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被遺忘的廠窖慘案(2 / 3)

郭鹿平再醒過來的時候,已經到了半夜,四周一片靜寂,慘白的月光照著橫七豎八躺倒的一望無際的死屍,空氣中飄散著血腥味。郭鹿平解開手上的繩子,爬向身邊的麥田。那時候的麥子已經有半米高了。

郭鹿平在麥田裏躲避了兩天兩夜,餓了,就吃地上的青草和青苗。第三天,他被清理死屍的人發現了。人們看著遍體鱗傷的郭鹿平,感到17歲的他能活下來,實在是一個奇跡。

廠窖慘案三天死難三萬同胞,目前未有一人獲得日本賠償,甚至連日本的一聲道歉也沒有。

這段慘痛的曆史,就這樣悄然消失。

在廠窖慘案中,因為七十三軍麵臨絕境,被日軍瘋狂趕殺,餘部轉戰到了常德一帶,退出了鄂西會戰。

多年後,從日軍的揭秘檔案中,人們得知,當時日軍製造慘絕人寰的廠窖慘案的目的,就是為了挫敗中國將士的鬥誌。日軍想盡快占領重慶,迫使中國政府投降,盡快結束中國戰場戰事,以便讓更多的軍隊開赴太平洋戰場。那時候,太平洋戰場激戰正酣,武器裝備更為優越的美軍正與日軍逐島爭奪。

然而,中國軍隊依靠著山形地勢,用簡陋的武器,與日軍殊死抗爭,至死不降。

鄂西會戰中,與第六戰區戰鬥序列對壘的是日軍十一軍司令官橫山勇。

橫山勇也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從時間上來算,應該是蔣百裏的師弟,橫山勇求學期間,與日軍侵略戰略的理論家石原莞爾、日軍總參謀長飯村穰齊名,當時,他們三人被稱為“三羽鳥”。但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蔣百裏才是日本士官學校裏最有名的畢業生,這一點在中國和日本兩國都達成了共識。

日本是一個島國,明治維新後,積極擴軍備戰,要拓寬疆域,首先依靠海軍,所以日本的海軍要強於陸軍。因為日本很早以前就提出“欲征服中國,先征服滿洲”,所以,駐紮在滿洲的關東軍是日本陸軍的精華,而關東軍的整體能力又強於海軍。

日本對華戰爭全麵打響後,橫山勇來到了東北,任日軍第一師團師團長。第一師團是日軍最早的六個師團之一。這六個師團和以後的近衛師團,統稱為日本第一等師團。橫山勇能夠擔任第一師團師團長,可見天皇對他的重視。

全麵抗戰開始後,橫山勇一直在東北養精蓄銳,防備蘇聯攻擊東北。自從諾門坎戰役後,日本才意識到了北極熊的厲害,盡管經過了嚴酷的肅反,但是蘇軍的整體實力仍然超過日軍,裝備和武器更不能同日而語,蜷伏東北的日軍隻能從攻勢轉為守勢。

就在鄂西會戰開始前,橫山勇才從東北來到武漢,從第四軍司令官的位置,挪到了第十一軍司令官。原來的第十一軍司令官塚田攻中將死了,死得極為窩囊。

塚田攻也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比橫山勇早兩屆。日本人的姓氏,很多都以居住地的特點為姓氏,想來橫山勇家的門口橫著一座山,而塚田攻家的門口則建了一座墳墓吧。

塚田攻的雙手沾滿了中國人的鮮血,南京保衛戰的時候,塚田攻是攻占南京的直接指揮者,親自起草了《攻占南京城綱要》,又親自下令“血洗南京”,還一手策劃了遺臭萬年的“慰安婦製度”。這是一個從頭到腳都壞透了的老鬼子。

塚田攻是在鄂西會戰前的半年時間擔任第十一軍司令官的,此前第十一軍的司令官是阿南惟幾。日軍第十一軍下轄6個師團,各種人員加起來,有23萬人,是當時在華中地區最強悍的部隊。

鄂西會戰開展前夕,塚田攻坐著專機去南京開會。在返回武漢的途中,他的專機遭到藏在深山中的桂係高射炮連的射擊,一炮就擊中了座機,塚田攻“壯烈殉職”。

就在塚田攻的飛機被擊落的同時,日軍的任命書也下達到了武漢,塚田攻被任命為大將。所以,塚田攻之死,誕生了一個紀錄,他成了被中國軍隊在抗日戰場上擊斃的級別最高的將領。而日軍死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級別最高的將領,則是山本五十六大將,日本海軍總司令,他也是坐在專機上被美軍炮彈擊落的。

日軍死在中國戰場上的倒黴將軍,還有好幾個:飯塚國五郎、酒井直次、楠木實隆……

飯塚國五郎,他家門口還是有一座墳墓,他死在自己那個亮光閃閃的鋼盔上,飯塚國五郎當時戴著優質鋼盔舞著戰刀讓日本記者拍照,突然被中國哨兵發現後,一槍斃命。可見,日本人名字中帶個“塚”字的,都沒有好下場,名副其實,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