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儒將闞維雍、黑將陳濟桓、悍將呂旃蒙(1)(2 / 3)

這封書信就是闞維雍將軍的絕筆信。此後,闞培桐隻能在思念中想象著父親的容顏。

據一三一師的老兵回憶,闞維雍帶著部隊,僅用五天時間就走到了桂林。當時,闞維雍的雙腳已經起泡化膿,他顧不得休息,又和士兵們一起構築防禦工事。

當時的桂林城僅僅剩下兩個桂係師的兵力。而日軍就在距離桂林僅有一天的路程。

進駐桂林不多久,有一天,闞維雍與三十一軍副軍長馮璜一起查看防禦陣地,當時,日軍已經兵臨城下,桂林保衛戰隨時就要打響。他們經過一座棺材店的時候,闞維雍對馮璜說:“如果我這次打仗死了,你幫買一副棺材葬了我。”後來,馮璜將軍在回憶錄中寫到這個情景,感慨不已。

闞維雍已經抱著與桂林共存亡的決心,來到桂林與日軍決一死戰。

桂林城防司令衛雲淞下令闞維雍的一三一師擔負東、北兩麵的防守,許高陽的一七○師擔負西、南兩麵的防守。

曾經規劃的兩個軍防守桂林,而現在隻剩下了兩個師25 000人,要與10萬日軍作戰,結果是什麼,每個人心中都明白。但是闞維雍毫不氣餒,他對戰士們訓話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長官部既然派遣一三一師堅守桂林,一三一師每個人就要與桂林共存亡,決不投降日軍。

桂調元認為,當時重慶方麵和白崇禧這樣做的原因在於,他們都已經決定放棄桂林。但是又不能把桂林輕易交到日本人手中,所以就僅僅派遣兩個師來防守。後來,誰也沒有想到這兩個師居然殊死抗爭,給了日軍極大殺傷。

大戰在即,從東邊吹到桂林上空的風也帶著一股血腥味。闞維雍對將士們說,不怕日軍來進攻,最怕日軍不來進攻,我們就在桂林城裏等著他們,桂林就是他們的喪身之地。

一三一師將士們熱血沸騰,都表示誓與桂林共存亡。

桂林保衛戰的意義,不在於勝敗,而在於明知無法戰勝,還在殊死奮戰。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就是中華民族最可貴的堅強不屈,不畏強暴的精神。

一三一師防守的陣地成為日軍的主攻方向。

衛雲淞名義上是桂林城防司令,實際上是一個光杆司令。守城的將士實在不夠用,所有人都派上一線作戰,而桂林城防司令部隻有衛雲淞一個人。

有一天,一個身軀高大的中年男子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登上了設在鸚鵡山上的城防司令部,找到衛雲淞。他一走動,右腿就嘎嘎作響,顯得很困難。

衛雲淞一見到他,就喜不自勝。這個拄著拐杖的人叫陳濟桓,當初堅守南寧抗擊滇軍,創造桂軍神話時候,衛雲淞的搭檔就是陳濟桓。陳濟桓驍勇善戰,文武雙全。抗戰前夕,他有一次騎馬的時候,為了躲避農婦,從馬上跌落下來,摔成骨折,以後就落下了殘疾。此後,陳濟桓離開桂軍,開金礦,過著富家翁的日子。這次,聽說日軍進犯廣西,陳濟桓丟下金礦生意,主動請纓,要和老搭檔衛雲淞一起堅守桂林。

於是,兩個人的桂林城防司令部成立了,衛雲淞是司令,陳濟桓是參謀長。城防司令衛雲淞、一三一師師長闞維雍、一七○師師長許高陽都是中將軍銜,而陳濟桓的軍銜也應該是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