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運用理學來治理國家,並以此為控製和約束人的思想與行為,從而達到加強封建王朝統治的目的。”
“而心學的誕生,則強調致良知,人們應從內打破自己,要有自己獨立思考和探索自己潛能的能力。”
“這是一種思想解放!”
“尤其填補了當時被壓迫百姓人們的精神需求。”
“人是有良知的,喚醒良知,實踐良知。”
“以心為導向,彰顯人性原本的光輝,然後再結合所學,去指導理論實踐。”
“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當心學橫空出世,便如一陣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
“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富貴還是貧窮,都可以學習心學,為己所用。”
“這是一場偉大的思想革命!”
“而這個革命的創造者,便是王陽明!”
“當然,我所了解的,還是比較片麵,真正的思想內核,也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理解的。”
“你們都是各個朝代的精英,必然要比我聰明的多。”
“但我想說的是,在王陽明所處的那個時代,正是皇權與文官集團對抗極為嚴重的時代,文官集團勢大如蔭,思想僵化嚴重。”
“若是想要在這樣一個大時代背景下拒絕被同化,逆流而上,選擇自己的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他所成就的,還是像心學這般,能夠影響後世千百年的思想巨輪。”
“陽明心學不止是對於後世影響巨甚,它對於周邊諸國也同樣影響巨甚。”
“比如後來的小日子,他們國家的那個中江藤樹,是率先受此影響的思想巨擘。“
“而後陽明心學在小日子國流傳,又相繼影響了小日子中的其他人,隨後更是直接成為幕府之學。”
“小日子國後來發起的明治維新,其中大多有誌之士也都是心學門徒,深受陽明心學的影響。”
“還有朝鮮國,同樣也受到了陽明心學的衝擊。”
“這裏就不具體細說,但可以肯定的是,陽明心學,在後來已經成為東亞諸國的共同思想資源。”
“不止東亞諸國,還有像張居正、曾國藩等名臣也都受其影響。”
“北宋張載曾有一句名言,為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四句話,可以說是涵蓋了儒家最高道德理想,古往今來,也隻有王陽明真正做到了。”
王守仁:……
萬朝中的所有人:……
王守仁也未曾想到,後世會對他的評價如此之高。
他才剛剛悟道,便吸引喬姑娘至此。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
有些複雜,但又有些驚喜!
聖人之名?
王守仁閉了閉眼。
雖然喬姑娘一再強調,但他心知,他又如何能與孔聖人相提並論?
不過是後世人推崇罷了!
朱厚照更是兩眼放光,這便是喬姑娘一直在給他推薦的王守仁嗎?
真不愧是王師傅的兒子!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據喬姑娘所說,此人不僅是一方思想巨擎,是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聖賢大儒,而且還熟讀兵法,精通武藝,是個十足十的兵家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