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揚頓挫,掌握節奏
演講的時候,除了可以用比較誇張的肢體動作,以及從舞台左邊走到舞台右邊,再從舞台右邊走到舞台左邊的方式,使身體放鬆、降低緊張感以外,找到最適合你自己的呼吸韻律格外重要。這裏說的呼吸韻律,可以借由調整說話時的抑揚頓挫和節奏來達成。
大部分人在講話和朗讀時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要停頓,也不知道該斷句,或者在不該停頓的時候停頓,不該斷句的時候斷句。要讓自己不知道停頓和斷句的習慣被改善,最好的訓練法,就是平時拿好文章來大聲朗讀。文章中出現逗號的時候,就來個短停頓,句號時再來個長一點的停頓,讀前一句話的時候眼睛已經瞄到了下一句話的內容,知道下一句話的重點是哪幾個字,於是讀到那幾個字的時候,也特別加強語氣。同時一定要注意語速,過快過慢都不適宜。但如何知道快慢的標準呢?其實也不難,以每一個字句都能讀得清楚為最高指標。隻要都讀清楚,是不太可能變成太快讓聽眾跟不上的。用文字來表達這種抑揚頓挫和聲音的韻律有點困難,讓我們用一篇文章一起來做練習。大家可以邊聽邊摸索這其中的訣竅,之後再應用到自己日常的生活練習中。每日持續訓練,相信隻要三個月就能看到顯著的效果。
我們用來練習的文章,是我曾經寫過的一篇,關於如何運用高EQ和聰明方法來麵對批評及謾罵的文章,大家在練習口語表達的同時,也能把自己麵對負麵言語時的情緒管理,做一個提升(《麵對謾罵與批評的高EQ做法》):
許多人問我:“匡宇,有人這樣酸你、罵你、批評你,你都不會生氣哦?也太厲害了吧!”
其實也不是厲害,而是很多事情,當你想清楚之後,真的會覺得沒什麼。
如果人家對你的批評謾罵,是錯的、捏造的,那麼本來就不是事實的東西,又有什麼好在乎或生氣的呢?
如果人家說的是事實,連你自己都覺得對方說的挺有道理,那麼更應該高興,因為對方等於是提醒了你,讓你能把不完美的地方加以修正,何樂而不為呢?
但有人會講:“不對啊!如果對方說的不是事實,而是捏造出來的謊言,又用負麵的話語對我批評,豈不是會影響其他人對我的觀感,讓我從一個形象不錯的人,轉而被認為是一個很糟糕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想當個別人覺得很糟糕的人吧?”
會這麼想的人,其實都是多慮了。因為大部分的人眼睛都是雪亮的,當一個人用不入流的話和批評文字傷害你時,他們傷害的其實是他們自己!一個人會用怎樣的語言,說出怎樣的話,就代表他(她)是個怎樣的人,旁觀者看得一清二楚。同樣地,你怎麼回應,使用怎樣的語言,也同樣表現出你是個怎樣的人。
這也是我從來不刪除罵我的人留言的原因,因為那些文字和我的回應,反而讓許多事情被看得更加清楚。
你可能又會問:“匡宇,可是事實擺在眼前,即使你表現得再理性、再大度,也還是會有人附和那些謾罵批評你的人,事實並沒有越辯越明啊!”
不,當你想清楚後會發現,跟著附和來批評謾罵的人,也是“本來就討厭你的人”,無論你做什麼或說什麼,他們已經打定“不看也不聽”,堅持原本的想法繼續用負麵的態度看待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