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 2)

自混沌初開,盤古開天劈地以後,權力、利益的貪念就一直存在人的內心深處,人與人的利益,族群與族群的利益,都占據著大部分人的欲望,權利的出現使中原大陸經過了無數次的爭鬥,人與人的鬥爭,甚至於族群與族群的鬥爭,族群割據的格局使的中原大陸的人們的生活是那麼的痛苦不坎、生靈塗炭,戰爭、疾病、落後的生產力、族群與族群的歧視更加導致中原大陸文明的衰退,但是這些都隨著一個人的降臨而得到了製約,那就是——軒轅黃帝。

黃帝出生於渭水流域的有熊部落,部落以熊為圖騰,故名有熊部落,黃帝因出生於戰亂的時代,看到百姓深受戰亂、疾病的痛苦,便立誌於改變這一現狀,經過多年的籌劃與準備,並聯盟於當年另一部落明主神農炎帝,對一些沒化且殘暴的族群進行討伐,最後與九黎族的領主蚩尤決戰於逐鹿並取得最後的勝利,各個族群紛紛聞風而附和於炎黃聯盟,各個部落經過多年漸漸融合成華夏族,不肯附和的族群因俱於炎黃聯盟的討伐而退於中原大陸的南端,使的華夏族免去了後顧之憂,炎帝之後黃帝被推為天下共主,黃帝為天下共主之後有連續發明曆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占卜等一些發明,使得華夏民族成為當時最為文明繁榮且最為強大的族群。

黃帝仙逝之後,他後人創立了當初中原大陸第一個國家——夏,但夏延續了幾百年之後因統治者的不作為引起了內亂,由新的君主再統治中原大陸,這樣經過幾千年分分合合,中原大陸分別經過了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秦帝國,西漢、東漢。

中原大陸有句俗話說的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由於宦官把持朝政,弄得全國各位民不聊生,烏煙瘴氣,再加上人民起義組成的黃巾軍橫行,各地軍閥割據,東漢最終分成了三股勢力,分別乃魏、蜀、吳,曹魏占據著中原北部大部分地區,南方則由蜀漢劉家與東吳孫家割分,三國末年,由司馬懿之子司馬炎廢魏帝曹氏自立為晉帝之後分別向另蜀漢、東吳發起了統一中原大陸的戰爭。

蜀漢後期,蜀漢因蜀相諸葛孔明的仙逝而變的衰落,諸葛孔明雖乃一代奇人,生前一直為蜀漢的振興而鞠躬盡瘁,但終卻逃不過命運的終結,雖托付弟子薑維後事,但也逃不了蜀漢滅國的命運,晉國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大將軍薑維發生拉鋸戰,晉軍被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薑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蜀漢被晉所滅。

東吳後期也因皇帝孫權的駕崩使吳日趨衰弱,再加上繼承人孫浩的殘暴的統治,使得東吳的人心不安,兵無鬥誌,東吳孫家雖在司馬炎揮軍攻克建業之時與之死戰,但還是被晉軍攻破城池,相傳當時東吳孫家人無一幸免,至此東吳滅國。晉國最後完成了統一中原大陸的使命,天下歸一統。

江南建業,因據有長江天險而成為東吳都城,占據著南北道路樞紐,客商往來於此,客流川流不息,繁榮的商貿令建業無比繁華。城內人口容納百萬之眾,平日車水馬龍,全國的物資源源不斷的自長江運集於此使得建業成為當時中原大陸三大商業中心,文化中心,但昔日的繁華與熱鬧不再屬於這個剛遭受晉軍破城的都城,想當年三國時期的名都建業是何等的繁華,人山人海,揮袖遮日,揮汗成雨,但都因戰爭的出現變成了一座死城,空城,百姓都因戰爭而南遷或北上,殘缺的城牆上還掛著勝利者的旗幟,東吳孫家的旗幟早已被大火所焚燒,昔日象征著皇權的皇宮也被晉軍所占領,勝利者的歡呼,失敗者的死亡,昔日金碧輝煌,聲樂犬色的皇宮遍布著抵抗者的屍體,血流成河,還有當年東吳不可一世的皇族孫家人的屍體,使人慘不忍睹,連天也無可奈何。

六月的建業天空中下起大雪,千年不遇的六月飛霜,建業城內的雪都被血染成了紅色,紅色的血,紅色的雪,但偌大的建業城已經變成了一座空城,一座死城,到處是屍體,昔日的皇宮和店鋪已經被晉軍搜刮一空,留下的隻是百姓滿天的傷痕,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