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辯論中的邏輯技巧(7)(2 / 3)

在這個故事中,十疤子之所以隻有一句解釋就達到了自己預期的效果,原因就在於它使用了公理論證的辯論方法。他以當地人常說的“樹大蔭死百草,根深吃瘦四方”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作為論據,推導出“樹大根深”是暗指新縣官貪贓枉法、搜刮四鄰百姓的結論。剛好碰上這個愚蠢的縣官,一句便激怒了他,使他輕易相信了十疤子的“歪理”,並懲罰了李百萬。

在辯論中,辯論者常常要“擺事實,講道理”。而事實總是個別性的東西,道理則是一般性的東西。那麼,一般性的原理怎樣從個別性的事實中產生出來呢?隻有通過對個別性的事實進行歸納、概括才能得出。所以,歸納推理已成為辯論者廣泛運用的邏輯方法之一。作為一種辯論技巧,歸納證明既可以通過具體的事實來說明某個道理。運用具體的論據來支持某個論題,又可以通過列舉一些事實,從中歸納出一個與原論題相矛盾的結論來,從而駁倒原論題。

有時候,利用這種方法還可以進行勸辯,做到按普通程序所做不到的事情。

當年,方尚書做官不久,皇帝令他還鄉祭祖。方尚書想,自古以來,衣錦還鄉是最榮耀的事,要是能為父老鄉親們帶點禮物,豈不是錦上添花?

那麼,帶什麼禮物呢?方尚書左思右想,沒想出一個好辦法。

動身之前,收拾書籍行李時,方尚書無意間看到一張湖南地圖。於是,他有了一個好辦法。

次日,皇帝上廁所時,看見蒼蠅在廁所的牆上聚成五個大字,他覺得很稀奇,不禁念出聲來:“湖南免山糧。”

皇上的話音未落,就見方尚書從廁所角落裏躥了出來,跪到皇帝麵前,恭恭敬敬地說:“謝主隆恩。”

正在出恭的皇帝嚇了一大跳,解釋說:“寡人照字而念,非朕本意。”

方尚書道:“君無戲言。”

皇帝無奈,隻得下旨道:“免湖南山糧。”

原來,方尚書先悄悄溜進禦用廁所,用蜜糖在牆上寫下五個大字,然後藏了起來。待時機一來,他就聞聲而出。

湖南自古是“七山一水兩分田”,這一年,“蒙主隆恩”,免了山糧,老百姓個個歡喜。

在這個故事裏,方尚書用“君無戲言”這個封建社會的“公理”進行巧辯的。皇帝自己也不得不帶頭維護這個公理,所以,方尚書給鄉親們送上了一份大禮。

由於這種方法使用時一般都把公理作為論據進行辯論,所以,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辯論者必須善於挖掘包含在複雜事物中的這些公理,因為大多數公理都是暗含的,都是涵蘊在具體的道理之中的。

有道是“有理不在聲高”。有時候,在辯論的過程中,聲嘶力竭的高呼未必就能起作用,而心平氣和、娓娓道來的常情說理卻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就人的判斷來說,都能接受人類社會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澱下來的一般道理準則,這就是所謂的“人之常情”。

99其人之道,製其自身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達到害人者害己的目的。這似乎是一種陰謀詭計,但是,隻要我們運用得恰當,它仍然不失為一種可以采用的論辯方法。請君入甕後,就可以逼敵抉擇,提供若幹可能情況給論敵,並要他從中作出選擇,從而製服論敵。

◎其人之道,還製其身

古代的一個皇帝腳踩馬蹬,挺身懸空,為難一位年輕美麗的聰明姑娘:“你說我是上馬還是下馬?”姑娘沒有正麵回答,而是不慌不忙地一隻腳踩在門外麵,一隻腳踩在門檻上,反問皇帝說:“你說我是進門還是出門?”皇帝於是啞口無言。

用這種方法揭穿陰謀,可以做到一針見血。

在明朝萬曆年間,海鹽縣有個女子還沒有出嫁,有個惡少想要娶她,她的父親不同意,惡少誣告說他已娶了這個女子為妻,而她的父親逼她再嫁人。縣令把女子叫到跟前,跟她談話,而後突然問惡少:“你既然是這個女子的丈夫,那麼你說說,你妻子手上的疤痕是在左手還是在右手?”惡少於是目瞪口呆,答不上一句話。

有時我們還可以接過論敵的話來要求論敵自己進行抉擇,這種方式別具魅力。應對的一種方法是高聲宣布“我既不是驢子,也不是騙子,而是介於兩者之間”,將髒水潑回到潑髒水者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