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奇境天開(3 / 3)

為此指點你的明路、此事我也有些危險,望你聽完不要回答。好在此時我家的惡人多半走出。附近佃戶雖多,家多住在莊後,無故不會走出,我也不怕他們。有一姊姊情分頗厚,看見無妨。如非防備萬一,還有難處,已親送你前往了。”公遐注視語聲來處,見是一株槐樹,樹後立著一個少女,身材苗條,貌相甚美秀。聽完大驚,忙即舉手稱謝。

隨照所說往左一看,果有一條田岸。前麵被臨水草樹擋住,上去不難。正要縱起,猛想起下半身未穿褲子,長衣又隻剩了半截,稍一縱躍,必要露出,重又回身,低聲說道:

“多蒙俠女指點明路,無如衣履不周,恐有失禮,請先回身如何?”說罷,一看樹後人已不見,料已避去,忙把長篙放下,飛身一躍,越過岸旁草樹,縱向對岸田壟之上,往前急馳。

到了小山腳下,回頭一看,原來方才轉角之處前麵乃是數十畝方圓一大片房舍。臨水一座牌坊,坊前溪流較寬,上架一橋,長約三丈。對岸三麵花樹羅列,莊前樹林更多,當中現出大片平地,兩旁陳列著四座刀槍架子。夭已入夜,月光甚好,看得逼真。崖洞就在半山腰上,內裏似頗高大,洞口丈許,正對月光,見有兩條石凳,便走了進去。坐定以後,更覺饑渴難忍。少女說送飲食,不知何時才來?聽那口氣,主人當非善類,處境凶危,更恐辜負少女好意,不敢顯露形跡。一時饑腸雷鳴,又冷又餓。正打不起主意,偶一回顧,身後暗影中似有燈光閃動,隱聞悲歎呻吟之聲。荒山暗洞,景物陰森,又聽少女那等說法,心有先入之見,聽此哀吟,由不得機伶伶打了一個冷戰。暗忖:少女令我在此躲候,怎會有人悲泣?心念才動,又聽裏麵有人咒罵求死,仿佛苦痛已極,越想越奇怪,便把隨身寶劍暗器準備停當,輕悄悄朝那有光之處掩將過去。

到時一看,洞壁後麵竟是一座石牢,深藏山腹之下,隻有兩三尺寬的小洞,外設鐵柵,以供啟閉,燈光便由裏麵透出。再定睛往內一看,那牢洞約有四五丈方圓高下,天然生就。牢內地勢凹下,比牢外山洞低約兩丈以上。四麵壁立,無可攀附。隻柵旁人口掛著一條鐵鏈,似供囚人上下出入之用,鏈已拉起。鐵柵共隻六七根,粗如人臂,急切間也著不出啟閉之法。牢頂懸著一盞長明燈,約有磨盤大小,自頂下垂,離地約有三丈高下。雖有三股燈草結成的大燈頭,但那牢洞又高又大,照得裏麵光影昏黃,景色陰森,黴濕之氣撲鼻難聞。牢中隻有兩個囚人,一個被人倒吊在離地兩丈的鐵梁之上,是個短小精悍的少年。雖然被吊在內,手腳均有鐐銬,身手依舊矯健靈活異常,捷如猿猴。本來端坐橫梁之上,似因有人看他,因此倒吊下去。看去武功甚好,平時援著鐵鏈坐在梁上,並不十分吃苦,人也不顯氣餒。另一大漢卻是苦極。身於平臥在一粗木墩上,手腳大張,頭和四肢均被鐵環套緊,釘在木墩之上,絲毫不能轉動。方才咒罵呻吟之聲便是大漢所發,神情十分苦痛。

大漢本來還在咒罵,少年低喝:“老兄怎不聽勸?身落人手,咒罵何用?留神那驢日的狗賊走來聽見,豈不又多吃苦?上洞怎會有人來此,待我問他一聲。”隨轉問道:

“上洞何人到此?要殺開刀,不必麻煩。”公遐低聲答道:“我非惡人,無心至此。二位怎會被人困住?如有用我之處,不妨明言,隻能辦到,無不惟力是視。”少年聞言,微一遲疑,答道:“這裏無異惡鬼地獄,到處布滿危機,外人到此休想活命。所說如真,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如何救人?此牢除卻上麵鐵棚小門麵外,隻有一條地道與賊巢相通,你有多大本領也無法走進。況我二人一個手腳均有鐐銬,一個被人用鐵環將手足頭頸釘住,便能進來,也難救我出險。再待一會兒狗賊便來送飯,固然上洞他不會去,到底小心些好。依我之見,快些藏向洞口石筍之後,等狗賊送完飯回去,我再喊你過來,指點出路,即速逃走。由土山後麵繞到危崖之下,翻越過去,立可脫險。此時卻是絲毫疏忽不得。”公遐見他說時,手挽鐵索,身子略一閃動,便援索而上,坐在鐵梁上麵,動作輕快已極。方答:“遵命,少時再來領教。”忽聽下麵鐵鏈曳地之聲遠遠傳來,聽去十分沉重。少年把手一揮,重又倒吊下去。跟著便聽鐵門推動隆隆之聲,由腳底這麵走進兩人。一是土人打扮的窮苦囚人,腳上帶鐐,並還拖著一條長大鎖鏈,左手托著一個大木盤,盤中放著一些幹饃和大壺酒水,右手提著一個竹籃。身後跟著一個手持長鞭,腰佩鋼刀的短衣盜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