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和也就罷了,他還想要搭上國家的一塊地!
不能想,一想心都痛了!
要是喬安知道他如此作想,隻怕會直接諷刺道:大宋滑跪最快的,永遠是皇帝!還好意思說人家!
直播間中還在繼續:
“一個文人,一個使臣,一個嶺南之地的小縣令,他逃出來之後第一件事想的,不是上報情況,而是為大唐,為使團,出一口惡氣。”
“他是大唐的人,有著特屬於大唐的自信,大唐之人不可欺,否則必千百倍還之!”
“於是王玄策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先是轉道離印度比較近的尼婆羅,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尼婆羅國王借給他7000兵。”
“又在吐蕃借兵1200。”
“而後他又草擬征討檄文,在附近又募兵2000。”
“滿打滿算帶著差不多一萬兵馬,直接攻向中天竺。”
“他一介文人,雖然讀過兵書,但並未上過戰場,但他可以照搬古人戰術。”
“比如,他學習了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把戰陣列在水旁,士兵的後路斷了,沒辦法,隻能勇往直前,殺出一條血路。”
“這一仗,殺了三天三夜之後,中天竺國大敗。”
“再比如,他還學習了當年齊國田單的火牛陣。”
“天竺國的軍隊,是戰象陣,大象何其高大威猛,單是一腳就能踏死無數人,所以對於這一戰,許多士兵心裏沒底。”
“但是,當戰役開始之時,王玄策直接放出了瘋牛,牛尾巴上帶著火苗,火牛衝入陣中,戰象陣瞬間大亂。”
“王玄策趁勢帶兵掩殺,中天竺國潰不成軍。”
“阿羅那順這回沒辦法,隻好躲在城中不出來,但沒關係,我們最擅長的,就是攻堅戰。”
“王玄策就地取材,就製作了很多的工程器械,很快就把城池拿下了,阿羅那順也被俘虜。”
“滅完一國之後,王玄策又打算對東天竺出手,畢竟五大天竺同屬一宗,敢對大唐不敬,當問連罪!”
“東天竺國王一聽,趕緊派人送來了在量牛馬珠寶玉器道歉,並表示願意臣服大唐。”
“周邊諸國也紛紛表示,願意臣服。”
“王玄策無奈,隻好帶著一百多封各國投降書,無數的金銀珠寶,以及一萬多名俘虜回京複命。”
萬朝中的所有人:……..
一個文人,居然威震西域諸國。
就特麼離譜!
唐憲宗李純聽到這裏,也不由得感歎。
當年的大唐是何其強盛,可如今,怎就變成這樣了呢?
李純雙目含淚,內心悲痛,但痛極之後,更是下定決心,一定要盡快結束內亂,複我大唐昔日鼎盛之風!
劉徹也聽得激動不已。
大唐一個文人便能威震西域。
可他大漢,近百年來都在遭受匈奴侵饒,他這一朝,必將踏平匈奴,征服西域!
大漢之威,絕不輸於大唐半步!
大宋趙恒此刻隻覺得臉上火燒得厲害。
他們大宋別說威震西域諸國,單就對上個大遼,都要花一筆錢才能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