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蒙諾索夫考察了搓擦雙手、敲擊石塊、錘擊鐵塊等發熱情況出現的不同場合。這些場合其他的情況都不相同,而隻有一種情況相同,就是運動,於是他得出結論:運動是發熱的原因,運動可以產生熱。
探因求同是根據被考察現象出現的幾個場合,如果其他情況都不相同,而隻有一個情況相同,於是得出結論,這個相同的情況就是被考察現象的原因。
三、從許多相同的事情中找出原因
有研究者考察某城市地麵下沉的原因時,發現“抽取地下水少的地區,地麵下沉得便少;抽取地下水多的,地麵下沉得就多”。因此他得出結論“抽取地下水是地麵下沉的原因”。這裏使用的就是這一方法。
這個方法是指當某一種現象發生變化時,被研究的現象也隨之發生變化,從而判斷出該現象就是被研究現象的原因。
有因必有果,這是一種重要的辯論方法。這種方法對於某一事物來說,不僅可以使聽眾知其然,而且也可以使人知其所以然。
正確使用這一方法是辯論中邏輯關係運用的基礎。
◎演繹推理,揭穿對手
演繹是指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個別性的結論的邏輯方法,這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方法。由於前提中必然蘊涵結論,所以,隻要前提是真的,其結論也必然是真的。作為一種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推理過程,演繹對豐富辯論者的知識、增長辯論者的經驗、加強辯論者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辯論中,正確地掌握和使用演繹推理方法,不僅有利於我們周密地進行論證,滴水不漏地表述自己的觀點,不給對手以可乘之機,同時,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及時抓住對手的把柄,揭穿對手詭辯的伎倆。所以,演繹推理也是出色的辯論者常常使用的邏輯方法之一。
有一位美國參議員對美國邏輯學家貝爾克裏說:
“所有的共產黨人都攻擊我,你攻擊我,所以,你是共產黨人。”
貝爾克裏當即予以反駁:
“這個推論實在妙極了,從邏輯上來看,它同下麵的推論是一回事:所有的鵝都吃白菜,參議員先生吃白菜,所以參議員先生也是鵝。”
從邏輯學的角度來考察,貝爾克裏反駁對方觀點使用的是演繹法。
參議員辯論中使用的是邏輯上中項不周密的錯誤三段論形式,貝爾克裏模仿這種推論形式,得出了“參議員先生也是鵝”的結論,對方自然難以接受。這樣對方推論的荒謬性就暴露無遺了。
在演繹推理中,最常見的類型就是由兩個直言判斷組成大、小前提推出結論的“三段論”。由於三段論是一種必然性推理,也就是說其結論是從前提中推導出來的,因此,三段論是一種很有力的辯論方法。我們知道,人們經常要對個別事物有所斷定。而對個別事物的斷定,最方便、最有效,同時也是最有說服力的方法,就是引用一般原理作根據進行論證,這種引用一般原理來論證個別事物的演繹方法就是三段論法。
意大利都靈大教堂內珍藏著一件聖物,據說這是耶穌遇難後包裹屍體的細亞麻布幅。600多年來,信徒們一直就其真偽問題爭論不休。有一年,神學院的5名學員來到這裏,他們看了這塊裹屍布後,各自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學員甲:我認為這件聖物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它就不可能在600年內一直被教友所珍藏、敬奉。
學員乙:我也認為它是真的。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死的時候手腕與大腿流了許多血,現在我親眼看到它上麵有斑斑血跡,可見它是真的了。
學員丙:我認為它是假的。據專家考證,細亞麻布直到2世紀才出現,而耶穌遇難是在公元1世紀,由此可見,這塊細亞麻布不可能是聖物。
學員丁:我無法肯定它是真是假,最好用“碳14同位素”測定一下它的年份,如果確實是公元1世紀的織品,那就可以肯定它是聖物。
學員戍:我同意乙的看法。另外再補充一點,最好能夠用儀器測定一下它上麵血跡的年份,若與耶穌遇難的年份相近,那就更有說服力了。
從論證的角度來分析,以上5位神學院學員的議論中,隻有學員丙的論證方法是正確的,而其他人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所使用的是條件推演方法,但學員甲的條件命題的前提就是假的,而學員乙、丁、戍使用的則是條件推演中的肯定後件的錯誤形式。
在辯論中,我們要達到反駁對方論證的目的,既可以直接指出對方推論的錯誤,也可以模仿對方的錯誤推論形式,推出令對方感到難堪的結論。這種方法也能有效地達到揭露謬誤的目的。
◎順水推舟,乘勢反擊
19世紀末,在英國國會的議堂中,曾經發生過一次名留青史的激烈論戰。
當時,有名的政治人物格萊斯頓曾對另一位有名的政治人物狄斯累裏,展開猛烈的攻擊,揭發了足以毀滅對方的隱私內幕。
“狄斯累裏先生,我對你平日的言行頗不以為然。先不提別的,根據可靠的消息說,你得了性病,可有這回事嗎?”
格萊斯頓出言露骨,咄咄逼人。此話一出,震驚四座,所有的國會議員都屏住氣息,四下頓時變得鴉雀無聲,一片死寂。大家都想看看,狄斯累裏麵對此一嚴重的侮辱性攻擊,到底如何答辯。每一個人都把視線集中在狄斯累裏身上,引領期盼著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