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3)

盡管新編入的支前戰士們盡了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趕到了操場上,但還是落在了邊疆連隊的其他班排後麵,且發現有些人的背包打的還是比較鬆垮,有些人的槍枝彈藥背的也是東倒西歪,或許是因為身為內地守備部隊,夜間拉練訓練搞的教少;或許是因開赴來北上西北邊疆,連續乘車行軍過於疲勞所致。總之,比其邊疆連隊的戰士們集合行動速度還是稍有遜色。

“同誌們,近來北極熊又在蠢蠢欲動,不斷向我北部邊界使壓,企圖對我形成南北夾擊,導致形勢是十分嚴俊、、、、、、對此,希望大家要能引起足夠重視,不要以為我們對南自衛反擊作戰,調上去了幾支部隊,打了幾場仗,取得了點階段性戰役勝利,問題就不大了,這是錯誤的!我們還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戰備觀念,繼續堅持搞好臨戰訓練,做到準備隨時打擊侵略者!”操場上,鄭連長首先向大家作起了一遍簡短的軍事動員。

“另外,上麵又為我們連隊分派來了一部分內地支前戰士,從而為我們邊防連隊又增添上了一股新鮮血液,為我們邊防連隊建設帶來了一派新的生機,因此,從現在開始,無論是在開展的各項軍事訓練中,還是在開展的連隊生活自救中,希望邊疆老連隊戰士與內地來的支前戰士都要能搞好團結,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努力,為把我連創建成一個能拉得出,打的贏,軍事技術各方麵都能過硬的邊防先進連隊而奉獻力量。”接著,許指導員

又向大家作上了一番政治動員。

“許指導員

,那下麵我們就開始設施科目訓練吧。”

“嗯,開始吧。”

“各班排注意了,下麵夜間拉練訓練正式開始,出發——”

隨著鄭連長正式下達起口令,出發的隊伍象條長龍,迅速地隱進了黑色的夜幕中、、、、、、

三十六、

來到邊疆連隊投入夜間課目訓練,這對內地支前戰士經受鍛練考驗來講還隻是一個開始。

他們跟隨著邊疆連隊的戰士們身後,沿著山窪地裏的一道窄溜的田埂,艱難地摸索著前行,這其中不時地能聽到有人踩滑進了田溝裏的聲音、、、、、、

隨著隊伍穿插到山裏,行軍速度加快了起來,漸漸地,隻發覺到內地支前戰士已跟不上趟地被拉在了後麵。

突然,就聽到“撲通”一聲地有人摔倒了下去、、、、、、

“唉喲──”

“怎麼啦?小強、、、、、、”

“快過來,拉我一把,我掉進坑裏了。”

正挨在前麵走著的陶誌剛聽出了是戰友唐小強的喚聲,當即便回轉過身來趕到了跟前,原來是唐小強不慎掉在了山邊的一個深坑內。陶誌剛趕緊地彎下了身去使勁地將唐小強拽了上來。

“唉,你走路怎麼也不小心點啊。”

“這麼黑的天,隻顧得要趕上隊伍,哪裏還能來得及看得那麼清楚啊。再講又不象是在我們內地搞夜訓走的那樣平坦,全是坑坑窪窪的。”

“這倒也是,加上我們又是剛來到邊疆,對這山區情況還不大熟悉,難免是會發生意外。”

被拉上坑來的唐小強一邊整理起背包,一邊與陶誌剛小聲嘀咕道。

“夜訓中不允許講話,防止暴露目標,快跟上!”此時,負責跟班押陣的湯班長聽到聲音地趕了過來加以督促道。

隨後,在湯班長的帶領幫忙下,陶誌剛與唐小強又加緊速度地追趕上了隊伍。接著,再隨同大家一道翻過山涯陡坡,越過山澗水溪,直到快要走完拉練全程時才踏上了一條稍許平坦點的馬路返回到了連隊營地,至此,已抵近黎明時分,碧羅雪山頂上泛起了霞光、、、、、、

最後完成夜訓任務最先抵達連隊的多半都是邊疆老連隊的戰士們,而稀稀拉拉地拖在後麵歸隊的,基本上都是些才加入來的內地支前戰士。相比之下,邊疆老連隊的戰士們身體素質是要比內地支前戰士身體素質強悍些。

隨著夜訓宣告結束後,累的汗流浹背,疲憊不堪的戰士們回到班排,即刻便展開起了衝涼、洗漱等個人清洗活動,當然也有的則是顧不上這些,卻是貪婪地挨在背包上睡著了、、、、、、

由此可見,邊防部隊的訓練即是非常辛勞的,也是毫不含糊的,因為他們都深深懂得部隊上流行的這句

“隻有平時多練兵,到了戰時才能少流血。”的道理。

三十七、

針對臨戰非常時期,為了配合搞好模擬實戰訓練,邊防連隊結合大力宣揚英雄主義精神,鼓舞士氣,同時開展起了“學英雄,促訓練”活動。

按照上級布置,連隊各班排利用訓練業餘時間,通過讀報紙,聽廣播、出專欄等形式,對在“中南反擊戰”中湧現出的英雄楷模,展開起了一個大學習、大討論活動。

這天,一排的新編入內地支前人員及邊疆連隊戰士們也和其他班排人員一樣在邵排長的帶領下,利用星期天的休息時間,專門組織召開起了一場認真閱讀“自衛反擊戰”前線報道,深入了解英雄人物光榮事跡的學習討論會。

“大家看,這是近期剛到的報紙,上麵刊登了兩篇反擊戰中湧現出來的英雄人物事跡報道,聽起來非常感人,今天讀來給大家聽聽,好好了解一下前方作戰勇士是怎樣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怕犧牲,勇猛作戰的、、、、、、再聯係到我們在後方應怎樣繼續開展好臨戰訓練,掌握好軍事技術本領,做好隨時開赴到戰場準備!”邵排長先是向大家宣講了幾句,隨後便將報紙遞到了陶誌剛手上“好了,下麵就由陶誌剛來帶領念給大家聽聽──”

“噢,是!”接到邵排長臨時安排,感到有些窘迫的陶誌剛還是欣然地接過了報紙。

“今天,你就著重先給大家念下這篇題為《身中178餘顆彈孔的英勇壯士》的長遍通訊報道吧。”隨後,就見邵排長指起報上的一篇文章對陶誌剛吩咐道。緊接地,他又轉向大家提出了見議:

“我再強調一遍,希望大家在聽的當中,不要講話,好好看看人家在真槍實彈的戰場上是怎樣勇猛善戰,衝鋒陷陣,與南國小鬼子展開撕殺的,在戰場上又是怎樣將平時所學過的技戰術運用到實戰中去的。”

聽了邵排長的重要提示,場上頓時充滿起一派肅靜氣氛。

隨即,陶誌剛展開了報紙,準備開始念起、、、、、、然而,當他一眼看到《身中178餘顆彈孔的英勇壯士──記載某“尖刀連”戰士王報國參戰事跡通訊報道》題目時,不禁眼神一下發了直,似乎不敢相信看到報上刊載的這位英雄人物的名字

,他不由地在心裏揣摩道:“王報國,怎麼是和自己一道上小學時的同學名字叫得一模一樣呢?記得他是比自己早當上了一年兵到部隊的,莫非是這次一開戰就被選派上了前線了、、、、、、”

為了避免出現冷場,克製住自己情緒,隨即,陶誌剛還是佯裝鎮定地朝下念了起來──

“王報國,出身於皖南地區北圍農場一位幹部家庭的後代,自七五年應征入伍,在南京軍區某野戰部隊當兵服役,因能在政治上積極要求進步,軍事訓練表現突出,先後幾次受到了上級表彰嘉獎,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組織。

特別是到了七九年初,在我國開始對南實行反擊戰期間,王報國同誌能湧躍報名參戰,一馬當先地站出來讓祖國挑選,不畏艱難犧牲,接受組織考驗,奉獻自我,與各部隊抽調人員一道,組成了先遣總隊──第一先頭梯隊,正式開赴到了中南前線、、、、、、”

頓時,一個充滿硝煙彌漫、激烈戰鬥的場麵仿佛浮現到了大家眼前、、、、、、(其殘烈、悲壯程度不亞於孩童時代看過的《上甘嶺》、《打擊侵略者》等戰鬥故事片。因現代化的武器戰爭,遠不同於過去小米加□□,無論是對人員殺傷力還是對陣地的摧殘性,都隻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十八、

公元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淩晨,一場對南自衛反擊戰,在伴隨著我軍發起總攻的炮火中拉開了序幕──

當時,王報國所屬部隊正是被上級授命為“尖刀連”編製,在反擊戰一開始,就輪上了打前鋒穿插。

一路上,王報國所在的“尖刀連”,不顧一切地艱難險阻,冒著亞熱帶地區的酷熱,搶時間地日夜穿插,翻山越嶺,通過亞熱帶山林和各種茅草、荊棘等一道又道屏障,及陡峻山路、地雷埋設區等險境、、、、、、最後,按上級予定時間趕到預定地點還是晚到了一些,但全連已是盡到了最大的努力。

也正是為了以上要爭取時間,拚命趕路,加上負載過重,卻導致了連隊一名通訊員也被活活累死,讓在場的戰士們無不感到痛哭流涕,悲憤填膺、、、、、、

借著白天大家產生起的一股悲痛力量,於當晚午夜,連隊利用夜幕掩護便展開了對敵行動,在連幹部的帶領下,戰士們發揚起連續作戰的精神,集中火力,兩麵抱抄,迅速突襲地占領了敵人的一處無名高地。

隨後,王報國他們便進入到敵人丟下的塹壕,加強修整構築工事,以鞏固陣地,等待跟進的大部隊到來。總結起這一仗打的還是蠻順手的,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戰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次戰鬥還隻是個開頭,更加嚴俊殘酷的戰鬥還在後麵。

由於這是在晚上,還並未完全掌握清這片山頭敵軍部署,原來在這無名高地並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陣地上的敵機關火力都是有著相互支援聯係的。除了高地上駐有一個加強連把守,背麵主峰上還有敵人一個上屬機關和炮排支撐,大家都感到了不容樂觀,形勢不妙。

緊接著,第二場戰鬥便就開始了,丟失了陣地的敵寇,惱羞成怒,想迅速反撲地奪回陣地,以護住他們的麵子,於是,他們先是對我陣地展開了一輪炮火猛轟,炮彈接猶如下冰雹似地連續傾泄到我無名高地上,簡直是震耳欲聾,回蕩山穀,仿佛地震般地動山搖感覺,王報國和戰友們被壓製在塹壕裏,不得抬頭、、、、、、敵寇往往都是在這時候,有規律地趁著彌漫的煙霧掩護地從三麵向我無名高地發起瘋狂進攻、、、、、、

但是,我方則是借著占領的敵塹壕有利地勢,對敵展開起強有力的反擊,盡管敵寇連番強攻,我方都毫不示弱。然而,在這其中,我方也犧牲有十來名戰士,加上路上踏中地雷犧牲的,到目前為止已達到十三人,另外,在不同程度上負傷的也有十多人。

但是戰鬥還遠沒達到頂峰。稍喘息了一口氣,敵寇又一次加倍瘋狂地向我發起了反撲,他們先是派上了一個加強排的兵力,重點地直朝著我西麵陣地,即王報國所在的三排位置,發起了猛攻,敵寇在炮火的掩護下,輪番嚎叫地衝擊著、、、、、、

麵對頑固凶殘的敵寇,堅守在陣地上的三排一班的王報國、和三班長各抱起一挺機槍,向著衝上來的敵寇猛烈地掃射著,其餘的班排戰士也都在不停地向著敵人擲彈、開火,強烈地阻擊壓製住敵寇的反撲。

“排長,我們的槍管都已打紅了,不能再連續地開火了,得要趕緊想辦法啊。”這時,有戰士開始報告道。

由於連續射擊,開火,排裏戰士的槍管,基本都是打的滾燙冒煙,以至有的都已無法再繼續射擊開火了,加之一時又找不到水源或其他冷卻辦法。

“快擲手榴彈!”孟排長隻有隨機應變地向班排的戰士們指揮地喊道。

“對,現在也隻能采用這種打法了。”隻聽到王報國也應稱上了一句。

“唉,王報國,你以上在連隊不是投彈能手,號稱連隊裏的‘小鋼炮’,這回是該輪到你大顯身手的時候了!你要給我投準點,使點眼色給那些賊寇看看!”

“是!孟排長,你放心,我要多炸上他幾個小鬼子,讓賊寇們好好嚐嚐我這‘小鋼炮’的曆害!”

“包兵──”

“到!”

“快給一班的王報國多搬點手榴彈去。”孟排長又叫到跟隨在他身邊的一位戰士,為王報國及時送去兩廂手榴彈。

“孟排長,下麵我來投彈阻擊敵人,你們趕緊想辦法找來替換槍枝。”接到手榴彈的王報國,頓時來了精神,隻見他脫去了上衣,赤膊上陣,快速地擰開手榴彈蓋,接二連三地投向敵群,炸的敵人血肉橫飛,鬼哭狼嚎。

趁此機會,孟排長帶領戰士們幸好撿到了敵逃跑時丟棄的一些槍枝,迅速得以補充替換。所不幸的是在塹壕附近又倒下了幾名戰士。

戰鬥是激烈的,戰場是殘酷的,戰爭是無情的。經過戰士們又一陣堅決猛烈還擊,敵人隻好是又留下了一批屍骨,狼狽不堪地逃離了回去。

此時,主峰了的敵寇也停下了炮擊,雙方暫時告一段落地沉靜了下來。趁著這一間隙,戰士們趕緊地收拾起戰壕和抬放好將散亂的烈士遺體,同時又加強地補充上了一些彈藥和修固好戰壕,繼續做好了阻擊敵人再次反撲進攻的各項準備、、、、、、

緊張戰鬥,戰士們反而忘掉了饑渴,稍息戰停,卻反而感到了饑渴難耐,咀唇上都已幹裂的起了皮子和出血,甚至有個別重傷員也因流血過多,得不到水份補充,而導致了犧牲。

眼下,當務之急地是要趕緊找到水源,可在這片焦土爛石的山坡上又能到哪兒去尋找到水源的,即使剩下的水井裏也全讓賊寇丟下了毒劑,沒有適當水分補充,戰士們的體能就難以再繼續支撐,戰鬥力也會迅速下降。

因此,趁著停火之際,孟排長沒有多想地便派上了兩位戰士下到山下尋找起水源、、、、、、隨即,兩位戰士帶著大家的希望,下到山沿邊,找了好一會,結果還是未能找到合適的水源、、、、、、

就在萬分焦慮緊要關頭時,他們忽然地發現到了另一麵山坡地上卻還幸存著一片梨園樹,可此時已是春天了,不知為什麼樹上還結有著果子。而在中國內陸地區,青皮梨結果一般都是在農曆6.7月份的事,而現在來到南國異域看到的就是不一樣,到底是個盛產水果的國家,連春天都能吃到青皮梨,當然也不能排斥這種樹果會存在反季節現象。

他們喜出望外地趕緊抓緊起時間地采摘下了兩大包、、、、、、可就在抬腿起身準備返回時,不料,其中一名戰士卻踏上了敵人預先埋設的地雷,當場就被炸斷了一條腿,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稍後,拖著傷痛返回到陣地上的兩位戰士,看到大家分吃上了他們親手采摘回來的青皮梨,心裏還是感到了無比欣慰;而守衛在陣地上的戰士們也因吃上了青皮梨,頓感緩解了饑渴和增添了些體能。

趕的真湊巧,當三排陣地上的指戰員們剛吃完青皮梨,就見敵寇又從主峰上向我無名高地發泄起了猛力炮擊!約半個時辰後,無名高地便又成了烏氣狼煙,彈痕一片、、、、、、於此同時,敵主峰下的明碉暗堡輕重機槍頓時從不同的方向向我方展開了交差火力,猛力掃射、、、、、、

接著敵寇又組織起了兩股較強兵力繼續朝著三排陣地壓了過來。

“三排長,一定要給我竭盡全力地頂住敵人進攻!”此時從主陣地上傳來了趙連長的吼聲。

“連長、指導員就請你們放心吧!隻要有我們在就會有陣地在!”孟排長大聲應了一聲後,即刻便帶領起全排戰士包括尚能扣動板機的傷員,又一次地投入到了更激烈的反擊中、、、、、、上來一次,擊退一次,再上來一次,再擊退一次,就這樣,雙方都你死我活地拚殺地拚殺到了一起,將戰鬥推向到了白熾化的程度。

雖然敵寇被打的死傷一片,狼狽不堪,而堅守在無名高地上的“尖刀連”

的減員也在不斷地上升,全連傷亡人數已接近過半。包括趙連長、孟排長等指揮人員的相繼離去、、、、、、

其中,趙連長是在一次前沿指揮中,不幸遭敵“八二”無後座力炮炮彈襲擊,倒在血泊中,當場身亡;孟排長則是在阻擊戰打到最火冒的時候,不幸被敵高機平射擊中,最後塞進腸衣,抱起爆破筒,衝向敵群而壯烈犧牲、、、、、、

隨後,負責尖刀連全權指揮重任便落到了陳指導員一人身上,他根據敵我雙方情況,通過與連隊骨幹人員商討,對全連各陣地又作起了一遍重新調整,尤其是針對三排陣地已失去了孟排長的指揮和剩下兵力不多危在旦夕的情勢下,及時派人趕到三排陣地向身為一班長的王報國下達起了一張字條命令:“快!這是指導員讓我交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