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者的直音
□ 陶發美
(一)
我不認識王植。
當我承諾為王植的詩集寫序時,我所看到的資料信息,除了他留在我博客裏的一張小照以外,就是他發給我的“能請您為我的詩集寫序嗎?”十一字留言。
王植也不認識我。我不知道他怎麼會想到請我寫序。我想,唯一可能的,就是他看到了我的博客文章,而有了某個時刻的心靈共鳴,便有了這份期待。
而我承諾寫序,完全是憑了直覺。盡管我隻看到王植的照片和留言,但第一感官告訴我,王植定然是一個真性情詩人!
可是,當我讀到他寫在博客裏的詩歌時,我驚悚萬分。我驚悚於自己與王植之間的距離和差異。我雖然一時還不能清晰地說出這原因所在,但我的內心確實遭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文化衝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在王植的詩歌中,彌漫著一種奇妙的、別開生麵的文化氣象。
然而,我的驚悚還沒有結束,就被他幾篇散文中的文字弄得不知所措。
他是誰啊?一個很早失去了父親,卻一心想著要從父親的微笑裏找到力量、找到信念,還想著要把微笑撒遍人間的人;一個隻身闖進神農架,去尋訪神農氏足跡的人;一個曾蹬過三輪車,而後淪落為乞丐,且無數次在垃圾堆裏尋找麵包的人;一個曆經萬難來到四川的青城山,不料遭到一隻野狗的追擊,而後竟然奇跡般的又與那隻野狗一同出家的人……
後來,他來到了成都文殊院,第一次接觸到佛家經典《金剛經》。於是,他寫下了這樣的日記:“那些啟迪我生生世世的文字,那些語重心長慈父般的叮嚀,頓時震撼了我的內心世界。……那一夜我無法入眠。……在虛空的夜裏,我找不到自己;在夜的虛空裏,我放棄了自己。……我明白了,生死是一種假象,一切都是假象……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春夏秋冬、陰晴圓缺……一切有相的無相的都是烏有。”
他說,他的耳邊常常傳來一些奇異的聲音,譬如老鼠的嘰嘰聲、冬鳥的低鳴聲、長春觀道士們做功課時的念經聲……
一個黃昏,他來到父親的墳頭,高聲朗誦《離騷》,他要為父親的靈魂招安。
他拿著作家鐵凝送給他的《草戒指》,因為裏麵有鐵凝的照片,他看到照片上鐵凝的微笑,又一次想到了父親的微笑,還想到了佛教傳說中的“拈花一笑”的故事……
我仿佛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我甚至擔心自己的承諾是一個錯誤。我能為王植寫什麼呢?我怎樣寫才是好呢?
我蟄伏在他的苦難裏,好長好長時間都喘不過氣來。
我想一想他的苦難,又想一想自己的苦難。我不知道自己的苦難是等於他的苦難,還是大於或小於他的苦難。我們的苦難雖然發生在不同的緯度,但是,我們都不能擺脫我們所在的這個轉動的星球。作為一個生命體上的靈魂,當苦難來臨時,也一樣會沉痛,一樣會哀傷,一樣會絕望。
我們或許有一千次機會變換自己的角色,也或許有一千種理由來證明自己的偉大,但我們的所謂一千樣超越都肯定是卑微的,都肯定是在自欺欺人。
我們因為苦難,或丟失一種文化,或得到一種文化。
幸好的是,我們殊途同歸,都選擇了以文學和哲思的方式來救贖自己的靈魂,都選擇了以文學和哲思的方式來詮釋自己的存在方式。
於是,我向王植發去信息:我渴求我們之間的美好交流。
我再一次打開了王植的詩行。——我的心情變得迫切起來。——我要盡快地為王植的詩集寫好序文。
下麵,是我讀到的王植的第一首詩——《苦蓮花,此刻》:
苦蓮花
此刻,你端坐我心
用慈母的眼神注視我
苦蓮花
此刻,在你的照耀下
我已融化這生的榮辱
苦蓮花
此刻,你神奇的力量
已摧毀我堅固的堡壘
苦蓮花
此刻,在你的一片葉子上
我發現人類的方向
苦蓮花
此刻,你擋不住的魅力
把我帶到另一方土地
……
苦蓮花
此刻,我熱愛萬象
因為它們就是真理
苦蓮花
此刻,我的心
和你的心——在一起
聽到了嗎?它像一曲天外來歌,——複遝,卻波蕩;寧靜,又悠遠;清華,而終古……它使人想象到古印度的《梨俱吠陀》詩篇。同樣,在字裏行間,你會感到:有一種自然神秘主義的躍動,和一個詩人個體靈魂對萬物背後世界靈魂的追尋。
為了便於閱讀和思考,我坐在電腦旁,一首一首的抄錄王植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