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動之前就試圖預見行動的結果,在行動之後及時總結行動的效果,即人的行為的目的性是人與其他動物的本質區別,也是衡量班主任教育教學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工作的評價主要是解決班主任能做什麼、在做什麼和做得怎麼樣的問題。
第一節班主任工作評價概述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基礎,也是建立和諧校園的保障。因此,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中的一支骨幹力量。對班主任工作的正確評價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班主任工作是複雜而又具體的,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高低是要通過評價來確定的。在學校中對班主任教育教學能力的考核應該有一整套科學的評價體係與方法。班主任工作的評價屬於教育評價範疇,所以,首先要對教育評價作一闡述。
一、教育評價的概念
教育評價問題早已存在,但是具有現代意義的研究卻發軔於20世紀30年代。
(一)評價
“評價”一詞早在900年前我國的北宋時期就已出現。《宋史·戚同文傳》中就有“市物不評價,市人知而不欺”的記載。這裏的“評價”意為討價還價、評論貨物的價格。《辭海》,對“評價”一詞的解釋是:評論貨物的價格,今亦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價值。
“評價”一詞,英文evaluation,在詞源上的含義為引出和闡發價值。《朗曼當代英語詞典》解釋為:計算價值或程度(tocalculatethevalueordegreeof)。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評價是一種認識與反映的過程。評價“實際上是價值,即客體與主體需要的關係在意識中的反映,是對價值的主觀判斷、情感體驗和意誌保證及其綜合”(李連科:《世界的意義——價值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頁。)。“是主體對客體屬性與主體需要之間價值關係的反映活動,是主體對自身以外的客觀事物的屬性滿足主體需要的程度的認識活動”(郝立忠:《價值:實踐評價的唯一尺度》《東嶽論叢》1999年第4期。)。評價是評價主體在對價值客體屬性、本質、規律等知識性認識的基礎上,對價值客體能否滿足並在何種程度上滿足價值主體需要作出判斷的活動。
(二)教育評價
國內外學者由於在教育觀、方法論上存在的差異,而對教育評價的認識不盡相同,但是他們認識的共同點在於:教育評價是一個以價值判斷為本質特征,以一定的教育價值觀為依據,采用一切可行的科學手段進行評價的過程。所以,一般地,教育評價是指評價者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在教育活動及其相關因素進行係統分析的基礎上,就教育活動滿足社會和個體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斷的特殊認識活動。
二、班主任工作評價的概念
班主任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其評價標準體係的建立,不僅能豐富班主任工作理論,而且有利於推動班主任工作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進程,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和質量。
班主任工作評價是依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運用可行的科學手段和方法,對班主任的素質、工作職責和工作績效進行價值判斷,為實現學校管理科學化提供客觀依據的過程。
三、班主任工作評價的特征
(一)班主任工作評價理念的發展性
班主任工作評價理念是指班主任工作評價的主體在班主任工作評價活動中所持有的教育價值觀。教育價值觀是指人們判斷教育現象利害得失時所依據的基本立場和基本標準。(於京天:《試論教師評價改革的定位與依據》,《課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9期。)
教育發展史上主要有兩種教育價值觀:人本主義價值觀和科學主義價值觀。前者認為教育的最大價值在於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的和中心,教育要使學生獲得尊嚴、幸福,即個人本位;後者認為教育的最大價值在於以社會的發展為根本目的和中心,教育要使社會獲得平衡和發展,即社會本位。以上兩種觀點將教育促進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價值對立起來,並不能解決教育的真正價值問題。個人與社會既有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關係,又有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關係,考察教育價值問題應該考慮個人和社會兩方麵的需要,要有融合的多元的價值觀。
發展性班主任工作評價是指以評價對象的主體性發展為目的,評價者與評價對象建立互相信任的關係,在評價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發展和提升,最終實現教育目標的過程。發展性班主任工作評價能夠較好地兼顧教育的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既尊重了評價對象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又有利於教育目標即教育社會價值的實現,在促進班主任工作有效進行、班主任和學生健康發展的同時,使教育更好地為社會、學校、班主任和學生的發展服務。
(二)班主任工作評價標準的清晰性
評價標準是指評價主體衡量價值客體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尺度或依據,而這個尺度或依據就是價值主體的需要。(秦越存:《價值評價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唯實》2002年第6期。)在教育評價活動中,評價主體即進行評價的個人或組織,評價客體則是價值客體與價值主體形成的價值關係,而評價主體是多元的,如班主任工作評價的主體可以是教育行政官員、學校領導、教師、學生,也可以是家長、業內外學者、社會人士等等,評價主體與價值主體往往不一致。對於需要評價的某個特定的價值關係來說,價值主體是既定的、不變的,但是評價主體卻是他定的、變化的。同樣地,評價客體與價值客體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評價客體是指評價的對象,該對象是指一種價值關係,而非某個具體事物。價值客體則是指某個特定事物,指能夠滿足價值主體的需要而與價值主體形成價值關係的那個事物。所以,在班主任工作評價中要明確把握價值主體的各種需要,並了解其中的各種關係,才能保證評價標準的正確性。
(三)班主任工作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教育評價主體是指參與教育評價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評價客體進行價值判斷的個人或團體。(蔡敏:《論教育評價的主體多元化》,《教育實驗與研究》2003年第1期。)教育評價既要解決評價什麼(評價客體)的問題,更要解決由誰來評價,即評價主體的問題。因為,在教育評價中,教育評價主體在評價活動中控製著評價活動的目標、方向及其進程,製約著評價對象的確定和評價內容的選擇,對製定評價標準、選擇評價內容和方法等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要合理確定班主任工作評價主體。
現代班主任工作評價日益注重班主任工作評價主體的多元性,把班主任工作評價信息的使用者、班主任工作活動的相關利益者、班主任工作活動的參與者等都納入評價的主體中來。班主任工作一改以往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對立關係,雙方取得了評價目標的一致性,一切為了評價對象的發展和提高,有利於營造民主、和諧的評價氛圍。同時對評價者提出較高要求,評價者要有必需的協調與管理能力,合理安排評價活動,保證多元主體參與的計劃性、實效性與積極性,必須對多元評價的主體進行教育和培訓,使其掌握評價的知識、技能,提高其參與或獨立開展評價的素養。
(四)班主任工作評價範圍的擴展性
班主任工作評價理念的發展性和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其實都說明了班主任工作評價範圍的擴展性。特別是隨著教育實踐和班主任工作實踐的發展,評價對象和評價內容、方法這些班主任工作評價的範圍呈現出不斷擴展的走向。作為班主任工作評價客體的評價對象,研究它的主要目的是解決評價什麼的問題;而評價的內容即針對某一評價對象開展評價所涉及的項目及因素。傳統的班主任工作評價隻是把學生作為評價對象,而其他對班主任工作有重要影響的如課程、班主任、學校、家庭等很少進行評價。現代班主任工作評價逐步發展為包括學生評價、班主任評價、課程評價、學校評價、區域教育發展評價等眾多評價對象的綜合性係統評價模式,從整體上促進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傳統的班主任工作從評價內容上看是單一的,對學生的評價以其智能發展,特別是關注學生學業成績為主,相對忽視學生道德品質、心理素質、諸多能力的評價;對班主任的評價重視其教的情況,並且往往以所教學生的成績取代對班主任工作的評價,忽視對班主任工作特殊性的評價,忽視對班主任專業發展和個性發展的評價。現代班主任評價更多地重視班主任的專業化發展,重視班主任身心素質、職業素養、教育教學技能等多方麵綜合素質的評價。
(五)班主任工作評價過程的形成性
按照教育評價實施的時期和目的來劃分,教育評價可分為診斷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診斷性評價,是在正式的教育評價活動開展之前的預評價,其目的是了解評價對象現有的水平,或是了解評價對象在以往的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采取適當措施。終結性評價,是以教育活動的最終實現程度為主要評價依據。形成性或發展性評價,是以教育活動的發展變化過程呈現的實際狀況為主要評價依據。終結性評價偏重於教育活動的結果,形成性或發展性評價偏重於教育活動的過程。在以前班主任工作考評中,我們較為重視對結果的考評,主要是班級學習成績,特別是在學校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統考中成績名次的考評。這種做法實際上窒息了班級其他活動的生機與活力。
現代教育評價在具體的教育評價活動中都體現著評價過程的形成性的特點,對學生評價不再是根據終結性評價的結果對學生進行區分和篩選,而是通過了解學生信息,改進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過程;學校評價不再是簡單地評定現象的過去發展成績與現在的發展水平,而是在學校發展的過程中通過收集信息,總結教育教訓,分析學校的情況、特點與優勢並作出調整,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過程。班主任工作評價在班主任工作考評中,不再是對過去班主任工作的總結或者僅僅是關注班主任現在的工作情況,而是注重班主任的長期發展,堅持終結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結合,堅持重點評價與全麵綜合性評價結合。既重視對班主任指導學生完成各種學習任務過程和結果的考評,又堅持對班主任指導班級其他各種教育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考評。
(六)班主任工作評價方法和技術的定性與定量的結合性
班主任工作評價必須通過科學的評價方法收集準確、可靠的評價信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不斷篩選、歸納有用信息,才能得出準確的評價結論。收集教育評價信息的方法主要有定量評價方法和定性評價方法。以測量手段為基礎的教育評價推崇定量的方法,即將評價對象進行數量化的分析和計算,從而判斷出它的價值的評價方法,主要是為了客觀、準確地對班主任教育活動的優劣得失作出判斷,但不免過於僵化刻板。定性評價是指在特定背景下,通過現場觀察甚至親自參與,或者是與有關人員進行深入交談,以及查閱有關書麵材料等方式,對評價對象的屬性在概念或程度上作質的規定,然後進行分析評定,以說明評價對象的性質和程度。隻有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才可以使班主任工作評價更加科學和人性化,有利於達成班主任工作評價促進班主任工作健康發展的目的。
(七)班主任工作評價的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統一性
班主任工作評價中要在事實判斷的基礎上作出一定價值判斷。事實判斷,是指判斷者在判斷之前應該對班主任工作中所有教育價值關係中的客體及其相關因素進行係統描述和分析。如班主任工作的屬性、結構、功能、過程等因素和班主任工作所處的外部環境、背景等方麵的信息。前者包括班主任工作的理論取向、工作的目標、內容,教育教學活動方式方法,班主任對自己工作及班級和學生發展的預期和非預期效果;後者包括班主任和其他教師的因素、學校因素、行政管理因素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等。價值判斷,是指在事實判斷的的基礎上,根據判斷主體的需要和意願對教育活動有無價值、有什麼價值、有多大價值作出評判。如班主任工作是否有利於社會和學生的發展,是否滿足了班主任及學生發展的需要,這一係列判斷活動是否形成了正確的、合理的價值判斷,這正是判斷活動的全部意義之所在。
四、班主任工作評價的類型
班主任工作評價的種類因不同的分類標準而異。目前大致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
(一)以班主任工作評價的嚴格程度為標準的分類
班主任工作評價可以分為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例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以口頭語言或書麵語言的形式作出的評價報告是正式評價,而對學生的印象和看法則屬於非正式的評價。
(二)以評價主體為對象的分類
班主任工作評價可以分為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自我評價(Selfevaluation),是指班主任個體對自己的思想、願望、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他人評價是指別的評價主體對班主任的思想、願望、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這兩種評價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是就教育評價的實施者(評價主體)與實施對象(評價客體)之間的關係而言的,當評價的主體(評價者)和客體(被評價者)不是同一人時,就屬於他人評價;相反,當評價的主體和客體是同一人時,就屬於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自己行為的主要調節器。自我評價較高的班主任往往具有較高的抱負水平,可以取得較高的成就。積極的自我評價有助於保持身心健康,有助於適應新環境,有助於擺脫孤獨。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形式。把自己當作認識主體從客體中區分出來,開始理解我與物和非我關係後,通過別人在對自己評價和對別人言行評價的過程中,逐漸學會自我評價。它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產物。其發展的一般規律是:評價他人的行為→評價自己的行為→評價自己的個性品質。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條件。人對自己的思想、動機、行為和個性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習和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也影響著與他人的交往關係。一個人如果能夠正確地如實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就能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個人與社會、集體及他人的關係,有利於克服缺點、發揚優點,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是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之一。
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也隨著評價主體和評價客體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校外評價機構對學校的評價等都屬於他人評價;在自我評價中,除了學生自我評價以外,還有教師自我評價、學校自我評價等等。在班主任工作評價中,班主任充當評價者,學生成為被評價者,由班主任對學生進行評價,就是一種典型的他人評價;另外,學生對自己的發展目標、發展過程、發展結果等進行評價的,就相當於自我評價。班主任對自身的工作進行評價,就是自我評價;而由學生、家長或其他人員對班主任工作進行評價,就成為他人評價。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是受不同的教育思想影響的。
(三)以班主任工作評價的對象為標準的分類
1以活動為對象的評價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複雜而多樣的活動,它包括班級活動、教學活動、德育活動、文體活動、服務活動、社會公益活動、課外活動等。每一種活動又可以細分為很多的子活動。如班級活動又包括班級計劃活動、實施活動、檢查反饋活動等;德育活動包括理想教育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集體主義教育活動、勞動教育活動、自覺紀律教育活動、民主和法製教育活動、世界觀人生觀教育活動、道德教育活動、生態教育活動等等。為達到某一目的,評價實施主體既可以對單一活動實施評價,也可以對全部活動進行評價,因評價目的而異。
2以人員為對象的評價
班主任工作活動是由許多人來共同進行的,有班主任、教師、學生、學校教育行政幹部、管理服務人員、家長等,雖然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是班主任,但是班主任需要整合學校內外所有教育者對學生的教育影響,班主任工作依賴於學生自主、能動地接受經由班主任整合過的各種教育影響,並獲得長足的發展。對這些人員的素質、教育態度和教育思想的評價,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評價就顯得必不可少。
3以管理為對象的評價
有人說:班主任工作實質是管理工作,是麵向一個班級、麵向班級裏每一個受教育者的管理工作。這從某種意義上道出了班主任工作的本質。班主任要對班級的人、財、物、事、時間、空間、信息進行管理,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最好的產出,這就需要評價。對包括教學管理、班級管理、財務管理、學生管理、生活管理、學習管理、人事管理和行政管理在內的要素進行評價,是班主任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所以班主任工作評價必須包含這些方麵的評價。
4以區域教育為對象的評價
這是對某一行政區域的整體班主任工作狀況的評價。如經濟和社會發展發達地區與貧困地區班主任工作的評價,包括教育結構、班主任及教師組織、經費、發展速度、與當地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適應情況等的評價。
(四)以評價運行的過程為對象的分類
即以評價實施的時期和目的為標準的分類。
1安置性評價
安置性評價(PlacementEvaluation),是指在特定的教育教學活動開始之前,為了了解評價對象的基礎、條件等背景材料,使教育方案更有效地實施而進行的預測性評價。安置性評價要解決的問題是,學生是否具有學習班主任預設材料的知識和技能;選擇何種教育教學模式更適合學生。安置性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評價對象的現狀,探明評價對象的特殊要求,以便確定教育教學模式,使學生獲得發展。
2形成性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