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如果換了文學眼光,三國地圖就完全改變了(3 / 3)

文學憑作品講話。如果就作品論作品,我們不能不承認,曹操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生命格調,實在很高。有人說,他可能是在作偽,其實這不可能。曹操是那種做了壞事也不想掩飾的人,他心中沒有“輿論”概念,更不必說當時寫詩也沒有地方“發表”,他隻唱給自己的內心聽。

另外,在詩歌技巧上他也非同尋常。句式、節奏、用詞,全都樸茂而雄渾,簡潔而大氣。一種深沉的男低音,足以讓文壇一震。他的詩中有一些句子,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熟語”,例如:“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等等。這說明,他參與了中華文化主幹話語的創造。

劉璿:曹操的文學成就我們已經明白。不過我想,既然我們在這裏談的是三國時代的文學地圖,光看諸葛亮和曹操兩個人肯定還是不夠的。我們是不是也該把視野擴展到這兩個領軍人物的後麵,看看這兩個文學意義上的老大,後麵能不能帶出一批人來?

餘秋雨:說到後麵的人,曹操就更讓人嫉妒了。因為他還有兩個兒子也是重量級的文學家,那就是曹丕和曹植。

王湘寧:提到曹丕,我還記得我小學入學的時候要分實驗班和普通班,老師就說你背首詩吧,我就背了傳說中的那首《七步詩》。因為這個,我一直對這個曹丕沒有什麼好感。

餘秋雨:確實,曹丕的名聲因為受到《七步詩》的傳言而嚴重受損,大家覺得他是一個壞人。其實,他在文學界也是一個大人物。他是嚴格意義上完整的七言詩的創立者,是一個文學社團的主力,又是中國早期最優秀的文學評論家。他的《典論·論文》第一次完整地論述了文學的題材和素質等重要的理論課題。

說曹丕擠壓和迫害過自己的弟弟曹植,這應該是事實,有不少資料都可以證明。但曹丕這樣一個要麵子的聰明人,不大可能在宮殿上逼弟弟走七步寫出一首詩,否則就殺頭,這是當眾炫耀自己對中國儒家親情倫理的踐踏,他並不是這種“爆炸式”的人物。而且,七步吟四句詩出來,對任何一個中國古代文人來說都不是難事,曹丕更知道作為大詩人的曹植的寫詩能力,因此要刁難也不會做得這麼笨。

我的判斷是,這首詩比喻得體,有樂府風味,很可能確實出於曹植的手筆。但後人為此虛構了一個宮廷上的戲劇性場麵,那就是強加給曹丕的了。

叢治辰:我現在對這哥兒倆的看法倒是跟一般看法略有不同,我覺得曹丕在文學上是個綜合型人才。正如秋雨老師所說,他不僅僅是作家,還是評論家,更是一個文體體例的開創者。而曹植給我們展現出的隻是一種才氣,這種才氣僅僅體現在他本人強大的創作力上麵。就文化的傳承意義而言,我個人認為曹丕的意義還是要更大一些。

餘秋雨:請等等,如果以作品論作品,還是曹植寫得好。曹丕寫得有點粗糙,有些詩寫得太一般。而曹植,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美麗的世界。而且他創作出了曹丕所不能比擬的大作品,像《洛神賦》。

曹丕命定當政,他也有宏觀思考的能力。曹植一直失意,隨之產生了一種淒淒涼涼的詩人素質。得意和失意,也就這樣造成了兩種不同的文學成果。

即使在盛世,也很難找到這樣的家庭,父子三個人一起出現在文學的高位上。一般文學史對這三個人排列,會把曹植放在第一,曹操放在第二,曹丕放在第三。但我的排列則是:曹操第一,曹植第二,曹丕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