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有個姐姐,叫高豔,姐弟感情很好。姐弟倆人材都不錯,都是一米七五上下的個兒。高峰俊朗,姐姐更是一朵花,聰明、通情達理,會說話,尊老愛幼,口碑甚為不錯。高峰的姐夫趙力和高豔一樣,也是初中文化,很精明,很會為人處世;家底好,在鎮上買了房子,買了戶口,開了家自選超市。媒婆上門提親,他聽說是這位姑娘,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遠近的人都知道,姑娘父親不成氣候,姑娘卻絕對是個好姑娘,在本地是首屈一指。
結婚前,方翠華沒提禮金,趙力還是按農村的習慣,主動把豐厚的禮金送到她手裏。結婚那天,他包下了鎮上所有的餐館,坐了近一百桌來賀喜的客人。姑娘這邊很平靜。結婚前一天,送嫁妝去趙力家,旁人由嫁妝可以聯想到姑娘家一定很窮。
到女方家吃喜酒的就是姑娘的祖輩、叔父和舅舅、堂兄老表。高峰讀書要花錢,方翠華為了把兒子培養出來,平時舍不得亂花一分錢。辦喜事前,先給女兒講明想法,女兒懂事,不埋怨母親給自己辦的嫁妝、婚禮簡單。迎親時,趙力看到女方嫁妝簡單,想到自己拿給嶽母的禮金豐厚,理解嶽母:嶽母家窮,要培養舅子讀高中,還要滿足成天泡在酒裏的嶽父高慶國一天三餐的酒和他結交的酒肉朋友。
婚禮上,沒讓高慶國發言。方翠華的言談舉止大方得體,秀外慧中,給吃喜酒的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喝酒至半酣,高慶國被女婿娃請到家裏去了,避免他酒醉後可能會影響婚禮的氣氛。
女兒出嫁後,高慶國有自知之明,沒去給女婿添麻煩。趙力考慮過:嶽父不成氣候,也許正因為這點,他除了酗酒,不敢在外麵惹事,不會影響自己家的和睦。
地裏缺水,收成不好,方翠華在家養了一群雞,賣蛋的錢用來買化肥和莊稼成長需要的農藥,剩下的,除了給在縣裏讀高中的兒子帶去作生活費,就是高慶國的酒錢和家裏的日常開支。
趙力知道嶽父嗜酒如命,便隔三岔五地提著煙、酒和妻子去看嶽父嶽母,要高豔背著嶽父給嶽母拿錢。遇到有事,趙力幫忙做事,耽擱久了吃了飯再走;沒事,他坐著陪嶽父嶽母聊兩句,時間差不多了,就和妻子回鎮上,母親留女兒女婿吃飯,女兒女婿說回去吃。時間久了,雖然趙力覺得應該這樣,卻受到大家的好評。就這樣,高峰從姐姐結婚時的初上高中到高中畢業,算得上是在姐姐姐夫的幫助下完成學業。畢業時,外甥也兩歲了。
高峰的高考成績離本科線差十幾分,姐夫建議他去補習,進了大學他資助他。高峰聽說過曆屆高中畢業生補習考大學的情況,考慮到補習一年不一定能考上大學,反而增加姐夫的負擔,就不打算補習了。姐夫連呼“可惜”。姐夫問他以後怎樣打算?他說先熟悉農村的情況,熟悉了再考慮。姐夫告訴他:有什麼地方需要我幫助,說一聲。高峰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