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高情商家長要培養孩子擁有四個好品質(2)(1 / 3)

善於擔當

——讓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

周末,吃過晚飯,方倩帶著六歲的女兒小玖到小區旁邊的夜市閑逛。突然,小玖的腿就像被什麼東西粘住了一樣,方倩一看,原來她盯著一個籠子裏的小白兔在看。方倩催小玖到別的地方看看,但小玖開始大吵著要方倩給她買隻小白兔。

看著小白兔那可愛的樣子,方倩開始動心了。但一想到自己上班那麼忙,還要抽出時間來照料小白兔,她又開始猶豫了。聰明的小玖似乎看出了媽媽的心思,露出懇求的表情對媽媽說,自己會照顧小白兔。最後方倩隻好向女兒投降。

把小白兔帶回家後,小玖很積極,又給小白兔洗澡,又喂它吃東西。

但僅僅過了一個星期,小玖就不願意照顧小白兔了,覺得照顧它太煩人了。於是,方倩每天下班之後,在自己已累得要命的情況下,還要幫小玖照顧小白兔。方倩開始有些後悔給小玖買小白兔了……

其實,方倩的錯不在於給小玖買小白兔,而在於把本應由小玖承擔的責任攬了過來,這不僅讓自己很累,而且失去了一次培養小玖責任感的機會。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應該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所謂責任,就是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會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比如,方倩在公司是會計,她的分內工作是會計工作,她承擔的責任就是把會計工作做好;在家裏,方倩是小玖的母親,照顧好小玖也是她應承擔的責任。買小白兔是小玖提出來的,小玖是小白兔的擁有者。作為擁有者,小玖在享受擁有小白兔的特權時,也應該照顧好小白兔,她必須承擔起照顧小白兔的責任。因此,方倩應給小玖創造自己負責的機會,以培養小玖的責任感。

對於孩子來說,責任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素質,它是提高孩子承擔能力的“催化劑”。有責任感的孩子,會自覺、自愛、自立和自強。可以說,責任感是孩子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必備條件之一,而缺乏責任感的孩子成年後會遭遇很多困難。

盡管孩子現在還小,但他總有一天要進入社會。孩子成年走向社會後,將要承擔許多社會責任:作為兒子(或女兒),他(她)有責任讓自己的父母安度晚年;作為父親(或母親),他(她)有責任讓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作為丈夫(或妻子),他(她)有責任讓自己的配偶過上安樂的日子;作為公司員工,他(她)有責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些責任,不存在“想不想承擔”的問題,而是“必須”的。

但是,現在有相當多的家長不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他們不知道,自己為孩子做的很多事情,本應是由孩子去做的。有可能因為家長太忙,也可能缺乏相應的知識,總之,有很多家長不願花時間去訓練孩子,讓孩子學習做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方倩這樣,一看到小玖嫌煩,為了圖省事,就把照顧小白兔的活兒攬了過來。她從沒想過要通過讓孩子動手來提高能力,其實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家長的責任,不是包攬孩子的一切事情,而是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基本的社會生存能力。隻有這樣,當孩子長大成人,走向社會之後,才能通過自己的奮鬥成為一個成功和幸福的人。因此,家長一定要牢記一條原則: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家長包攬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是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機會,使孩子缺少獲得成就感的體驗,這種體驗是形成孩子責任感的關鍵。不僅如此,家長包攬了孩子的事,會讓孩子認為自己需要家長的照顧,並且理應受到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樣一來,孩子永遠不可能形成自己的責任感!

當家長把孩子培養成“小皇帝”之後,孩子就習慣了家長為自己服務,而不會替家長分憂。如果家長不能為他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就會認為不公平,會認為家長“欠”了他;當家長拒絕照顧他時,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個受害者,於是,他就想報複家長,甚至報複周圍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