可數,專業軍火工人數量更是不足,導致刺刀生產出現嚴重問題。

不僅是窮的叮當響的紅色部隊,就連占據大勢的南京中央政府,刺刀的生產,幾乎都是作坊手工作品。擱八十年後,手工作品那叫高品質,可在這個年代,那隻能是劣質的代名詞。

硬件上不行,再軟件,也就是拚刺術。

之前已經了,日軍把刺殺能力當做最重要的單兵能力之一,從明治維新開始,就投入重大人力財力給予完善。

日軍刺殺方麵的專家,研究世界刺殺技術,並且結合日本劍道的一些特點,推出的所謂東洋刺的刺殺術。

粗一看,東洋刺根本不起眼,甚至有人這根本不是武術,就是刺,擋,撥這三個動作,極為簡單,似乎連孩子都會。

實際上,這正是日軍刺殺術厲害的地方。

日軍新兵進入部隊以後,要進行長達一年的新兵訓練,其中刺殺訓練是相當被重視的。頭五個月的訓練,包括隊列,刺殺,射擊和拉練。

所謂隊列,就是戰隊,拉練是跑步和急行軍,這是都是基礎的基礎,射擊不用了,也是必備的技能,而刺殺居然作為和這三項基本功相同地位的技術,交給新兵。

日軍基層配備很多刺殺教官,這些教官水平很高,訓練也相當嚴格。這樣經過一年左右新兵訓練苦練後,日軍新兵早已無數次重複東洋刺的簡單動作,成為一種不假思索的下意識反應了。

在明代著名將領戚繼光的《練兵紀要》中曾談到,士兵隻要能夠將其平時所學的武藝在戰場上用到“十之一二”,就能夠在白刃戰中取勝。

此時,東洋刺的威力就顯現出來,由於極為簡單,成為日本兵的下意識反應,所以日軍在拚刺中麵對國軍的刺刀,反應極快,出手也快,加上平時訓練嚴格,往往能夠達到快準狠,力量也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