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方先覺沒有投降(1 / 3)

停戰後,方先覺和軍部所有人被關在了天主教堂,盧慶貽也被關在這裏,不過,沒有和方先覺關在同一間房屋裏。

日軍知道方先覺是中國軍隊一員虎將,而衡陽保衛戰更是全國關注,如果能夠說服方先覺投降,必定能夠摧毀中華民族的抗戰鬥誌,於是,日軍提出為方先覺保留第十軍番號,並增加軍隊,任命方先覺為司令,方先覺拒絕了。

無論日軍如何勸說方先覺,方先覺堅決不投降,不與日本人合作,後來,日本人得知方先覺是個孝子,就效仿曹****降徐庶的招式,囚禁了方先覺的母親,以此逼迫,但是方先覺還是不投降。

日本人沒轍了。

日軍全部占領衡陽後,陳納德的航空隊得知衡陽城裏再無中國軍隊,中國軍隊全軍覆滅,就開始了對衡陽城狂轟濫炸。盧慶貽說,他們站在被關押房間的窗口,能夠看到美軍飛機上的鯊魚標誌,一顆炸彈接著一顆炸彈爆炸,日軍在煙霧與塵土中倉皇逃命,他們覺得非常解氣。有時候,爆炸掀起的氣浪衝進了窗口,可是他們完全忘記了死亡的危險,“死都死過一次了,再死一次有什麼大不了的。”

陳納德的航空隊完全控製了空中優勢,而衡陽的飛機場早在保衛戰之初,就被中國軍隊破壞,日軍在衡陽城裏惶惶不安,被動挨打。

幾天後,日本的報紙上登載了方先覺投降日軍的消息,國民黨占領區報紙大量轉載,方先覺投降日軍的謠言開始蔓延,為什麼會這樣?這則消息怎麼來的?

這是日軍無恥的詭計。

無論是方先覺,還是目前健在的第十軍老兵們,都沒有承認方先覺和第十軍投降。他們從來都沒有承認過自己投降日本人,而且當時日本人一直關押著他們,他們並沒有享受到投降之後的禮遇。在我和他們交談的時候,這些抗戰老兵們都在反問:既然要投降,當初為什麼要孤軍奮戰47天?為什麼要在彈盡援絕,手中沒有本錢的時候才選擇投降?難道第十軍都是傻子嗎?

事實上,衡陽保衛戰的1944年8月8日,中日兩軍都已經無力再打下去,雙方都僅僅剩下最後一口氣,苟延殘喘。那時候,陳納德的飛機飛臨衡陽上空,為第十軍補充有限的給養;而第十軍直到最後一刻還將士同心,以死相拚,47天來,第十軍沒有一個人投降日軍,也沒有一個人當了俘虜,在日軍每攻占一座高地時,殘餘的無法撤離的守軍拉響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日軍在這樣一支守軍麵前已經嚇破了膽,這支軍隊的民族意誌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武士道,這到底是一支用什麼武裝起來的軍隊啊!直到今天,我們都無法想象,一支雜牌軍隊,一支新組建的軍隊,居然能夠具有如此強大的凝聚力,具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

而日軍也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如果不能盡快攻下衡陽,所有將官就要剖腹見閻王。日本人並不知道第十軍還有多少兵力,他們唯一知道的是,每跨前一步,就要伏屍上百。當時的日軍也已經彈盡糧絕,陳納德的航空隊封鎖了所有陸路水路,這股日軍也成為了孤立之敵。更可怕的是,中國軍隊5個軍的援軍在衡陽的外圍進逼,日軍的防線也即將被攻破。

中日雙方就像兩個大漢在角力,現在每個人都隻剩下了最後一點力氣。

於是,日軍選擇了停戰,方先覺為了7 000傷兵,同意了停戰。

衡陽保衛戰結束了。

17 000名中國軍人,對陣10萬名日軍,孤軍堅守47天,逼迫日本內閣下台,中國軍隊中軍長師長無一損傷,而日軍一名中將師團長,兩名少將聯隊長死亡,中國軍隊大獲全勝。日軍師團長,相當於中國軍隊的軍長;日軍聯隊長,相當於中國軍隊的師長。

這個輝煌戰果,是抗戰14年來,正麵戰場從來沒有過的。

日軍提出了停戰,方先覺答應了,雙方的地位直到此時應該是相等的,中國軍隊保持了尊嚴,日軍也保持了尊嚴。

然而,日軍背信棄義,把方先覺和第十軍軍部的所有人關押在天主教堂,作為俘虜處理。

就算方先覺被俘,也毫不丟人。

德國的《步兵操典》規定,帝國官兵在部隊減員60%以上的,彈藥耗盡的,陷入敵優勢兵力包圍已無可能突圍的,都可以選擇投降。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第十軍在衡陽保衛戰第一階段就應該投降了,而且投降是毫無指責的。

德國陸軍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陸軍,德國的軍隊製度也本著愛護軍人的目的。

當時世界上每一個先進國家的軍隊都有《步兵操典》,我不知道當時的中國軍隊有沒有《步兵操典》,可能沒有,因為我從來沒有聽抗戰老兵們提到過《步兵操典》。就算有,中國軍隊文化程度普遍很低,絕大部分都是文盲,又如何能夠看懂《步兵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