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也會很容易地理解。譬如你在駕校練車的時候,做每個動作前你都會在腦海中提醒自己,這就是用“顯意識”在開車。到後來,熟練了、習慣了,就不必一一再考慮操作的順序,你會很順暢地完成這一係動作,這時候就是你的無意識在駕駛了。特別是遇到緊急情況,你會不由自主地一腳踩住刹車。這是因為你的駕駛技術滲透到了“潛意識”,所以,即使沒有時間可以去想操作技巧,你的手腳也能運用自如。
自控專家辣評
在自控力的練習中,我們也應該有效地使用這種方法,多次重複一些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讓它們慢慢進入你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這樣就可以建立一種自控力的“長效機製”,從而達到你所要夢想的目標。
意誌力的較量中誰主沉浮
人與人的交往不僅僅是溝通與交際,有的時候就是意誌力與意誌力的對抗,不是你影響別人,就是你被別人影響。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在別人的影響下生活著,就等於被別人的意誌給俘虜了,這樣的人即使再優秀,也不會登上一把手的寶座。”
確實,意誌力如同人的精神名片,它不需要你從口袋裏掏出來就能讓對方感覺到他的力量。在有些人的身上似乎存在著一個強大的發光體,會發出絢爛奪目的光芒,把人不知不覺地籠罩進去。他們的影響力很強大、氣勢充足。因為他們無比自信,仿佛所有的事情都能收放自如。麵對這樣的人,如果被對方的這種精神名片中投射出的情緒或者行為所感染,這就意味著你被對方的氣場控製住了。如果,對方發出的是一種正向的能量,也不能說就是什麼壞事。倘若對方營造出一種負氣場的話,你如果缺乏自控,不提升自己的意誌力,就會對你的社交和生活造成極為可怕的破壞。
有一天拿破侖·希爾和辦公室大樓的管理員發生了一場誤會。這場誤會導致了他們兩人之間彼此憎恨,甚至演變成激烈的敵對狀態。這位管理員為了顯示他對拿破侖·希爾的不悅,當他知道整棟大樓裏隻有拿破侖·希爾一個人在辦公室中工作時,他立刻把大樓的電燈全部關掉。這種情形一連發生了幾次,最後拿破侖·希爾決定進行“反擊”。某個星期天,機會來了,拿破侖·希爾到書房裏準備一篇預備在第二天晚上發表的演講稿,當他剛剛在書桌前坐好時電燈熄滅了。拿破侖·希爾立刻跳起來奔向大樓地下室,他知道可以在那兒找到這位管理員。
當拿破侖·希爾到那兒時,發現管理員在正忙著把煤炭一鏟一鏟地送進鍋爐內,同時一麵吹著口哨,仿佛什麼事情都未發生似的。
拿破侖·希爾立刻對他破口大罵。一連5分鍾之久,他以比管理員正在照顧的那個鍋爐內的火更熱辣辣的詞句對他痛罵。最後,拿破侖·希爾實在想不出什麼罵人的詞句,隻好放慢了速度。這時候,管理員站直身體,轉過頭來,臉上放出開朗的微笑。並以一種充滿鎮靜與自控的柔和聲調說道:“你今天早上有點兒激動吧,不是嗎?”
他的這段話就像一把銳利的短劍,一下子刺進拿破侖希爾的身體。想想看,拿破侖·希爾那時候會是什麼感覺。站在拿破侖·希爾麵前的是一位文盲,他既不會寫也不會讀,但雖然有這些缺點,他卻在這場戰鬥中打敗了自己,更何況這場戰鬥的場合以及武器都是自己所挑選的,拿破侖的良心用譴責的手指對準了自己。拿破侖·希爾知道,他不僅被打敗了,而且更糟糕的是,他是主動的,而且是錯誤的一方,這一切隻會更增加他的羞辱。
憤怒之下,拿破侖·希爾轉過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辦公室。當希爾把這件事反省了一遍之後,他立即看出了自己錯誤。但是,坦率說來,他很不願意采取行動來化解自己錯誤。
拿破侖·希爾知道,必須向那個人道歉.內心才能平靜。最後,他費了很久的時間才下定決心,決定到地下室去,忍受必須忍受的這個羞辱。拿破侖·希爾來到地下室後把那位管理員叫到門邊。管理員以平靜、溫和的聲調問道:“你這一次想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