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3)

六十六、

隨著穿過亞坪林區,山間雲霧,跨過浮橋,越過令人尖叫的瀑布,巡查隊員們趕到了亞坪十八公裏處,稍做休息後,大家又繼續行進來到了一處由他們自己命名的雪山營地。此時已近傍晚時分,在許指導員、蔣連付的安排下,全隊就地安營紮寨,吃過幹糧晚餐,搭起簡易帳篷,露宿躺下地緩解起一天跋涉疲勞,真實地體驗到了野外軍營生活的滋味。

為了能爭取時間地盡快地趕赴到巡查界樁地點,翌日淩晨,天才蒙蒙亮,稍許恢複了一些體力的巡查隊員們在許指導員、蔣連付的帶領下,便就又繼續地充滿起信心,鼓起勇氣地越過原始森林、跨過雪山,向著屹立在更高處的中緬界樁──高黎貢山之巔攀去、、、、、、麵對到後麵越是山坡陡峻,地勢險要,他們越發顯得沉著振定,毫無畏懼。

最後,通過大家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團結奮戰、頑強拚博,終於安全地抵達到了界樁巡查目的地。

經過一段邊界巡查後,走在隊伍中的陶誌剛突然想到地問起了身邊的火箭筒炮班長李國柱:“唉,李班長,你是連裏跟隊查過界樁的元老人物了,可知道指導員還帶來了照相機嗎?”

“據我所知,每回上來查界樁都需要拍些資料片帶回去,所以,一般他們都會要帶來照相機的。”李國柱隨即回憶地告訴起陶誌剛。

“噢,那不正好可以趁機會讓指導員也給我們拍上兩張嗎。”隻見陶誌剛頓感到欣喜地說道。

“是可以啊,記得去年我們跟著連長一道上來時,不就是趁著機會拍上了好幾張啊。”李國柱與陶誌剛竊竊地交談著。

“是嗎?那我這就來跟指導員提提看。”說著,陶誌剛便帶頭走到許指導員跟前請求道:“指導員,這次來巡查界樁能不能也給我們順便拍上兩張照片啊?以紀念我們為保衛祖國曾親身經曆過巡查中緬界樁的。”

“是啊,指導員,大家好不容易上到3、4千米高的大山查趟界樁,總不能就讓人家空手而歸吧,隻少也要能幫人家拍上兩張照片帶回去引以為光榮自豪吧。”為了能替陶誌剛說情,李國柱也婉轉地勸說起許指導員。

“是啊,聯想到共和國的邊界線上有我們留下的足跡,共和國的界碑上有我們奉獻的青春,若不拍上兩張,豈不是成為一生中的遺憾。”

“就是的,指導員,快替我們拍上兩張讓我們好好地感受一下光榮自豪的滋味吧!”

隨著陶誌剛與李國柱跟指導員提起照相事宜,隊伍中的孫怒江、趙爽、唐小強等人也都來了興趣,紛紛提出了想要在神聖的國境線上和祖國的界碑旁,照上兩張威嚴莊重的照片,留下一回永生難忘的紀念。

“這次你們好不容易攀上了3、4千米高山,履行界樁巡查任務,想拍上兩張留念照片,引以為光榮自豪,這我和蔣連付都是能夠理解的。但是上午還不行,要等到下午完成巡查任務了,看能否安排給你們拍上兩張。暫且還是要請大家稍安勿躁。”根據巡查隊員們的懇求願望,許指導員

與蔣連付在一旁經過商議地向大家作起解釋道。

“噢,太好啦!”

“謝謝指導員,謝謝蔣連付”

“理解萬歲,理解萬歲啊!”

聽到許指導員基本答應了下來,巡查隊員們頓感興奮地歡呼雀躍了起來、、、、、、

突然,就見一道耀眼的閃電掠過高黎貢山,接著便是伴隨著雷聲下起了暴雨、、、、、、這讓充滿了歡悅的巡查隊員們心情頓感吃驚地又涼了下來。

“唉,怎麼這回突然下起雨來了呢?真是天公不作美啊,是不是曉得我們馬上要照像了,才要故意出來搗蛋的啊。”陶誌剛不禁感到出乎意料地歎息道。

“那怎麼搞啊,現在下起雨來了,我們不是拍不成了啊。”唐小強也頓感擔憂地說了起來。

“咳,這你倒是不用擔心,雖說是下起雨來了,但不久就會要停下來的。”此時,擔任起本次巡查向導的馬曉川卻是頗為知情地說道,“其實你們不知,高黎貢山的天氣就是這樣的,往往是說變就變,尤其是到了夏未秋初時節,讓人感到捉摸不透。”

“是啊,剛才還是好好的,怎麼這回說下就下來了呢?真是象有點神經病樣。”接著馬曉川的話茬,趙爽也忍不住地咕嘟上了一句。

“好了,好了,下麵還是讓我們先趕快地完成巡查界樁的任務吧。”稍頓,就聽到跟在後麵押隊的蔣連付又趕緊地督促起了大家。

隨後,頂起雨水的巡查隊員們在許指導員、蔣連付帶領下,又繼續沿著國界線向前巡查起了界樁來,他們時而踏過積雪、跳過山澗水溪,時而穿過竹木叢林,勇闖險境擇路前行、、、、、、直到最後爭取尋找到了界碑,揭開起屹立在高黎貢山之巔的中國界碑的神秘麵紗。

轉而,天空又變得乍晴了起來,果然是象馬向導前麵所說的樣,高黎貢山天氣說變就變。

“唉,你們看啊,天氣是真得又晴起來了噢。”此時,就見趙爽又興奮地提醒到大家。

“咳!還真巧呢,我們剛好找到界碑,天就正好放晴了。”李國柱跟著也感到興慰地說道。

“怎麼樣,我說是吧,高黎貢山的天氣說變就變吧。”緊接地,馬曉川頗感自豪地說道。

“不愧是我們的馬向導啊,可讓你給說中了啊。”陶誌剛頓時也誇張起了馬曉川一句。

“噢,這下我們能照到像了。”唐小強象個孩子似地歡呼了起來。

接著,望到天氣的轉好,忘掉了一路辛勞的巡查隊員們又懷起莊重的心情,為界碑做起了擦拭維護,然後,再照著上麵的

“中國”字跡重新地描紅了一遍、、、、、、忙好了這一切,全隊巡查界樁行動才算暫告一段落。此時,已臨近到了下午4點鍾。

終於,等來了拍照留念機會的巡查隊員們,在許指導員

和蔣連付的安排下,紛紛地湧上前地站到具有記念意義的中國界碑跟前,展開起了一場有著重要人生意義和特殊經曆的拍攝活動。

“指導員,快!先給我拍上一張吧。”首先,就見火箭筒炮班的馬曉川站上前地向指導員提出道。

“不,指導員,還是先給我來個特寫鏡頭。”緊接地,就見陶誌剛也性急地上前一把推開馬曉川站到界碑旁,隨即端起□□,擺出了一付英武的姿勢。

“唉,陶班付,是我先站上來的,你可不能隨便插隊啊。”隨即便見馬曉川不服地又故意站到了陶誌剛的前麵攔住鏡頭。

“好了,你們不要爭了,這回指導員帶來的膠卷夠你們照的,放心吧,每個人都有份。”此時,站在一旁的蔣連付,見勢上前勸阻道。

“好了,馬曉川同誌,你身為當地獨龍族人,都已見識過這裏的不少大山名川了,況且,你也是我們連裏幾經巡查過界樁的元老和早已感受到光榮自豪的人了。而陶誌剛他們畢竟是來自內地,且還是頭一回參與巡查中緬界樁,就讓他先拍張特寫鏡頭,感受到一把光榮自豪的吧。”

“指導員,聽你這麼說還差不多,那好吧,就讓他先來拍個特寫鏡頭吧。”聽了指導員勸說的馬曉川隻好自覺地退讓了下來。

隨後,就見許指導員

端起了原配發給連隊的一部老式120黑白照相機,較熟練地對上焦距,調好光圈、速度,撳下快門、、、、、、

終於,還是陶誌剛占到了便宜,拍到了第一張巡查中緬界樁的寶貴身影。

接下來,在許指導員

的拍攝安排下,趙爽、唐小強、羅保疆、馬曉川、李國柱等巡查隊員們也都一一地留下了巡查中緬界樁的光輝形象。最後,為考慮今後連隊史料記載需要,許指導員

又為巡查小分隊的全體成員拍上了一張合影照。從而,令大家感到了無比光榮自豪和終身難忘。

直到臨近傍晚,在滿足了大家的拍照留念心願後,許指導員

、蔣連付才又帶領起全體巡查隊員重新返回到下麵的雪山營地露宿過夜。

六十七、

第三天淩晨,由許指導員、蔣連付率領的邊防一連巡查小分隊在完成了對中緬界樁全部巡查任務後,又要開始踏上返回到福貢連隊的征程了。

“來,最後剩下給每人再發上一瓶十滴水,防止在路上出現中暑暈倒。”許指導員再一次關照地為大家作好防範措施。

“噢,我們要下山回營了、、、、、、”

“咳!這下我們總算是完成了巡查界樁任務了。”

此時,就聽到一些戰士開始歡呼道。

“錯,暫時還沒全部歸隊,還不能算是已完成了整個巡查界樁任務,隻有等全部人員安全無誤地回到了連隊,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完成了巡查界樁任務了。”聽到部分隊員們過早地說出了已完成了巡查界樁任務的話,許指導員忙加以糾正道。,

“是啊,指導員說得對啊,不要高興地太過早了,現在還沒真正返回到連隊呢。防止在下山途中會出現起掉以輕心、麻痹大意啊。”為了防止隊員們在下時出現大意失錦州,蔣連付及時地提醒道大家,“不要以為上山都已巡查界樁過了,現在是下山回營可以萬事大吉了,這是很危險的。

要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難’,往往下山時,因山坡陡峻濕滑更容易出事。因此,希望大家在下山時要認真對待,做到腳下留神,不要下得太急,防止發生事故,切實做到能全部安全無誤地返回連隊,實現起真正意義上的完成了巡查界樁任務了。”

由於以上兩天連續展開跋涉登山、巡查界樁,隊員們所帶幹糧及壺水都已剩下不多,加上野外露營生活和高山缺氧影響,導致起大部分隊員在下山時,都感到了渾身乏力,兩腿酥軟,其中個別內地隊員還出現起了頭暈、嘔吐、、、、、、再聯係到這回參與巡查界樁鍛煉的內地人員又占了一半,許指導員

、蔣連付不免感到了有些擔憂,想到常言說的

“上山容易下山難”確實是有道理。從而對完成下山任務仍是不敢掉以輕心。

為了能保證全體隊員能安全順利地返回到連隊,完成全程中緬界樁巡查任務,麵對坡陡路滑,林木擋道,還要穿過山澗水溪,闖過險關要道,許指導員、蔣連長以身作責,帶領起大家充分發揚起團結協作,頑強拚搏精神,同時抱以小心謹慎,安全作業的態度,向著山下一步步地邁進、、、、、、

途中,遇到餓了就啃上兩口冷饃,遇到渴了就就勻著壺水稍許抿上一口,走不動了就相互攙扶上一把,或幫忙背起行裝,經過一路上,爬懸崖、攀峭壁、越溝壑、過沼澤、涉激流和遭遇到的高黎貢山上天氣變化無常,駭人雷電、暴雨等不斷發生的險情,硬是憑著再堅持一下的努力毅力,經過三天兩夜艱難的徒步長途跋涉,按時於傍晚返回到了連隊,園滿地完成了上級所賦予的巡查中緬界樁光榮任務。

六十八、

在布置完成了上級規定的巡查中緬界樁任務後不久,一連黨支部又將第四季度發展新黨員工作提到了議事安排日程上、、、、、、

這天,在召開的支部擴大會議上,大家就以上一直被列為黨員發展對象的陶誌剛再一次地展開起了熱烈討論、、、、、、

根據陶誌剛自上次發展新黨員討論被延期後重新接受組織考察期間表現,大家都一致認為:以上,他還是做到了能夠虛心接受連隊支部批評教育,深刻地反審自己為退伍鬧起思想情緒所犯下的過錯,及時地吸取經驗教訓,又重新樹立起了熱愛邊疆,安心連隊建設的思想,振作起精神,埋頭苦幹,任勞任怨,帶領全班較好地完成了連隊所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尤其是在參與這次執行完成連隊巡查界樁任務中,能不甘落後,勇往直前,表現的較為出色,為守衛祖國領土安全揮灑下了自己的青春汗水,終於經受住了組織上的考驗。

鑒於他以上能重新回到黨組織懷抱的表現情況,於會支部委員們、黨小組長均無疑意地舉手表示了通過,終於,使得陶誌剛跨進了黨組織大門,被正式吸收為□□予備黨員,

隨即,連隊支部便委托入黨介紹人邵排長讓陶誌剛填寫上了一份《入黨誌願書》。

直到這時,陶誌剛才敢相信自己是真的被吸收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了,頓時,感到了激動不已!也流淌下了辛酸的淚水、、、、、、

回顧起以上這些年來,不知經曆了多少鍥而不舍的追求和頑強拚搏努力及生死磨難考驗,才終於實現起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鳳願。

六十九、

日曆漸已翻到了年底,充滿著艱辛考驗的一年將要過去、、、、、、

根據連隊年底工作需要,才被吸收加入到黨組織的陶誌剛,接著又由一班調到了連部被宣布擔任起了代理文書兼軍械員。這無疑是連隊在重視使用內地人材方麵給陶誌剛帶來了又一次進步考驗機會。從而,讓陶誌剛更清楚地看到了在部隊上的人生前途和要繼續堅守當好義務兵的決心和勇氣。

隨後,根據連隊班排編製需要,原二排代理排長陳凱被宣布擔任起了二排排長;湯班長被轉成為了連隊誌願兵;原二排五班的付班長趙爽被宣布擔任起了一班班長;原一排一班的孫怒江被宣布擔任起了一班付班長;原三排八班的唐小強被宣布擔任起了八班付班長;原四排火箭筒炮班長李國柱則被宣布兼任起了四排代理排長;原火箭筒炮班馬曉川則被宣布擔任起了火箭筒炮班付班長;

以及根據團裏工作需要,原連隊許國才指導員則是被宣布調到了碧山團部提任為宣傳股長;另從團機關調來的穀參謀則是被宣布擔任起了一連指導員。

七十、

以上,身處內地江城學院的姚翠萍在給戀人陶誌剛寄走“抉擇”信後,她便充滿懷起幻想地等待著、、、、、、這也是她忍起心痛地向陶誌剛發出的最後一遍通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