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生產加工企業總經理必備的財務知識--站得夠高才能看得夠遠(4)(2 / 3)

如未按票證號碼順序逐本、逐號填開,兩個納稅人合開一張票證,票證各欄目填寫不全、字跡潦草難辨,計稅收入仍為含稅金額、適用的稅率(征收率)錯誤,有些票證反映的征解內容是完全不合法的。

(2)稅收票證保管不善、損失處理不及時,關係到征解憑證的安全性。

部分人員在日常使用時不注意保管好稅收票證,而是隨意放置;不注意經常性盤點核對,一旦發生短少就難以查明原因和責任,甚至發現短少後隱瞞不報。

對出現的以上的兩個問題,企業總經理可以參考下麵的做法:

①規範稅收票證填用,確保征解憑證的合法性、完整性。稅收票證填用是否正確及填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憑證的法律效力,影響到會計、統計核算的準確性。加強票證使用前的培訓,依法開具各類票證,嚴格執行票證填用“十不準”,這樣才能提高票證填用質量。

②加強票證管理,確保稅收票證的安全,及時處理票證損失,保證憑證存放安全。定期將已使用過的票證上繳並銷號登記,按月進行全麵盤點核對。對於離崗人員,在離崗前應清查收繳所有票證。

四、財務管理軟件能幫上很多忙。

很多企業在發展初期,業務小,資料也少。不少老板的頭腦很精明,用人腦來記憶,企業再大一些了,就用手工賬,但是手工賬由於比較滯後,也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速度的要求。這時候借助財務管理軟件,能幫助企業從混亂的財務資料當中解脫出來,進行有效的管理。

調查顯示由於中小企業資產規模小,管理性人才普遍短缺、財務製度又不健全,因此企業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普遍較低。近年來,隨著企業管理意識不斷提升,很多企業老板已經不再滿足於簡單的“算清楚賬”,而是希望能有一套管理軟件幫其快速統計、查詢和分析企業日常經營業務,管理客戶關係,輔助企業經營決策。

下麵介紹一些目前我國市場上比較成熟一點的財務管理軟件產品,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產品,企業也可以請求專家的幫忙來設置一整套適合的信息化管理流程,這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辦法。

如:“管家婆”軟件是中小企業“進銷存、財務管理一體化”的典範軟件。該軟件充分考慮到中小企業規模不大,人手不足,缺乏專職會計等情況,方便實用的解決了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許多現實問題。

用友“出納通”是麵向出納人員使用的一款工具軟件,提供現金、銀行業務的日常處理、自動核對數據、形成銀行餘額調節表、日記賬和其他財務賬表查詢,同時支持支票管理簿方式,集成了出納人員使用的各種支票,領用核銷支票所產生數據可以自動生成日記賬,能夠全程化反映資金流變動情況,幫助企業和單位開展嚴格、及時的監督管理工作。

企業總經理不能認為運用了財務管理軟件之後,企業已經步入了信息化的管理時代。因為表麵看起來大部分企業已經不懷疑信息化的價值了,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大部分中小企業(甚至很多大企業)沒有認真考慮信息化,對信息化的認識完全是“跟著潮流走”。之所以存在這樣的狀況,同企業自身發展曆史、企業價值觀念、同行的信息化實踐密不可分。

目前信息化在國內企業界還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企業應該知道“漠視信息化發展就是等死”。因為長久的生命力和隨需應變的能力始終是企業追求的目標,伴隨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的市場發展與營銷信息化將無法割舍。通過信息化快速反應和決策的企業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突圍的先機。盡管中小企業有足夠的理由為逃避信息化辯解,但是下麵的問題是企業在發展中不得不麵對的。

1.集中與分散的問題。

中小企業從幾個人起家發展到一定規模,從一個區域市場發展到麵向全國市場,領導者不可能繼續事必躬親,這就引發了“一抓就死,一放就亂”,這種狀況源自於“人管人”的傳統管理思路和手段。

2.規模與效率的問題。

企業規模小時能夠很快決策許多事情,但壯大之後,往往一個並不複雜的事情反複開會討論沒有結果,企業的決策效率大大降低。這是因為參與決策的人員增加了,而每個人掌握的信息或數據也更不完整,難以達成一致。完全按照傳統管理指導企業實踐將難以規避這個矛盾。

3.服務與成本的問題。

理論上任何一個客戶都需要企業提供完善的產品或服務,但提高服務水平將增加成本,可能導致企業無利可圖,特別是個性化需求逐漸成為主導的今天,僅憑人的經驗已經難以權衡服務水平與服務成本之間的度。

我國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的成績並不理想,原因除了“動機不純”和“選擇工具失當”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難以駕馭”。

國內花巨資建設ERP係統的企業很多,擁有CRM的中小企業也數不勝數,但是真正能夠將信息平台充分運用並創造價值的企業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兩點:

(1)應用企業懶於在軟件上投入。

真正的軟件並非光盤上所刻的數據和程序,而是軟件的運用。國內很多企業願意購置設備定製軟件,但是往往忽視在係統安裝前後的軟性投入:在信息係統建設前期懶於對企業的係統需求進行周密地分析,在信息係統安裝後又懶於對人員進行詳細的培訓。這導致了信息係統無法真實的滿足企業的需要,企業相關人員對信息係統缺乏操作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