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膽識創富——以行動代替成本(4)(1 / 3)

俞敏洪最初創業時的確是無所有。在盧躍剛的《東方馬車》一書中生動地描述了這段經曆:他在中關村第二小學租了間平房當教室,外麵支一個桌子,放把椅子,“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正式成立。

來了兩個學生,看“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那麼大的牌子,卻隻有俞敏洪夫妻倆,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記冊幹幹淨淨,人影都沒有,學生滿臉狐疑。俞敏洪見狀趕緊推銷自己。像是江湖術士,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活說死說,讓兩個學生留下錢。夫妻倆正高興著呢,兩個學生又回來了。他們心裏不踏實,把錢又要回了……

就是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人目前在中國30多個城市建立起自己的學校和學習中心。在最近一個財政年度,有100多萬學生入學。新東方還在紐約證交所敲響了上市的鍾聲,作為中國首家教育概念股,股價上漲強勁,較15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價上漲了3.5倍多。而持股31.18%的“新東方”掌門人俞敏洪,如今已是20多億身家的中國最富有的老師。

俞敏洪取得的這一切靠的是自己的堅韌和頑強。

1991年年底,俞敏洪即將邁向而立之年,可是作為一個男氣,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齡,他卻“連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都買不起,連為老婆買條像樣的裙子都做不到,整個家庭無處棲身,連家徒四壁都談不上,自己都覺得沒臉活在世界上”。為了攢夠自己的出國學費,俞敏洪在北大做外語老師時兼職在外做培訓。這種做法惹怒了學校,當時北大給了他一個處分。經濟上的困境,再加上名譽上的打擊,他突然萌生了辭職的決心。

此時的俞敏洪丟掉了令多少人羨慕的名校的鐵飯碗,生活和前途似乎都到了暗無天日的地步。當時,俞敏洪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外人很難想象,也無法體會得到。盡管成功後的他看起來波瀾不驚,但當時他的心中肯定掀起了巨大的驚濤駭浪。怎麼能夠就這樣屈服於命運的擺布呢?毫無退路的俞敏洪決定破釜沉舟了。

後來,當俞敏洪向別人談起這件事時說道:“北大踹了我一腳,當時我充滿了怨恨,現在充滿了感激。”為什麼充滿感激,因為他走出了自己獨立創業的第一步。“如果一直混下去,現在可能是北大英語係的一個副教授。”正是這些磨難使他找到了新的機會。顯然,走出北大成了他人生的分水嶺。

盡管因為沒有麵子在北大呆下去,盡管沒有攢夠出國的學費,俞敏洪卻對出國考試和出國流程了如指掌,對培訓行業越來越熟悉。離開北大後,俞敏洪開始在一個叫東方大學的民辦學校辦培訓班,學校出牌子,他上交5%的管理費。盡管困難重重,但拚死拚活幹了段時間後,俞敏洪的培訓班漸漸有了起色。

眼看著培訓班越來越火,俞敏洪漸漸萌生了自己辦班的念頭。就是為了每天能多掙點錢,早日攢夠出國學費。就這樣,1993年,在一間10平米透風漏雨的小平房裏,俞敏洪創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

到今天,新東方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務機構,在全國擁有25所學校、111個學習中心和13個書店,大約有1700名教師分布在24個城市。目前累計已有300萬名學生參與新東方培訓,僅今年就有87.2萬名。外語培訓和考試輔導課程在新東方營收中所占比例高達89%,是該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和增長動力。

雖然俞敏洪曾說過:“新東方走到今天,不在我的意料之中,因為最初隻是為了糊口,招幾個學生辦個小小的補習班而已。”雖然俞敏洪開始並沒有想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事實上他做到了。俞敏洪今日之成就是從昔日苦難、失敗中鍛煉出來的,在苦難的曆練中造就了自己百萬富翁的素質。

“歲寒知鬆柏”,他注定是大器晚成的人。高考數次落榜,他不氣餒,複讀時他還要務農、代課,終於在第三次高考舉考取北大西文係;畢業後,同學們紛紛出國,他卻失敗了幾次;遲到的愛情,病魘的耽誤,拖遝三年半出國未果,還有學校的處分。一切的酸甜苦辣他幾乎嚐遍了,也鍛煉了自己的抗風險能力。所以,才有了現在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新東方學校從“星星之火”發展到“燎原之勢”。

對此,俞敏洪曾謙虛地說:“任何一個人辦了新東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諒,因為我在同學眼裏是最沒出息的人。我的成功給他們帶來了信心,結果他們就回來了。”所謂的沒出息實在是生活所迫。因為他是全班唯一一個出身於貧困農村的孩子,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和背景,因為生活所迫,還背負了處分。正是因為他“紮根原在破岩中”,曆經艱難困苦才出深山,所以,才能“任爾東西南北風”,頂住各種風浪的襲擊,在成千上萬的創業者中勝出。

1995年年底,積累了小筆財富的俞敏洪飛到北美,這裏曾是他魂牽夢繞的地方。在加拿大,曾經同為北大教師的徐小平聽了俞敏洪的創業經曆怦然心動,毅然決定同國和俞敏洪一起創業。在美國,看到那麼多中國留學生叫“俞老師”,許多海歸也終於下定決心回國。對此,俞敏洪笑言自己是“一隻土鱉帶著一群海龜奮鬥”。這批從世界各地彙聚到新東方的個性桀驁不馴的人,把世界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文化、先進的教學方法帶進了新東方。俞敏洪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他希望能夠用自己的行為和思想,為中國學生做更多的事,為中國教育做更多的事,為中國未來做更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