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視父母——孩子第一任老師的教育影響作用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特別是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獄一位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候母親給他們分蘋果。那位來自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一個又紅又大,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想要最大最紅的一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監獄。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裏,你想要什麼好東西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麼,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話,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班主任要重視父母、特別是母親與孩子交往的能力的培養。
三、班主任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方式
家庭教育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家庭教育有其局限性,需要學校的指導和幫助,而班主任是學校裏主要的承擔者。學校和家庭聯係的出發點和目標都是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圍繞著學生的健康成長互通情報,互商教育方案,互相交流教育方法。班主任與家長的關係突破校園環境的限製,是學校與家庭兩種教育環境、兩種教育形式相互聯係的橋梁。這就使得學校教育的目的性、計劃性、科學性和組織性,與家庭教育的早期性、長期性、權威性和自然性相互融合、聯係在一起,為彌補學校教育或家庭教育的不足,發揮各自的教育優勢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作為“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班主任應該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成為學校與家庭合力形成的積極力量。班主任主要采取以下方式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一)個別聯係
學生的發展各有特點,又來自不同的家庭,班主任要分別對待,做好不同家長和學生的工作,這是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1家庭訪問
進行家庭訪問是班主任的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通過家訪既可增強班主任的責任感,又有利於班主任深入實際,了解社會,密切學校與家庭的關係。學生來自於不同的家庭,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社會狀況各不相同,家長和家庭成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養和從業狀況亦不盡相同,對子女教育的思想、方法和態度也各有特色。所以,班主任走訪家長,深入了解學生家庭情況是必需的。做好家訪,首先,要有計劃,經常進行,要全麵化和經常化;其次,要注意與家長熱忱、誠懇地合作;第三,要幫助家庭改善學生在家學習和生活的環境。
登門家訪是了解學生校外生活狀況的重要途徑,通過登門家訪並結合學生在校內的表現,班主任才能對學生有一個較全麵和正確的認識,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育和引導學生朝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時,通過家訪還可促進學校與社會、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了解,動員社會力量關心和支持教育工作。這對於做好班主任工作、推動素質教育,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
2電話聯係
隨著通信技術和設備的發展與普及,班主任和家長都可以隨時把各自的及孩子的情況傳遞給對方,以求更快更好更多地解決問題。這種聯係方式既省時又省力,也成為溝通班主任與家長之間關係的一條捷徑。
班主任應該每月主動和每個家長至少電話聯係一次。在打電話中,班主任可以和家長交換學生(或孩子)在校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外,還可以征求彼此教育學生(或孩子)的建議和想法。班主任要以寬厚的胸襟,平和地容納家長的意見,包括尖銳的批評或者刺耳的“雜音”,暢通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渠道並隨時吸收合理因素,來改進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在談話結束時還應該送上對學生的衷心祝福,讓家長感受到與班主任的溝通和交談既愉快又有價值和收獲,並且會更加樂意與班主任交往。
3書麵聯係
班主任不可能經常走訪每一個學生家庭,因而學校、班級與家長采取書麵聯係十分必要。通過書麵聯係,可以把學校或班級要開展的重大教育活動以及學生在學校的各種表現及時告訴家長,使家長及時了解學校或學生的情況。當學校或班級要開展重大教育活動或有重要情況告訴家長,可用“告家長書”等通知書或邀請書與家長聯係;屬於個別學生的問題需要及時告訴家長,可以采用“通信”方式,由學生本人或其同學帶給其家長;在學生手冊或成績通知單上簽署意見;通過《學校與家庭聯係簿》等和家長聯係。特別是《學校與家庭聯係簿》,其最大的優點在於解決問題及時、迅速。每天學生把要做的事記錄其上,帶回家,家長需簽字,第二天上交班主任。班主任每周將學生在校情況記錄到《學校與家庭聯係簿》內,周末由學生轉交給家長。家長閱後,再把對學校、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意見、建議、希望記入簿內,並將學生在家表現及對學生的評價、要求、希望寫在聯係簿上,周一由學生再轉交給班主任。實踐證明,聯係簿在學校、班主任、教師、家長和學生之間如同架設了一道橋梁,使班主任與家長能夠互通信息、取長補短,形成教育合力,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4約請家長來校
為了及時處理好學生中突發的一些嚴重問題,必要時,學校或班主任應約請家長來校談話,研究和解決問題。談話前,班主任應做好充分準備,預設好談話的內容、方式和可能出現的問題;談話、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尊重和理解家長;對一些涉及隱私的問題要不泄露家長要求保密的內容。
班主任與家長良好的合作關係的開端取決於班主任的態度。班主任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明確教師與家長是處於平等地位的。尊重家長、設身處地地為家長著想,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班主任應自己主動聯係,誠懇地告訴家長請他來校的原因,並用商量的口吻和家長確定來校的時間。讓家長感到班主任對他的尊重,這可為成功接待來訪奠定良好的基礎。當家長到來時,要熱情周到地迎接。應該熱情主動問好,主動給家長讓座、倒水。可以先問一下學生在家裏的表現,再客觀分析學生在學校的情況。當談到孩子這次犯錯誤時,可先把家長叫出辦公室,在一個相對單獨的環境裏向學生家長說明情況,因為在單獨的環境裏既可以讓家長覺得你在其他老師麵前顧及了孩子和家長的尊嚴和麵子,這樣會比較容易溝通,形成一致意見。在整個過程中,多征求並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見,會讓家長感覺到班主任的民主、誠實和可信,有利於班主任和家長的聯係溝通。同時,要耐心給家長提供具體做法方麵的指導。
(二)家長會
家長會是對家長集體進行指導的一種方式。家長會麵向家長集體,研究解決學生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交流家庭教育的經驗。按照規模大小家長會可分為校家長會、年級家長會、班級家長會和家長座談會。
校家長會、年級家長會、班級家長會,要求全體家長參加,一般一學期召開一至二次,三者可分別召開,也可以結合進行,即先集中由學校講一些共同性問題,然後分年級、分班活動。
校家長會由學校組織召開,屆時邀請全體學生家長到會,由學校領導向家長宣傳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彙報學校工作要點、取得的成績或存在的問題。年級家長會由年級組負責召開,這種家長會規模較大,往往是先進行統一的報告,表彰先進,組織參觀全年級作業、科技成果等彙報展覽,然後再分班進行座談。班級家長會由班主任召開,這種座談會規模小,內容靈活。主要是由班主任向家長報告班級工作計劃,征求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向家長提出協同學校教育學生的要求和建議,向家長彙報某一時期內學生在各方麵的進步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表揚優秀學生,介紹班級的好人好事等。除了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要發言外,還可以選擇一兩位善於引導教育子女的家長講述育兒經驗,甚至班內優秀學生介紹自我經驗,或請教育專家作報告。
家長座談會,邀請少數家長參加,可以根據需要不定期地進行,由於每次座談會的目的、內容不同,邀請的家長也可不同。一般邀請熱心於學校教育工作或對學校意見較多的家長來參加,就某些問題深入細致地交換意見,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改進學校工作。
要使家長會取得預期效果,班主任要注意事前做好充分準備,會議主題明確,時間、地點適當;發動和組織學生布置好會議室,講求會議的熱烈氣氛;會議組織要嚴謹,高效;介紹學校、年級、班級及學生情況時要客觀,實事求是,一分為二;要尊重家長,重視家長提出的每一個問題。
(三)教育講座
為了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責任心,幫助家長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和方法,學校應舉辦教育科學講座。教育講座應根據學校的要求和家長的需要,配合學校教育,有的放矢地進行。講座可由學校領導和教育科學的專家主講,也可以請教育子女得法、效果顯著的家長作專題發言,介紹自己的教育經驗和感受。學校還應向家長推薦教育科學(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論等)專著、期刊,並引導他們提高自身的教育科學素養,成為合格的家庭教育者。
(四)家長係列講座
家長係列講座是利用課餘時間,定期請學生家長到學校對學生進行各方麵知識的講授與介紹,從而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教育的一種有益活動。有的家長由於自身條件的限製,無法給學生開辦講座,但可以組織學生去自己工作的場所參觀訪問,使學生接觸社會,了解自己的父母。家長係列講座一可以增進學生與自己父母之間的了解和感情,二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加強教師與家長相互配合教育學生的力量。
(五)家長委員會
成立家長委員會也是加強家庭與學校之間聯係的一種有效途徑。家長委員會是由學校組織家長代表參加的一種群眾性組織。家長代表由家長選舉產生有一定教育經驗和方法,關心學校教育,在家長中有一定威信的家長們擔任。家長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名,副主任委員、委員若幹名,全部由家長擔任。他們來自社會生產的各行各業,既有代表性,又有權威性,是經過各班教師和家長們協商、推薦出來,經過學校了解並征得他們所在單位的意見後確定的。家長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充當學校發展的參謀;為家庭教育提供谘詢;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家長委員會作為一種群眾性組織,是家長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導、互相幫助的組織形式,也是集中群眾的力量、群眾的智慧發展教育事業的良好組織形式。
(六)家長學校
家長學校是對家庭內承擔撫養教育子女任務的父母和其他長者進行教育、培訓的學校,是為學生家長舉辦的以提高家長素質和家庭教育質量,優化家庭教育環境,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諧發展,以達到最佳教育效果為宗旨的業餘學校。家長學校利用學校的師資和教學條件,為家長開設有關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等科學知識講座;組織家長學習研究家庭教育的有關問題,探討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邀請專家或家長現身說法,介紹家庭教育中的經驗,探索家庭教育的規律等等。學校應該作為“中堅”力量,通過家長學校比較係統地向廣大家長傳授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廣泛交流教育子女的經驗,普遍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和教育能力。
(七)開放日活動
開放日活動是學校在預定時間裏,有目的地準備請家長來學校參觀學生在校的活動與成果,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學校工作和學生在校的情況,重點是使家長了解自己子女的能力與表現,收集家長的意見與反映。活動中,家長不僅要觀摩課堂教學、文體活動、課外活動,參觀學校的設備和環境,還要瀏覽學生的各科作業、創新作品和小發明等。通過開放日活動,可以加強家長對學校情況和學生在校情況的全麵了解,密切家庭與學校的關係,使家長更加關心學校,以便爭取社會力量幫助學校改善辦學條件。
第二節社區教育與班主任工作
一、社區教育概述
(一)社區教育的概念
社區教育指的是以一定地域為界,學校與社區具有共同的教育價值觀和參與意識,並且雙向服務,互惠互利,學校服務於社區,社區依賴於學校,旨在促進社區經濟、文化和教育協調發展的一種組織體製。(魯潔:《教育社會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49頁。)其實質是教育的社會化與社會的教育化的統一。這一概念在國際上正式確立和廣泛運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在我國正式確立和廣泛發展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
(二)社區教育機構
社區教育機構的類型很多,有多種形式,目前各地名稱也各不相同,就其擔負的具體任務劃分,主要有普及和提高兩大類。
擔負提高任務的校外教育機構有青少年宮、各種科技站(館)、業餘體校等。它們對參加活動的學生有一定的要求,常是在某一方麵有一定專長和基礎的對象,需經過一定的考核和挑選才能成為正式成員。青少年宮是國家設立的規模較大的有各種活動內容的綜合性的校外教育機構,有專職的領導和輔導員,有較完善的設備和專門活動場地。各種科技站(館)主要傳播各種科技知識信息,向國家科研機關輸送科技人才後備力量。業餘體校是為滿足青少年業餘體育愛好者,發展其體育才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由國家設立的專門教育機關。
負有普及任務的社區教育機構種類很多。如兒童圖書館、閱覽室、兒童公園、兒童影劇院、兒童鐵路等。還有各廠礦、企業、街道等創辦的“少年之家”、“少年活動站”、“課外學習小組”等。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組織學生學習,開展有益的文化、科技、娛樂、體育活動。
此外,工人文化宮、工人俱樂部、農村文化室、圖書館、體育場、博物館、動(植)物園、紀念館和電視、廣播、電影、戲劇、報刊等,也是學生接受教育影響,獲得信息的重要渠道,應該加以充分利用。
(三)社區教育的特點
社區教育既不同於家庭教育,又不同於學校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
1開放性和群眾性
社區教育沒有年齡、時空、對象的局限性,可以滿足各個年齡階段、各種從業背景、各異文化層次、各樣興趣愛好的人的各自需要,為一個人能夠適應學習化社會、接受終身教育提供了極大的可能。它打破了學校教育封閉式的教育體係,具有開放性和群眾性。
2自願性和自主性
在社區教育機構的活動項目中,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已有基礎自由選擇,經批準許可,就可參加活動,一旦選定,就要堅持參加。遵守紀律,定期接受該活動機關的考核和評定。同時,在社區活動中,教師或輔導員的指導必不可少,但是這種輔導是基於學生高度的自主性的。在活動中,特別要強調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指導學生自己創意、自己設計、自己組織,充分發揮學生在活動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多樣性和補償性
由於社區教育對象非常廣泛,各有不同的條件和需求,因此,社區教育的內容、形式、方法、途徑和組織過程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從受教育的時間上說有脫產、半脫產、業餘等;從教育形式上說有培訓班式、講座式、函授式、媒體傳播式、展館式、自學式等;從教育內容上說有倫理道德、文學藝術、政治法律、科學技術、體育衛生、文化生活等方麵。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傳遞、傳播、應用、生產和創新的速度和質量達到空前水平,在有限的人生中隻有願學習、會學習、能學習、樂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學校並非教育活動的唯一空間,教育不單純是傳授知識,還應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和充分發展的能力。由於在知識經濟社會中,特別是綜合性的高級知識越來越多地在學校外獲得,加之信息社會知識的豐富性、流動性等特點,都要求一個人的一生隻有不斷獲取、更新和創造知識才能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生產和發展。構建立體開放的終身教育體係刻不容緩。從橫向空間維度看,要形成從正規學校教育到形式多樣的社會教育的一體化網絡;從縱向時序維度看,要形成從兒童到老年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種繼續教育在內的完備教育體係,從這方麵看,社區教育具有較強的補償性。
4伸縮性和靈活性
社區教育機構的活動,不受教學組織形式的限製,沒有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形式、方法上都有一定的伸縮性,活動內容可由專門教育機構,或根據社會的要求和學校的需要,也可根據活動參加者的要求和願望來確定。有文有理、有知識、技能類的,也有藝術類的。對豐富學生的知識、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發展他們的興趣特長都有好處。社區教育機構的活動都是在校外利用課餘時間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活動地點的選擇、形式的確定、時間的安排、人數的組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活動可在室內也可在戶外,可集體進行也可個別進行,每個小組的人數可多可少,活動的時間可長可短,考核評定的方式多種多樣。
5實用性和融合性
社區教育內容具有實用性,因為內容的選擇是著眼於幫助人們解決生產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並且內容的編排考慮了不同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實際,講求趣味性和可接受性。現代的社區教育不僅具有獨立形式,而且日益滲入社會生產和社會的方方麵麵,表現出同社會的政治活動、生產勞動、社會生活、娛樂活動、休閑生活融為一體,具有融合性。
二、社區教育的作用
(一)社區教育對整個教育大係統的構建具有重要作用
社區教育是學校教育功能在時間和空間上向社會的延伸與發展,學校教育是構成社區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社區教育發展的基礎,社區教育是一種大教育觀,社區裏無論是誰,無論在任何時間和場所,無論以何種方式,都能以所需要的方式成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社區的各個行業、各個構成單位都納入社區教育網絡,從各個角度、各個側麵、各個層次對社區每一個成員實施大教育。
(二)社區教育對受教育者具有全麵育人的作用
社區教育通過整合作用,是普通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兒童教育和成人教育、全日製教育和函授教育、業餘教育相互滲透,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相互補充,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互結合,綜合、統籌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學校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全民教育在內的各種教育,形成相互聯係、協調發展的教育體係。發揮社區教育資源優勢,使各級各類教育影響具有一致性和連續性,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各種教育活動,保證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麵全麵發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
(三)社區教育具有優化環境的作用
環境是圍繞在個體周圍並對個體自發地發生影響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是環繞人類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自然界,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如陽光、空氣、水土等。自然環境又可分為天然的自然和人化的自然。社會環境是人類在自然環境基礎上創造和積累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社會關係的總和,包括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條件,人與人之間複雜的社會關係,以及社會意識形態等。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眾傳媒的影響日益增強,育人環境越來越複雜。為兒童創造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發展環境,是社區教育的使命。人類接受環境的影響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積極、能動的過程。人們是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接受環境的影響,改造著環境,並在改造環境的過程中改造自身。馬克思說:“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一致,隻能被看作是並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頁。)因此,離開人的實踐,單純的客觀環境條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發展和成就。人的社會實踐對人的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社區教育發揮社會各界力量,通過實踐活動,盡可能地發揚積極因素對學生的教育影響,遏製或消除消極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淨化社區環境;發揮家庭的科學教育功能,優化家庭教育環境,提高家長素質,建立民主、科學、和諧的家庭氛圍。
(四)社區教育具有組織協調、監督管理的作用
社區教育能夠在一定的人、財、物、事、時間、空間、信息條件下,對教育資源進行合理的配製和組織協調,形成整體教育的效能。組織社會各界關心、支持並參與教育,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合力;促進學校教育改革,從封閉走向開放,主動、積極為社區發展服務;把教育納入社區發展的統一規劃,使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子係統適應和協調;統籌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使教育大係統完善化;協調社區各結構單位的關係,尤其是協調學校、家庭和社區間的相互關係。
社區教育的監督管理是指社區教育委員會組織協調社區各方麵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對政府管理教育和學校辦學起監督、管理、谘詢和評估的作用,以確保學校辦學方向端正,促進學校教育健康穩步地發展。包括對學校的辦學目標和方向進行檢驗和論證;對教育投資的效益及學校的辦學條件進行調查,協調各有關方麵進行社會服務;對學校的辦學質量和依法辦學進行社會評估和監督;對教育行政部門的重大決策和改革措施進行谘詢和監督,並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
三、班主任工作對社區教育的協調
(一)在社區教育中,班主任是學生各種活動的組織者與領導者
學生參加社區的各種活動,大部分是在學校組織與安排下進行的。街道社區組織的活動,也基本上是在居住轄區內,以學生在校的班級為單位進行的,都需要與班主任取得聯係,班主任在社區教育中是學校的代表者,應該與社區的各種教育機構保持密切聯係,共同監督和指導學生。於是,班主任成為學生在課外、校外、社區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要參與學生社區活動計劃的製訂、實施、檢查、總結,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科學的評估。
(二)班主任是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有機結合的具體實施者
班主任是受過專業化訓練的教育工作者,了解社會發展對教育所培養人才的需要,了解當代學生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對社區活動價值有理性的理解和把握,能夠利用自身“術業有專攻”的專業素質和學校教育的優勢,對於社區教育給予指導和幫助。班主任要協助社區教育委員會,開展體現本區特點的各種文化、曆史傳統教育,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給學生更多的教育機會,拓寬學生接受有效教育影響的途徑。
(三)班主任是對學生校內外行為進行綜合評價的主要力量
以往學校教育評價僅僅局限於對學生校內表現的評價,學生在校外,在家庭和社區內的監督、管理、考核基本處於放任狀態。其實,對學生行為的評價不僅僅限於學校教育範圍。社區教育中,各街道、居委會具體負責對學生課外活動的監督、評價、考核、反饋。班主任在對學生校內學習、生活行為表現考察的基礎上,深入學生的校外活動中,參考街道、居委會的考核意見,再對學生的全麵表現、綜合素質作出客觀、公正、發展性的評價,並把學生參加社會活動及日常生活表現納入“三好學生”等評優的獎勵考核之中。
第三節學校教育與班主任工作
一、學校教育概述
(一)學校教育的概念
一切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就是教育。學校教育,指社會通過學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受教育者傳授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和體力,培養思想品德的活動。學校教育即狹義的教育,主要指製度化的教育,即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所謂製度化的教育,是指這種教育具有相應的組織製度,對於學製、培養目標、教學組織形式、成績考核等都有法定的要求。學校教育不僅包括全日製的學校教育,也包括半日製的、業餘的學校教育,以及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廣播電視教育和各種職業教育等等。
(二)學校教育的地位
學校教育作為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由專門的機構——學校和專職人員——教師來實施。在各種教育形式中居於重要地位。
1學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體形式
與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相比,學校教育具有嚴肅性、規範性、係統性和集體性的特點。學校是受社會委托,專門培養人的場所。由受過專業訓練、掌握教育規律的教師借助專門的媒介,如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等按照社會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影響學生。它是教育的主體形式,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是其必要的、有益的補充。
2學校教育是培養人的專門場所
學校教育是通過專門的教育機關——學校進行的。學校教育目的明確,計劃嚴密,組織嚴謹,把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組織在專門的教育過程中,選擇適當的內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時間進行係統的教育和訓練,使受教育者獲得一定的知識技能,具有一定的品德,擁有強健的體魄。
3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導向和樞紐
學校教育是以培養人為根本目標的。學校具有從事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的專業人士,有辦學的場地、教室和儀器設備,具有一定的辦學經驗和管理辦法。所以,學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軟硬件優勢和特長,為社區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持,發揮培養人的主導作用。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
(三)學校教育的特點
1職能的專門性
學校教育的職能是專門培養人,學校是專門教育人的場所。與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相比,學校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專門性。學校教育的任務是專一的,培養人、教育人是學校所有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學校裏有專門的教育活動,教師也是經過嚴格選拔並經過專門訓練培養出來的。學校還有專門的教育教學設備,擁有專門進行教育的手段。這樣才能保證學校教育的有效性。
2作用的主導性
在人的發展過程中,遺傳素質是生理前提和物質基礎,環境是影響人的發展的外部條件,教育是影響人的發展的主導因素,學校教育的主導性是相對於遺傳素質和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而言的;在人的發展的家庭、學校和社區的空間時間上,學校教育的主導性又是相對於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補充性和必要性而言的。學校教育可控製和利用各種環境因素對人的自發影響,限製消極因素,發揚積極因素,確保個體發展的方向。還可以使學生的潛能在已有的身心發展的基礎上得到盡可能多的、廣泛的、充分的長足的發展。
3目標的全麵性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和平等的權利,擁有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性健全、追求卓越的社會。中小學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奠基時期,學校教育就是引領人生,使人在德、智、體、美等方麵全麵發展,產生對人性健全、人生卓越的強烈追求。以“人”為本,營造和諧的生命狀態,便成為學校教育的靈魂。學校教育要適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在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發揮基礎性的作用,就要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實施素質教育,高度體現素質教育的價值追求。素質教育闡明了現代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規範了基礎教育所培養的人才的身心素質和社會價值。學校教育要完成學生全麵發展的目標。
4組織的嚴密性
學校為了達成培養全麵發展的人的目標,建立了嚴密的組織係統,既包括校務會議、行政會議、教導處、總務處、教研組、年級組等行政組織機構,又包括當地的基層組織、共青團、少先隊等非行政性組織機構。為了保持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學校製定了各種各樣嚴格的規章製度,把培養人的一切活動納入可控程序當中,使學校裏所有的人力、財力、物力、時間、空間、信息等要素有序高效地運行,學校裏所有的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保證一定的教育教學質量。
5內容的係統性
要培養全麵完整的社會人,學校教育內容特別注重內在邏輯性、連續性、係統性和完整性,而社區教育和家庭教育則具有一定的隨意性和片麵性。學校教育內容嚴格按照各門學科的邏輯係統性,充分考慮相關科學的內在的邏輯順序,又符合受教育者一定的年齡特征,即符合學生的認識順序和認識能力的發展順序,甚至兼顧教育者的特點。
6手段的有效性
學校擁有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完備的教育設施和專門的教學設備,這些都是學校教育的有效手段,是保證教育教學活動順利有效進行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和硬件基礎,這是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所無法全麵提供的。
7活動的多樣性
學校教育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培養和塑造人。有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的基本活動——教學,還有除教學之外的非教學活動;有課內、校內的活動,還有課外、校外活動。活動的內容、類型、方式、組織形式都具有多樣性。這些活動都是以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基礎,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通過學校組織或學生自己組織的,旨在增進學生的知識技能,發展其能力。
8形式的穩定性
學校教育的形式總體上講比較穩定。有穩定的教育場所、穩定的教育者、穩定的教育對象,以及相對穩定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秩序和教育組織形式。如教育內容有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製定的課程標準、相對穩定的係統化的教材;基本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製,這種組織形式有班(固定班級)、課(按課教學)、時(固定時間)的特征。但是,所謂的穩定性是相對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本身的革新,教育要適時發生變化,這是絕對的。
二、學校教育的作用
從廣義上說,教育是環境的一部分,是一種經過有目的地選擇和提煉的特殊環境,這就決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從狹義來看,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影響人的一種活動,它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主導作用為曆史上許多思想家、教育家所肯定。如荀子的“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孫安邦,馬銀華譯注:《荀子·勸學篇》,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頁。),盧梭的“人的形成由於教育”(張煥庭主編:《西方資產階級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頁。),康德的“人是教育的產物”(《康德傳》,賈澤林譯,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86頁。),洛克認為,兒童“是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任何式樣的”(洛克:《教育漫話》,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91頁。),均說明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影響人的發展的諸因素中,我們突出學校教育的作用,是因為學校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學校教育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人施加影響活動
學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在最有組織的場所——學校這一特殊環境中進行的,是以人的培養為最終目標的,這是學校教育區別於其他社會活動的本質特征之一。在活動中,學校教育能對自發的環境影響進行調節和選擇,充分發揮環境中積極因素的作用,避免和消除環境中消極因素的作用,使人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二)學校教育是在受過專門訓練和有經驗的教師指導下進行的
學校教育是由通過專門訓練的教師進行的。教師受社會委托,按照國家所製定的方針、政策以至法律、法規、法令教書育人,他們明確教育目的與任務,熟悉教育內容,掌握教育方法與手段,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因而可以確保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三)學校教育對人的影響較係統、全麵和深刻
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是指根據一定社會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選擇適當的教育內容,利用相對集中的時間,有計劃、有係統地對學生進行道德養成、知識技能訓練、身心健康等方麵的過程。教育能夠按照科學的要求,協調影響人發展的諸因素,使遺傳素質和環境的影響有利於受教育者的健康發展;同時,可以將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影響有效組織起來,形成合力,共同對受教育者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四)青少年時期是最需要接受教育也是教育效果最好的時期
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時期正是品德、智能、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相對來說,他們的知識經驗貧乏、生活閱曆淺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判斷選擇是非的能力相當薄弱,他們的成長需要成人的引領和幫助。因此,隻有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係統的教育,才能使其獲得全麵、健康的發展。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中要求教育要適應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抓關鍵期教育可以使教育事半功倍,青少年學生思想敏銳,容易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具有挑戰權威和自我發展的強烈願望、可塑性強,這一時期應該是最需要接受教育也是教育效果最好的時期。
(五)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當社會影響和家庭教育與學校相一致,教育者能按教育規律做好工作,學生又能積極主動參與時,教育就能發揮主導作用;否則,不能起主導作用。此外,教育對於某些遺傳素質有缺陷的兒童更困難一些,如不能把先天愚型兒童教育成為正常發展的兒童。教育可以影響社會環境,但不能決定和改變整個社會環境。教育的主導作用的發揮依賴於教育自身的狀況,包括物質條件、教師隊伍、教育管理等方麵;依賴於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調動;依賴於家庭環境的效應,包括家長的職業類別和文化程度、家庭的經濟狀況和自然結構;依賴於社會發展狀況,包括生產力水平、科技發展、社會環境、社會文化傳統和民族心態以及公民整體素質等。
三、班主任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學校一般委派一名教師擔任班主任,全麵負責一個班學生的各項工作。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學生全麵發展的促進者,是學校領導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幹力量,是聯係各科任教師、學生集體組織的紐帶,是溝通學校、社會和家庭各種教育力量的橋梁,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教學計劃的得力助手和骨幹。班主任是學校教育中教育者力量的中堅,其工作對象是全班學生和每一學生的全麵,對全體學生的全麵發展具有引導作用。班主任通過教學活動影響每一個學生,運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對校內外的各種教育因素具有協調作用。班主任協調與學校各級領導的關係、協調本班科任教師之間的關係;協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區教育的關係。
第四節班主任在整合各種教育力量中的作用
作為學校教育中重要角色的班主任,應該立足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力量進行整合,更好地發揮在學生全麵發展中的作用。
一、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是現代教育體係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學校教育在整個教育體係中居於主導地位。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學校活動有明確的目的、周密的計劃和係統的安排,有大量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以培養人為本職的教師,他們了解社會對教育的需要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同時,學校具有青少年學生集中、學習氛圍濃厚、規章製度健全、育人周期長、教育影響持久等明顯優勢,在社會上具有廣泛的凝聚力、號召力,容易得到黨政團體和公眾的支持和協助。班主任是學校裏重要的教育力量,班主任應本著堅持麵向全體學生,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的全麵發展創造條件,以學校為主戰場,指導家庭教育、社區教育,形成合力,依法保障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權利,尊重其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發展。
二、家庭、社區和學校教育相互支持、目標一致
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家庭、社區這三方麵的教育,而學校、家庭、社區三方麵的教育,又各有其特點和作用,不能互相替代,學校因其特殊性,在三結合的教育中起主導作用。所以學校教育要擔負起整合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責任,真正使這三方麵的教育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形成合力,才能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實現三種教育的方向性一致
學校教育有明確的係統性和方向性,是專門性的教育活動,有專職的教育者,教育影響是可控的,也較顯著;而家庭教育、社區教育更多的是通過潛移默化進行,教育者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教育影響是不可控的,顯著性不一。在教育活動中,常常出現“5+2≤0”,即學校教師一周五天中辛辛苦苦給學生擺事實、講道理,但回到家庭裏或在社會生活中的雙休日兩天可能會被家長或社會上人的幾句話衝得一幹二淨。如果家庭教育、社區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基本方向上不能保持高度的一致,它們各自的作用不僅會互相抵消,還會給學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混亂。
(二)實現三種教育的銜接性嚴密
家庭、社區和學校以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形式占據了青少年的整個生活。一般地,城市中小學生平均每天在校活動時間不低於六小時,在社會上每天活動三至四小時,其餘在家庭。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區教育無論哪一方麵出現問題,都可能將使青少年的各種教育無法有機地銜接起來,從而使青少年在一定的時間、空間範圍內放任自流。加強三種教育的有機銜接,是整體優化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麵。
(三)實現三種教育的互補性完好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區教育不僅在時間和空間方麵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手段、教育組織形式、教育效率和效果上也各有自己的特點。家庭教育是由家長(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長輩)對兒童進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響,以親子關係為中心,以血緣為紐帶,具有基礎性、廣泛性、情感性和滲透性的特點。學校教育具有統一性、係統性的特點,社區教育具有多樣性、實用性、及時性和補償性的特點,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更加靈活多樣,有利於學生了解自然、生活和社會,發展其不同的愛好和特長。三種教育更有其優勢和不足,它們之間是互補的。隻有三者協調一致、取長補短、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其各自的特長和多渠道一致影響的疊加效應,才能取得最佳的整體教育效果。
三、加強對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指導
(一)建立組織加強領導
學校可建立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教育組織。一般由學校派一位領導幹部或教師和學校所在地的校外教育機關及家長代表組成,按時開會研究學生在學校、家庭、社區的表現,表揚先進、發現不足並提出希望,研究學校、家庭和社區教育中的問題,互相配合解決。三結合會議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班主任是學校裏的特殊教師角色,由於其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在其中往往委以重任。
(二)加強學校對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指導
學校應通過班主任或指定專人分管負責家庭教育工作,將聯係和指導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學生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班主任要向家長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傳播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傳授科學的教育方法,交流情況,統一要求,以便把家庭教育納入國家教育軌道,按照教育目的的統一方向進行。同時,各地可成立家庭教育研究會,通過班主任與家長聯係的各種方式,組織和推動社會各方麵力量共同研究家庭教育的規律和經驗,普及科學育人常識,提高家長和全社會的家庭教育水平。學校還可成立家庭教育谘詢機構,隨時滿足社會對科學家庭教育知識的需求。
(三)強化學校和社區教育的聯係與配合
學校和社區各方麵相互聯係和支持,可以揚長避短,建立以課堂教學為基礎的課內、課外和校外活動相結合的教育教學新體係,以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控製學生所處的環境,減少消極因素影響,增強積極因素影響。學校必須把與社區教育聯係配合問題列為學校的重要工作,定期討論研究,並通過班主任或有專人與社區機構保持經常聯係。學校可以邀請社區教育組織的領導或輔導員參加學校研究教育工作的會議。社區教育機構也應有專人與學校保持聯係,將活動計劃通過口頭或書麵形式通知學校,向學校介紹學生在校外活動中的表現,以便相互配合教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