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了徹底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畢竟在當時,豪門大戶富得流油,而農民卻無地可種。”
“比如,他推行經濟改革,此舉是為控製物價,防止商人操縱市場,並實行政府貸款製度。”
“讓官方朝廷出麵來管理物價、征收商稅。”
“控製鹽鐵山澤等,為國庫增加收入。”
“還推行了貨幣改革政策。”
“再比如,他禁止奴隸買賣,試圖減少當下社會中人與人的的社會地位不平等情況。”
“他遵從儒家,希望將自己的國家打造成真正的禮儀之邦,最好能夠做到老有所養、少有所依的天下大同之象!”
“可惜的是,他失敗了!”
“他的所作所為,不僅沒能緩和漢末以來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與階級矛盾,反而使這種矛盾進一步加劇。”
“以至於哪怕他身負古之聖賢的美名,卻依然為天下人所棄,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之下,倒莽之行愈演愈烈!”
“大家仔細看這些改革條例,從表麵上看,都是惠民之策,但實際上,卻並不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
“單就第一條,土地國有化,禁止私人買賣,便已經很難進行下去,所有豪門士紳,也不會甘心將自己私有的土地無償貢獻給國家。”
“改革幣製,更是直接讓當時的社會經濟崩潰。”
“更別說他之後所推行的一切條令措施,幾乎每一條都在挑戰當時的社會製度。”
萬朝中的所有人:……
大唐李二:喬姑娘所言不錯,這些改革都太過理想空泛,不符合當時國情!
大明朱棣:咱卻不知,這將天下土地收歸國有,當真能有國家做得到嗎?
大清玄燁:這些改革政策,表麵上是惠民,實際卻是害民,不可取,不可取!
大隋楊堅:古之聖賢,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啊!
扶蘇聽到這裏,不由得疑惑道:“先生,這位王莽一心克複已禮,是為古之聖賢,他遵循儒製,所推行之國策,更是惠民之舉,緣何會使得天下不寧,百姓生怨,在位數年便被推下去呢?”
淳於越有些尷尬,而後才回道:“定然是這位王莽未能真正做好,真正的以儒治國,若是可不是像他這般過於空泛理想!”
扶蘇:???
扶蘇疑惑不解:“先生的意思是,這位王莽所推行的國政,實過於理想,並非是真正的以儒治國嗎?”
淳於越撫須不語!
直播間中,針對王莽這些國政,實在太過於空泛理想,並無可實現之國情而討論的喋喋不休。
喬安看到這裏,忍不住開口道:“我剛所說的這些國政,在當時的國情條件下,肯定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是在我們這個時代,這些理想,是可以實現的!”
萬朝中的所有人:???
“我們國家的土地屬於集體不動產,任何人隻享有使用權而不能私自買賣。”
“國家可以給你分配土地,你也可以花錢承包土地,但你沒有土地所有權,這個權利是屬於集體的利益,而非你私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