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加上巴基斯坦,就是世界上唯一相鄰的核三角,他們間的關係是南亞穩定的決定性因素。加上日本,則是亞洲三個最強大的國家,從而形成亞洲經濟三角,是亞洲繁榮的主要力量所在。加上俄羅斯,將是世界上三個最大的轉型中國家,是國際關係民主化和世界多極化的主要推動力。加上美國,是一個上升中的戰略三角,其重要性將隨著印度將其經濟潛力轉化為政治和戰略影響而得到體現。

此外,中國—印度—東盟、中國—印度—中亞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種三角,具有經濟和能源意義。

值得慶幸的是,作為兩個崛起中的經濟體和地區大國,雙方都認為,共性多於分歧,和平共處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二、中美印:形成中的戰略三角

冷戰後亞太地區安全環境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美國成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力量,在南亞安全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二是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的崛起,兩國都擁有超過10億的人口,都掌握了核武器,都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中美印三國之間的關係無疑將成為21世紀亞太地區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這三個大國如何互動以及如何處理相互關係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該地區未來的和平與穩定。正如有的學者已經提出,中美印三邊關係將決定21世紀亞洲的發展進程。[15]

在亞太地區,存在兩對戰略三角關係:傳統的中美日三角和新興的中美印三角。前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東亞安全,後者則極大地影響著南亞安全。但是,這兩對戰略三角關係都是不對稱的:一方麵,美國與日本在冷戰時期就形成正式的同盟關係,美國與印度在冷戰後也逐漸發展為戰略夥伴關係,美國與日本和印度都沒有根本利益衝突;而另一方麵,中國與印度和日本都存在領土爭端,中國與美國在台灣問題、政治價值觀、世界秩序觀等方麵存在分歧。因此,中國在兩大戰略三角關係中的地位都是最為困難的。美印在南亞和印度洋形成的戰略夥伴及美日在東亞和西太平洋形成的軍事同盟是中國在亞太地區新的大國遊戲中兩個最主要的安全關切。不斷加強中的美印安全關係對中國在亞太地區上升的影響是一個潛在的製衡力量。事實上,在五角大樓和國會山都有不少人已經提出把印度作為製衡中國的最佳候選。[16]關於“亞洲版北約”、“美印安全同盟”和“美印日戰略三角”的言論也經常可以聽到。而在印度國內也有不少這樣的知音。[17]

值得指出的是,對於如何處理中美日這一傳統三角關係,三國領導人都已積累一定的經驗,而對於新興的中美印三角關係,三國領導人還缺乏管理經驗。

中國和美國是影響南亞地區安全的兩個主要地區外大國,印度是南亞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美國南亞安全戰略的走向不僅會影響中印、中巴、中美關係的發展,而且直接關係到中國在南亞地區的利益和中國的安全環境。對中國來說,美印戰略夥伴最深遠的影響在於中美印戰略三角更加成為可能。[18]印度越能把經濟潛力轉化為政治和戰略影響,這種影響就越大。形成中的中美印三角有多層次的意義:在南亞,這一戰略三角的特征將是該地區穩定和巴基斯坦未來的最重要因素;在亞太地區,其重要性將不低於中美日這另一個戰略三角;在更廣泛的國際領域,這一戰略三角將成為主導全球經濟趨勢、反對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影響世界秩序的決定性力量。

中美印三國正在形成一種“軟均勢”(soft balance of power)。[19]它意味著,對於任何一國來說,如果把其他兩國關係的發展視為對本國利益的挑戰,或者,對任何兩國來說,如果把發展雙邊關係作為製約第三國的手段,甚至結成聯盟,那麼,中美印三國就會形成一種惡性競爭關係。“軟均勢”就有可能轉變為類似於冷戰時期的“硬均勢”。相反,如果能求同存異,以戰略眼光處理雙邊和三邊關係,中美印就有可能形成一種相對和諧的均勢。中國正越來越認識到南亞地區的重要性和印度在地區事務中的作用。“中印關係的性質應該是地緣政治上的好鄰居、區域合作時的好朋友、國際事務中的好夥伴。”[20]但這種關係必須建立在對雙邊共同利益的共識上。在經濟合作和地區穩定上,中印美三國可以形成一種“三贏”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