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一詞,可解釋為對未知事物的盲目崇拜,也可理解為信仰神仙鬼怪。

一談起這些,人們就會自然而然的聯想到道術、降術、蠱術、驅蟲之術、控屍之術、養鬼之術等等。

一切隻因為它們太過於神秘莫測,但卻又真實存在。

迷信之說,古來盛行。單說元朝,是一個對統治極度缺乏自信的王朝,他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來防止中原人造反,其中,降術便是元朝政府用以鎮壓反叛情緒的法術。

相傳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曾經招納數百降師於各個州府,設“降台”百座,以“順風耳”之術聽竊民間怨語,被聽者均以周身潰爛而終。

當時各地老百姓甚至到了談降色變的地步,民間歌謠《清陽曲》曾經寫到:“街亭無心言朝事,三更慘斃月露屋。”意思就是,白天無意中說了對朝廷不滿的話,晚上便會慘死在四處漏風的破房子裏。

由此可見降頭術的歹毒與可怕。

而說起降術,又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另一個與之對立的派係,茅山!

茅山術,中國傳說中神秘的道術,施展開來能夠驅鬼、降魔,令人心生敬畏。

茅山術初時又稱“玉女喜神術”,乃巫術,如今早已無此類者。

茅山術發展至今,已頗為成熟,有其自己的教義。

茅山術演變至今,已將佛,道兩教許多部分融合為一體,不似初時主要以道派道術為主。

茅山術主要將民間中原地區以及苗區流傳的黑,白巫術一並納為己用。

修習此派法術者,多以符,咒以及一些佛教密宗法器,借靈異靈力助己行事。

我們的故事,便是講述茅山術中一些不為人知的詭異秘事。

————————————————————————————————————————————————————

崇禎17年,順治元年,清軍敗李自成軍,期間屍橫遍野,死傷無數,多少遊子客死異鄉,然順治帝入關,將首都從聖京遷至北京,距今363年。

湘西山道,一個偏僻村落,村民們團聚在村頭,神秘兮兮地議論著什麼,臉上表情無比凝重,仿佛有什麼大事將要發生。

“村長,今兒告誡村民,戍時許將門窗關閉,將狗栓進裏屋,聽說‘客人’打從此處借過,勿要驚擾!”說話的是一名三十多歲梳著辮子的青年。

被稱作是村長的老人敲了敲手中的旱煙,眼神目視遠方,意味深長:“此次戰亂,何時休矣!”

最先說話的中年人也搖了搖頭,長歎一聲。

他們口中的“客人”當然不是真的客人,而是一具具會走路的僵屍。

在中國,早至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就已經萌生了“入土為安”的觀念。直至今日,土葬依然是我國最常見的喪葬方式。然而,對於客死他鄉的遊子,“落葉歸根”可能隻是種奢望。

不過在湖南,傳說有一種特殊的方法能實現這種奢望,一種傳說中可以驅動屍體行走的法術。

說是戍時,其實早在酉時整個村子都已經大門緊閉,生怕見了死人會引來什麼黴運,或者碰到鬼上身,也就是北方所謂的撞客。

亥時許,距村數百米處響起一段兀長的吆喝聲與鈴鐺聲,期間伴隨一次次有規律的銅鑼敲打聲,由遠至近。

“湘西趕屍,生人回避……”夜黑風高,羊腸小道上,一名身穿青布長衫的老司頭戴綠色高帽,左手提著攝魂鈴,右手拿著小陰鑼,手腕上係著麻花繩,在夜色之下緩緩走來。

老司每走一步,就搖一下手中的攝魂鈴,扯一下手腕上的麻花繩,每走三步,就敲一下小陰鑼,同時用尖銳的嗓音高喊“湘西趕屍,生人回避。”這是在提醒村民,關好門窗,把狗看牢。

為什麼要提醒村民把狗看好,那是因為老司吆的是死人,屍體怕狗,狗一叫,屍體會驚倒,就趕不動了,更糟糕的是被狗咬得體無完膚,那樣屍體上用法力封住的魂魄就會跑出來,據說靈魂跑出來之後就會被地府的勾魂鬼給勾了去,那麼要想再趕就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