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七星岩八百壯士(2)(2 / 2)

但是,在桂林保衛戰中,因為兵力實在太少,補充營也不得不擔負防守任務。

日軍在飛機、坦克和大炮的狂轟濫炸下,終於占領了中正橋,補充營退到了橋頭陣地,日軍又發起集團衝鋒。補充營與日軍激戰兩晝夜,陣地才淪陷。當時,全營僅剩下包括營長蒙世恩在內的幾名戰士了。蒙世恩囑咐戰士,用死屍蓋在身上,準備天黑後再撤出陣地,回到後方歸隊。我在《石牌保衛戰》中曾經寫到了預四師一名名叫劉邦瑞的老兵,他就是依靠這種辦法逃脫了日軍的毒手。

然而,凶殘的日軍在打掃戰場時,在每一具國民黨軍隊戰士的身上都會捅一刀。11月8日這一天黃昏,當日軍來到蒙世恩的跟前時,蒙世恩突然掀翻了蓋在身上的死屍,拿著手槍一槍擊斃了一名日軍,又一槍擊斃了一名日軍。他對著僅剩的幾名戰士高聲呐喊:“和鬼子拚了,誓死不投降。”幾名戰士聽到營長的喊聲,也都掀翻了蓋在身上的死屍,操起上了刺刀的空槍,奔向日軍。可是,架在高處的日軍機槍響了,補充營最後的幾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

駱首瞻見證到了桂林保衛戰的全過程,他的聽力很不好,記憶力也很不好,需要我把問題寫在紙上,他看清楚後,才能給我講出來。桂林保衛戰中,他忘記了很多細節,但是對七星岩記得非常清楚。

當時,日軍派遣狙擊手,趁著夜色,偷偷潛入七星岩山頂,團長覃澤文也差點被敵狙擊手擊中。由於三九一團所剩兵力實在有限,不能組織力量反擊,在表麵陣地全部被占領後,隻能退入岩洞裏抵抗。

駱首瞻說,當時傷兵太多了,幾乎人人都帶傷。覃澤文團長要求大家與陣地共存亡,決不當日本人的俘虜。岩洞裏,但是能動的人,都瘸著,爬著,互相摻扶著,把岩石摞在洞口,抵擋日軍。

岩洞又濕又冷,戰士們都穿著單衣,夜晚就渾身哆嗦。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已經沒有吃的了。在日軍還沒有完全封鎖七星岩時,曾有一頭豬誤入七星岩裏,戰士們就將它拴在岩洞裏,幾次想殺豬吃肉,但是長官說,這頭豬肯定是老百姓的,絕對不能殺了它。後來,因為實在餓得受不了,加之兵荒馬亂,豬的主人也不知道跑到了哪裏,戰士們就偷偷把豬殺了,每人分了一小塊。就是這一小塊豬肉,很多人還舍不得吃,留著在最關鍵的時刻再吃。

戰況越來越不利,覃澤文對戰士們說:“目下外界聯係已斷,戰況欠佳,但憑軍人報國的滿腔熱血,保證有一個掩體打一個掩體,有一個人打一個人。”

覃澤文說這段話的時間應該是11月8日,因為這天三九一團與外界的所有聯係中斷了。

日軍占領了七星岩後,用一個大隊的兵力,激戰多日,仍然不能肅清躲藏在岩洞中反抗的桂軍,就向每一處山洞施放毒氣。山洞裏,空氣不流通,又沒有防毒麵具,戰士們隻能坐以待斃。即使這樣,就在日軍戴著防毒麵具衝進山洞的時候,很多桂軍士兵還在用僅存的一點點意識和力氣,與衝到眼前的日軍肉搏。

覃澤文決心與七星岩共存亡,身邊的戰士勸告他說,與其這樣做無謂的犧牲,不如突圍出去歸隊,還能多殺幾個日本人。覃澤文思慮再三,才決定突圍。他們沿著後山,攀藤附葛,悄然前行,等回到漓江西岸時,僅剩三人。

一年後,桂林光複,已是三十一軍副參謀長的覃澤文一回到桂林城,先奔往七星岩,他牽掛著那裏的弟兄們,那些曾跟著他出生入死的三九一團的弟兄們。他走進洞中,跪在地上,一具一具收殮這些弟兄的遺骨。

據《廣西日報》1945年11月20日記載:“七星岩內搜尋結果,岩內尚餘忠骸八百餘具,盡屬廣西子弟。計有三○三輕機槍連,該連長死時尚作緊握馬韁姿勢,忠馬亦死其旁,想為作戰中毒而死。此外有防毒排、迫擊炮排、第一連、團部官佐、衛生隊、野戰醫院及三百餘傷兵。槍支多棄擲岩內深潭中……岩內忠骸死狀極慘,敵人用毒氣後,複用火攻,不少死者將頭伸入石鍾乳之內,而身在外以避毒氣者;有仰臥者;有尚作射擊姿態者,而今英姿宛在……”

1946年,當地人共收殮七星岩壯士遺骨823具,合葬於普陀山霸王坪,並樹墓碑。

建國後,在屢次入岩鋪設線纜中,又在七星岩發現烈士遺骨數十具,估計當時慘遭毒殺的壯士,足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