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得很累?因為我們的壓力太大了。過於沉重的心靈負擔,讓我們變得小心眼,過分在乎自己的付出,而沒有看到自己的所得,或是偏執地認為自己的所得遠遠小於付出。

生活是一麵鏡子,不抱怨的人從鏡子中看到的是不抱怨的生活,心靈輕盈的人看到生活總是綠樹成蔭、陽光傾瀉。世界上每一件事都是公平的,得與失總是交替存在的。停止抱怨、放開心靈,讓生活繼續流動,讓周圍的一切不如意都因為你的不抱怨而改變。

“減壓”真就是一種神秘的解藥,它能治愈習慣抱怨的人,打掃每個人內心的垃圾,再把好心情傳遞給周圍的人。給自己減壓,給他人減壓,給世界減壓,這是我們都應該做的事。

不妨這樣去想:如果因為自己的事抱怨,就試著學會接納自己的錯誤;如果因為別人的事而抱怨,就試著把抱怨轉化成寬恕。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你的生活便會有巨大的改觀。

俄國有一句老諺語:“打掃全世界,先從打掃你家門前的台階開始。”給心靈減點壓,就是一種不抱怨的智慧。每天保持這種智慧,不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上,無論麵對同事還是家人,你都會充滿微笑,擁有一顆樂觀、平和之心。

也許我們做不到永不抱怨,但至少應該讓自己的心靈少一點抱怨,多一點輕鬆。擁有好心態從不抱怨開始,放下心靈包袱才能自在每一天。就讓書中這些充滿不抱怨智慧的故事,告訴大家如何正確駕馭自己的心靈和人生。

(三)不折騰

2008年12月18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隻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宏偉藍圖和奮鬥目標。

會後,“不折騰”迅速成為熱門話題。作為俚語,“折騰”可意譯為胡鬧、搗亂,也就是指翻來覆去、無事生非等,一般含貶義色彩。胡錦濤總書記所說的“不折騰”,是強調國家禁不起折騰,而對於我們個人來說,這句話有更深一層的意思:人生也是禁不起折騰的。

很多人喜歡沒事找事做或找一些沒做過的無聊之事去做,或與別人無理取鬧。殊不知,這樣沒事找事,最容易引發大事,甚至造成傷害,不但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很早以前,有一個沒發生過災害的國家。那裏五穀豐登,人民安寧,即沒有疾病流行,也無災害發生,舉國上下無憂無慮,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有一天,國王在宮殿中對大臣們說:“我聽說天下有個叫災禍的東西,種類很多,但不知道它到底長什麼樣子?”

眾大臣也說:“我們也聽說過,但都沒見過它的樣子。”

於是,國王派遣一位大臣去鄰國購買災禍。

天神遙知此事,便化作一位商人來到市場上,擺出一個外表看似豬形的怪物,用鐵索緊緊綁住等在一旁,靜候那位大臣到來。

果然,那位大臣來到了怪物前,停住腳步仔細看起來。問道:“這是什麼怪物。”

商人說:“這是‘禍母’,能製造災禍。”

大臣一聽,非常高興,心想:我可找到要買的東西啦。他連忙詢問價錢,商人說價值千萬。大臣問:“它以什麼為食?”

商人說:“它以針為食,每日要吃一升針。”

大臣將一切打聽仔細,便歡歡喜喜把“禍母”買回了國。從此以後,全國百姓停止了原來的工作,所有的人每天隻做一件事,那就是到處找針,以喂養“禍母”。全國因喂養“禍母”卻找不到足夠針的而犯愁,沒多久,整個國家變得官府混亂,人民動亂,五穀不收,病害肆虐,舉國不安,百姓無以為生。這時,人們終於明白了:這就是災禍。

國王沒事找事買“災禍”,百姓沒事找事養“禍母”,最終受害的是國、家和自己。

在現在這個功利社會,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是一個庸庸碌碌的人,更不希望自己的一生無所作為,於是,一些人動起來了。教師扔下課本去賣茶葉蛋;孩子輟學去學做買賣;公務員撇下鐵飯碗下海經商;商人拋開生意去當官……結果每個人都變得麵目全非,在失敗的泥潭中苦苦掙紮。

人的生命隻有一次,它就像一塊易碎的玻璃,稍不注意就會嘩啦一聲變成碎片。因此,我們的生命是禁不住折騰的。但是,我們畢竟隻是凡人,不可能一生都隻做正確的事而不做無意義的事,這就需要我們具備一定的人生智慧,盡量少做一些瞎折騰的事。

世上所有的人都有一個美好的心願,那就是一輩子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安安穩穩、輕輕鬆鬆地一路走過去。要實現這個美好的願望,就讓我們從不生氣、不抱怨、不折騰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