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張揚”父母鍛煉孩子表現力
獲得掌聲,讓兒子不再糾結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隻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法國啟蒙思想家 愛爾維修
案 例
我的兒子樂樂從出生的時候身形就很小,盡管後期我們很注意他在飲食上的調理,但效果不是很明顯。當兒子長到7歲的時候也隻有102厘米,他的身高比平均值要低很多。
兒子剛上學那陣還沒有對身高表示出什麼,可是後來有一天,他突然問我:“老爸,你能不能給我買雙增高鞋?”我一聽,就知道兒子開始在意自己的身高了。對於這個階段小男孩的心理我一時還捉摸不透,但是我猜想,他可能是由於跟其他同學的比較才產生了這個想法。見我沒有反應,兒子又發話了:“老爸,你快去給我買雙增高鞋吧,我要快快長高。”這次兒子的語氣已經不是商量而是命令了。看著兒子著急的樣子,我故意輕描淡寫地說:“你這樣不就很好嗎,幹嗎要長得那麼快?隻要我們符合標準就行了。”
“可我們班張樂嘉說我太矮了,都不願意和我‘撞拐’。”原來是這樣。對於兒子的身高問題,我其實也擔著心呢。因為我自己就是個矮個子男人,如果以我和孩子媽媽的身高平均值來計算,兒子將來的身高可能隻會高過我幾厘米,畢竟身高遺傳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知道歸知道,我當時不能表露我的想法啊,再說,那小子已經產生了快速增高的想法,如果增高不了豈不會自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如果他大腦裏一直存在著“我個子矮”的想法,就會對自己形成心理暗示,那一輩子就會為身高而糾結了。所以,我的當務之急就是幫兒子從身高的問題中拔出來。
怎麼辦?這時我想到,兒子雖然長得個子比較矮,但他跳舞很好。我本身是個舞迷,霹靂舞、街舞都會跳,當然也順帶著教了一下兒子。所以,樂樂的街舞跳得很好。我決定從樂樂的街舞上下工夫。
“兒子,買增高鞋的事我們等周末再說。現在爸爸的單位有一個舞會,你去不去?”我們單位的老總是個德國人,尤其注重員工的精神生活,所以,每月都要舉辦一次舞會。一般來講,這樣的舞會已經不是我這個做爸爸的人嶄露頭角的場合了,但為了兒子,我決定露一回老臉。兒子當即痛快地答應了。對於小男孩來說,他們可是很願意參加這樣的活動的,尤其是有爸爸參加的活動。舞會那天,我從很早就開始打扮自己,穿上了一套適合跳舞的衣服,然後又鼓動著兒子也穿上了一身比較寬鬆的衣服。我的目的是到現場後看時機拉上兒子來個父子雙人舞。(我們經常在家裏跳舞。)
“爸爸,你有節目嗎?”兒子看到我的舞蹈服都穿上了,就問我。
“是啊,爸爸準備今晚展示一下,讓那些年輕的叔叔對爸爸刮目相看。”我很高調地跟兒子說。
“他們不知道你會跳舞?”兒子問我。
“不知道,再怎麼說爸爸也是單位的中層領導,跳一些年輕人跳的舞蹈,麵子上有點說不過去。”
舞會甚是熱鬧,幾乎每個人都有節目。按照慣例,我頂多和別人跳一曲華爾茲,但那晚因有特殊目的,所以,當那些年輕同事喧鬧著要我表演節目時,我就站來對大家說,今天要表演一段熱烈的舞蹈。
那些年輕一點的同事自然歡呼熱鬧起來,他們大概平日裏隻見我一本正經地跳華爾茲了,聽我有如此提議,當然很是熱烈地期待。
我走到場地中央,先熱了熱身,然後就開始跳了起來。舞蹈的熱烈加上音樂的配合,燃起了每個人的激情,他們紛紛跟著我跳了起來。
一曲完畢,大家感覺不過癮,便大聲要求我再來一段。我見機會一到,就手持麥克風對他們說:“今天我還帶了一個跳舞很棒的小子——我的兒子,就讓我們父子兩個給大家表演一段吧!”我話還沒說完,兒子就被那些小夥子推了出來。他們紛紛鼓掌,歡迎樂樂的出場。
一開始,樂樂還有點扭捏,像個小姑娘似的感覺不好意思,可我的幾句話讓他有了勇氣。
“兒子,你是最棒的,別給老爸丟臉,拿出你平常的跳舞水平來。”兒子在我三言兩語的激勵之下漸漸放鬆了,我先是帶著他做了幾個動作,然後就隨著旋律開始跳了起來。
雙人舞蹈的效果自然是超級棒,那一晚,兩個小個子男人征服了所有的觀眾。我的德國老總還專門走過來,用半生不熟的中國話對我兒子說:“小子,你真棒!”聽到讚美,兒子感覺美極了,汗涔涔的小臉上蕩漾著憋不住的笑容。
回來的路上,我問兒子感覺怎麼樣,兒子說感覺棒極了。而且還對我也恭維了一句,說:“感覺老爸最棒!”
看到兒子一臉陽光,我便決定借此進行一場兩個男人之間的談話。
“你知道嗎,兒子?老爸可是顛覆了以往領導的形象,這可都是為了你。”
“為了我?”兒子很不解。
“對,老爸隻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你,個子矮並不可怕,可怕是自己有了自卑的想法。你看,老爸的個子在那些叔叔中間是最矮的,可老爸照樣用他們年輕人的舞蹈來征服他們。”
“也是,他們都兩眼放光了,好像從來沒有見過老爸這個樣子。”兒子讚同我的說法。
“所以說啊,隻要你有本事,有能力,即便是個子矮,在別人麵前也能成為巨人。”我頓了一下又繼續說下去,“跟你說實話,老爸在年輕的時候也為自己的個子矮自卑過,但是後來我想明白了,個子矮怎麼了,隻要我有足夠的能力,我照樣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後來,我就努力學習,鑽研業務,現在你老爸不也混得挺好嗎?瞧瞧,今晚就是個證明,你老爸是很有實力的。”我現身說法,用自己的經曆來說服兒子。
“嗯,我以後要好好學習,不能再讓張樂嘉說我個子矮。”兒子堅定地說道。
然後,我又告訴了兒子自己當年是怎麼走出個子矮的陰影的,我說,當年我喜歡看一些名人傳記,像鄧小平爺爺的傳記,魯迅的傳記,拿破侖的傳記,等等。他們都屬於個子矮小的人,可是鄧小平麵對著比他還高的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從容鎮定,愣是把我們被割讓出去的香港給收了回來;魯迅雖然不高,但是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很多的優秀作品;拿破侖則更是領導著軍隊打了一個又一個勝仗,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每當我為個子矮糾結時,我就看他們的故事,漸漸地,自己就不糾結了。
因為兒子看到了我這個現成的例子,所以他對我的話沒有表示任何異議。也是從那以後,我不斷給兒子打氣,兒子也慢慢地不再為身高問題而過分糾結了。
其實,個子矮有很多原因,但有些孩子會因為身高的問題變得自卑,從而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不願意表現自己。麵對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是從各個方麵發現並挖掘孩子的長處,並創造孩子展示這些長處的機會,這樣就能從另一種途徑讓孩子體驗到被認可的感覺。隻有孩子有了被認可的感覺,或者有了一種成就感,他就會朝這個方向發展而慢慢忘記自己關於身高的自卑。
因此,發現孩子的長處,創造機會讓孩子展示自己的優點是幫助孩子擺脫自卑的方法之一。父母給孩子創造機會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比如三四歲的孩子可以擺碗、盛飯、給爺爺拿眼鏡、到信箱拿報紙、定期來個表演,等等。關鍵是當孩子做完這些時,父母一定要及時表揚,讓他們產生成就感。上文中樂樂爸爸的方式就很值得借鑒,他用一種能證明樂樂魅力的方式使他從另外的途徑獲得滿足,從而弱化因身高帶來的自卑感。這種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在我幫助兒子的過程中,我意識到一點,父母的態度和做法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對於一個糾結於身高的孩子,如果父母無視孩子的想法,就有可能讓孩子陷入嚴重的自卑情緒;相反,如果父母積極地幫助孩子走出這個陰影,孩子就不容易產生自卑的想法。
我本身是個矮個子男人,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陽光的心態是多麼重要。所以,我就利用讓兒子在舞會上表演以獲得別人的認可的方式,使他認識到個子矮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有陽光積極的心態和足以征服別人的能力。
而且,對於小孩子來說,如果父母很信任他,經常對他說“你真棒”之類的話,孩子就會認同並覺得自己真的很棒。反之,如果經常受到父母的否定、輕視、懷疑,經常聽到“你真笨”、“你不行”、“你不會”的評價,孩子就會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產生自卑感。因此,父母必須注意自己對孩子的態度。
競選班幹部,讓兒子告別羞澀
一個人的幼兒時期,其實就是一種不斷習得能力的過程,這個周期性刺激,將帶給兒童無限的歡笑及樂趣。
——意大利幼兒教育學家 蒙台梭利
案 例
兒子莫言上小學三周後回來告訴我,他們班主任要求班裏每個人做好競選班幹部的準備,並邀請各位家長屆時到場。說實話,我非常讚同班主任的做法,這不僅給了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還能讓家長參與進來,增加學校和家長的互動。
我是個80後媽媽,自小就生活在一個比較開明的家庭,我和我父母就像朋友一樣,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兒子能和我成為朋友。但莫言的性格有點內向,隻要一和人說話就會臉紅。為了讓兒子變得積極點,我可沒少費心。在他小時候,不管我走到哪裏,隻要條件允許,我就帶上他。平常他有一點進步,我就在諸如朋友聚會、家庭聚會這樣的場合公開表揚他。但即使是這樣,他說話臉紅的毛病也絲毫沒有改變。
一眨眼,兒子就上小學了,可是改變他性格的計劃還沒有完全實現。現在我不可能像之前那樣總帶著他跑,給他創造鍛煉的機會了,但我又想改變兒子的性格,而且如果在這時中斷的話,我以前的努力就有可能前功盡棄。就在我想著怎樣讓計劃繼續下去時,莫言班主任的做法給我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在我看來,讓孩子去競選、擔任班幹部是一個極好的鍛煉機會,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與人交流和處理問題能夠收獲很多東西,能夠學會如何團結,如何合作及協調,等等。於是,我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盡力幫助兒子競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