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返潮是指空氣中的濕度明顯增加的一種現象。
天氣返潮對人體健康很不利。在返潮的氣候裏,汗水不能被空氣完全吸收掉,汗水聚集在皮膚表麵,引起體溫升高,使機體的熱平衡受到破壞。潮濕還能使油性皮膚發裂。
在返潮的天氣裏,人們易患頭疼、潰瘍、皮疹等病。人常感到沉悶,可對人的血壓、血沉、尿量等產生影響。有些人出現沮喪、抑鬱情緒;兒童常表現易哭、吵鬧或叫喊;女人更喜歡嘮叨,脾氣更暴躁,人的性欲減弱;而神經官能症病人則感煩躁、失眠,甚至產生衝動的行為;抑鬱病人會出現症狀惡化。
“返潮”其實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常常發生在冬季向春季的過渡時期。主要原因是室內、外溫度差異造成的。由於入冬以後,冷空氣活動頻繁,受冷氣團的影響,氣溫比較低,室內溫度也逐日下降;開春後,外界升溫速度比室內快,相對而言,室內反而是冷源。而此時,南方暖濕氣團比較活躍,暖濕氣團蘊含充沛的水汽,當濕熱氣流洶湧北上時,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南風天”,吹入室內,遇到較冷的地麵和牆壁、家具等器物其水汽便凝結為小水珠,甚至形成流動水層,即所謂的“返潮”,也叫“回潮”。尤其是貼了瓷磚的地麵、牆麵,油漆的家具麵以及水銀鏡麵、鋁合金門窗等硬器物因為不透氣,水汽不易吸收或滲透,“返潮”現象就更重。江南地區一般冬、春之交會有幾次“返潮”天氣過程。
“返潮”出水現象說明空氣中的濕度明顯增加,易使食品、衣物、家具和其它物品發黴,人長時間生活在潮濕的居室裏,容易患風濕等疾病,或使原風濕病患者發病或加重病情。“返潮”天氣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這更大大增加了人體患傷寒、痢疾、各種消化係統病及皮膚病的機會。
知道了“返潮”發生的原因和危害性,當然我們也能采取適當的措施預防或減輕:一是盡量縮小室內、外的溫差。在“冷尾暖頭”將出現“返潮”前,使用暖氣、電烘箱等熱源設備加熱室內,使室內溫度等於或稍高於室外溫度。二是盡量隔絕暖濕氣流的侵入。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一旦發現風向由北轉南時應及時關閉門窗,室內的衣櫃、廚櫃門也要緊閉,以減少室外暖濕空氣的進入。三是在室內放些吸濕吸潮物質。比較經濟和理想的是生石灰(塊狀石灰),石灰溶化時要吸收空氣中的水汽,並釋放出熱量,對室內有增溫作用。四是利用設備進行除濕。有除濕功能的空調要立即開啟;有條件的還可用吸濕機(器)過濾室內空氣,進行“脫水”,同時,對室內繼續進行加熱。五是對於怕受潮、易黴變的物品,入春前就要密封儲藏,以隔絕空氣,若能放入幹燥劑,則效果更佳。六是春季冷、暖氣流交彙頻繁,互有進退,“返潮”天過後,如天氣發生轉折(轉北風),要立刻開窗通風,吹散濕氣;遇晴好天氣要將家中衣物和被褥等多晾曬,保持幹爽。
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是一個常見的自然現象。當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時,由於日落時的光線反射,天空會短時間發亮,然後迅速進入黑暗。過去沒有電燈,人們點香油燈或煤油燈,當燈裏的油即將燃盡時,也會突然一亮,然後熄滅。那是因為最後的一滴油,失去了油的附著力或拉力,上升得特別快,所以會突然一亮。現在用電燈,在燈絲壽命將盡時,鎢絲燃燒,電燈也會突然一亮,於是燈泡報廢。這些都可以看做是回光返照現象。
人在臨死之前也有回光返照現象。例如,昏迷多時的病人突然清醒,甚至與親人進行簡短的交談;食欲喪失、不吃不喝的人會突然想吃東西。這些病情“減輕”的現象,是一種假像,給人一個錯覺,誤認為病人轉危為安,而有經驗的人一看便知,這是回光返照,是病人向親人訣別的信號。
人在臨死前為什麼會回光返照呢?醫學科學告訴我們,主要是腎上腺分泌的激素所致。腎上腺是一對非常重要的內分泌腺體,按結構分為皮質和髓質。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其中糖皮質激素主要用於“應急”,它能通過抗炎症、抗毒素、抗休克、抗過敏等作用,迅速緩解症狀,幫助病人度過危險期。腎上腺髓質則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它們皆能興奮心髒、收縮血管、升高血壓,因此能夠挽救休克。
人在瀕臨死亡的時候,在大腦皮質的控製下,迅速指示腎上腺皮質和髓質,分泌以上諸多激素,這就調動了全身的一切積極因素,使病人由昏迷轉為清醒;由不會說話轉為能交談數句,交待後事;由不會進食轉為要吃要喝,這些皆是在中樞神經指揮下的內分泌激素在起作用。
人的細胞內還有一種能夠儲能、供能的重要物質叫三磷酸腺苷(ATP)。當人體遇到強烈刺激,如病菌侵犯、瀕臨死亡等嚴重情況時,ATP會迅速轉化為二磷酸腺苷(ADP),同時釋放出巨大能量,使機體各係統、各器官迅速獲得強大動力,人就會突然表現出非凡的活力,如神誌突然清醒、四肢力量增強、食欲增加。當然,這種靠一過性的力量支撐的活力隻能是曇花一現,因為ATP的能量隻能維持很短的時間,所以人在臨終前出現的興奮也會十分短暫。這就是“回光返照”的原理。
回光返照在臨床上有一定意義。如病人急於想見的人尚在路途中,可延長一段生命以實現病人的夙願;病人尚有話沒有交待完畢,也可延長一段時間讓病人把話說完。
如能爭取更多的時間,使“治本”的藥物生效,則將能從根本上挽救病人的生命。那麼就會變“回光返照”為“起死回生”,這是醫生們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
極夜景觀
極夜,又稱永夜是在地球的兩極地區,一日之內,太陽都在地平線以下的現象,即夜長超過24小時。
規律
如果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另個一個半球的極地附近就會出現極夜現象。
極晝的範圍與太陽直射點緯度有關,其邊界與極點的緯度差就是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所以:春分過後,南極附近就會出現極夜,此後極夜範圍越來越大;至夏至日達到最大,邊界到達南極圈;夏至日過後,南極附近極夜範圍逐漸縮小,至秋分日縮至0;秋分過後,北極附近出現極夜,此後北極附近的極夜範圍越來越大;至冬至日達到最大,邊界到達北極圈;冬至日過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逐漸縮小,至春分日縮至0。
如此周而複始,其周期為一個回歸年。
原理
所謂極晝,就是太陽永不落,天空總是亮的,這種現象也叫白夜;所謂極夜,就是與極晝相反,太陽總不出來,天空總是黑的。在南極洲的高緯度地區,那裏沒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律,沒有一天24小時的晝夜更替。晝夜交替出現的時間是隨著緯度的升高而改變的,緯度越高,極晝和極夜的時間就越長。在南緯90°,即南極點上,晝夜交替的時間各為半年,也就是說,那裏白天黑夜交替的時間是整整一年,一年中有半年是連續白天,半年是連續黑夜,那裏的一天相當於其他大陸的一年。如果離開南極點,緯度越低,不再是半年白天或半年黑夜,極晝和極夜的時間會逐漸縮短。到了南緯80°,也有極晝和極夜以外的時候才出現1天24小時內的晝夜更替。如果處於極晝的末期,起初每天黑夜的時間很短暫,之後黑夜的時間越來越長,直至最後全是黑夜,極夜也就開始了。而在南極圈(南緯66°33’),一年當中僅有一個整天(24小時)全是白天和一個整天全是黑夜。中國南極長城站(南緯62°13’)處在南極圈外,在12月份的深夜一二點鍾,天空仍然蒙蒙亮,眼力好的可以看書寫字。極晝和極夜的這種自然現象在地球的另一極北極也同樣出現,不過它出現的時間同南極正好相反,北極若處在極晝,則南極為極夜,反之變然。
極晝與極夜的形成,是由於地球在沿橢圓形軌道繞太陽公轉時,還繞著自身的傾斜地軸旋轉而造成的。,原來,地球在自轉時,地軸與其垂線形成一個約23.5°的傾斜角,因而地球在公轉時便出現有6個月時間兩極之中總有一極朝著太陽,全是白天;另一個極背向太陽,全是黑夜。南、北極這種神奇的自然現象是其他大洲所沒有的。
百慕大三角
百慕三角區
百慕大是世界聞名的一個地方,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正東約600公裏的海上。百慕大三角的具體地理位置是指位於大西洋上的百慕大群島、邁阿密(美國佛羅裏達半島)和聖胡安(波多黎各島)這三點連線形成的三角地帶,麵積達40萬平方英裏。百幕大三角由360多個島嶼組成的群島,這些島嶼好似圓形的環,躺臥在大西洋上由於百慕大群島與美洲大陸之間有一股暖流經過,因此,這裏氣候溫和,四季如春島上綠樹常青,鮮花怒放。百慕大又被稱為地球上最孤立的海島.因為它與最接近的陸地也有幾百英裏之遙,因此,百慕大群島四周是遼闊的海洋,具有藍天綠水,白鷗飛翔,花香四溢的秀麗風景。
不過,百慕大之所以出名,並非是由於它的美麗的海島風光,而是,提起百慕大,人們就會聯想到恐怖而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海區”。相傳,在這裏航行的艦船或飛機常常神秘地失蹤,事後不要說查明原因,就是連一點船舶和飛機的殘骸碎片也找不到。以致於最有經驗的海員或飛行員通過這裏時,都無心欣賞那美麗如畫的海上風光,而是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唯恐碰上厄運,不明不自地葬送魚腹。現在,百慕大三角已經成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種失蹤事件的代名詞。
概況
“百慕大魔鬼三角”名稱的由來,是1945年12月5日美國19飛行隊在訓練時突然失蹤,當時預定的飛行計劃是一個三角形,於是人們後來把美國東南沿海的西大西洋上,北起百慕大,延伸到佛羅裏達州南部的邁阿密,然後通過巴哈馬群島,穿過波多黎各,到西經40線附近的聖胡安,再折回百慕大,形成的一個三角地區,稱為百慕大三角區或“魔鬼三角”。在這個地區,已有數以百計的船隻和飛機失事,數以千計的人在此喪生。從1880到1976年間,約有158次失蹤事件,其中大多是發生在1949年以來的30年間,曾發生失蹤97次,至少有2000人在此喪生或失蹤。這些奇怪神秘的失蹤事件,主要是在西大西洋的一片叫“馬尾藻海”地區,為北緯20°-40°、西經35°-75°之間的寬廣水域。這兒有世界著名的墨西哥暖流以每晝夜120-190千米流過,且多漩渦、台風和龍卷風。不僅如此,這兒海深達4000-5000米,有波多黎各海溝,深7000米以上,最深達9218米。
成因
到目前為止,對“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解釋可歸納為如下幾類:一類認為,這些失蹤是由於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聯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飛碟在作怪。第二類則認為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異常、洋底空洞、甚至還有人提出泡沫說、晴空湍流說、水橋說、黑洞說等等,用一些奇異自然現象來解釋“百慕大魔鬼三角”。最近,英國地質學家,利茲大學的克雷奈爾教授提出了新觀點,他認為:造成百慕大海域經常出現沉船或墜機事件的元凶是海底產生的巨大沼氣泡。在百慕大海底地層下麵發現了一種由冰凍的水和沼氣混合而成的結晶體。當海底發生猛烈的地震活動時被埋在地下的塊狀晶體被翻了出來,因外界壓力減輕,便會迅速氣化。大量的氣泡上升到水麵,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來所具有浮力。恰逢此時經過這裏的船隻,就會像石頭一樣沉入海底。如果此時正好有飛機經過,當沼氣遇到灼熱的飛機發動機,無疑會立即燃燒爆炸,蕩然無存。與此相反,有些人認為這些奇特的失蹤現象彼此間並無聯係,因而也就否定百慕大魔鬼三角的存在。百慕大這層神秘的麵紗是否已經揭開,尚待後人的研究驗證。
案例
本世紀以來所發生的各種奇異事件,最讓人費解的大概就要算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與輪船的失蹤案了。
所謂百慕大三角,即指北起百慕大,西到美國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一個三角形海域。在這片麵積達400000平方英裏的海麵上,從1945年開始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在這裏神秘地失蹤。當然,這些失蹤事件不包括那些機械故障、政治綁架和海匪打劫等,因為這些本不屬於那種神秘失蹤的範疇。
由於事件疊出,人們賦予這片海域以“魔鬼三角”、“惡運海”、“魔海”、“海輪的墓地”等渾號。這些渾號反過來又烘托了這裏特有的神秘而恐怖的氣氛。
在我們熟悉的地球上,怎麼獨獨有這麼一個神奇而無法解釋的角落?怎麼會發生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在百慕大三角作祟?
1.失蹤的飛機群
第19飛行中隊由5架“報複者”(Avenger)魚雷轟炸機和14名飛行員(包括5名駕駛員,其他為無線電員和槍炮手)組成。其中四駕飛機由學生飛行員駕駛,第五架飛機的駕駛員是負責訓練這些學生的中隊長查爾斯·泰勒(CharlesTaylor)上尉。在1945年12月5日下午2點,這五架飛機從佛羅裏達的勞德代爾堡(Ft. Lauderdale)海軍航空基地起飛進行飛行訓練,既定航線是從佛羅裏達半島向東飛越大西洋抵達巴哈馬群島上空,然後折回勞德代爾堡,全程約300英裏,飛機上攜帶的汽油足夠飛行6個小時。在下午4點,基地接到了泰勒發來的遇到麻煩的信號。這時飛機已到達了巴哈馬群島的上空,但是並未按原定的向南、向西折回,而是繼續向北、向東飛行,離開大陸原來越遠,向大西洋深海飛去。基地收到的最後一次通訊是7點過後不久,那時飛機還有一小時的燃料,但很顯然仍然繼續向大西洋深處飛去,直到汽油耗完沉落海底。飛行員可能試圖在海麵迫降,但在黑暗之中失敗而遇難。援救人員未能發現飛機的殘骸和屍體,顯然它們都已沉入了大海深處。“複仇者”綽號“鐵鳥”,空機重達14000磅,一旦掉到海麵上就很快沉落海底。但是這次悲劇並沒有結束,在當天晚上7點27分,兩架“水手”海上飛機(Martin Mariner)起飛前去救援,其中的一架在升空23分鍾後發生爆炸,機上13名乘員全部遇難。“水手”海上飛機有容易漏油的毛病,綽號“飛行油箱”,如果有乘員吸煙或因別的原因出現火花,就可能發生爆炸而出事。“甘斯·米爾斯”號(SS Gaines Mills)的海員目睹了這架飛機的爆炸經過,並發現了掉到海麵上的殘骸。
隨後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包括庫舍)的調查結果,都認為泰勒上尉必須為第19飛行中隊的失蹤承擔主要責任。泰勒並不是一名優秀的飛行員,而以馬虎著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曾經兩次因為在海上迷航而不得不棄機跳傘而獲救(泰勒還被迫在海上第三次棄機跳傘,不過那一次不是他的責任)。在這次飛行訓練時,泰勒既忘了帶手表又忘了帶基本的導航儀器。在飛行中,他報告他的飛機上的羅盤失靈,但是相信自己能夠根據目測繼續帶領飛行,聲稱無需幫助。在4點45分時,基地發現泰勒顯然已迷失了方向,要求他把指揮權交給跟隨的飛機,但是泰勒顯然沒有這麼做。從通話記錄可知,泰勒一直在率領飛行中隊向錯誤的方向航行,遲至6點時,泰勒還在命令飛行中隊向東飛行,而至少有兩名學生飛行員認為應該向西飛行,但是由於軍中的紀律,他們不得不跟隨泰勒飛向深淵。基地反複地要求泰勒改用更可靠的緊急頻道通訊,而泰勒也拒絕這樣做。因此這次事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人為錯誤導致,其次天氣也不佳。盡管在第19飛行中隊剛起飛時,天氣情況良好,但很快就變得惡劣。救援飛機報告遇到強烈的氣流和危險的飛行條件,當時在該海域的船隻報告風暴和巨浪。一位迷航而又剛愎自用的中隊長帶著沒有經驗的學生飛行員在惡劣的天氣中夜裏飛行,遇難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並沒有任何神秘之處。
但是泰勒的親屬對這個調查結果不滿。他們向美國海軍高層上訴。在40年代末,美國海軍最高當局滿足了泰勒親屬的要求,把事故原因歸咎於壞天氣和“未知因素”。“未知因素”激發了人們的想象能力。第19飛行中隊的失事成了“百慕大魔鬼三角”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神秘故事,在傳播中又被有意無意地添油加醋,於是惡劣的氣候被說成“當時天氣很好”,一次對學生飛行員的訓練飛行被說成“參加訓練的14名飛行員也都是有經驗的老手”,泰勒拒絕使用緊急通訊頻道被說成“無線電聯絡受到幹擾”,那架升空後不久就爆炸的“水手”救援飛機被說成“與基地保持一段聯係後也失蹤了”,好像也很神秘,而實際上那隻是當天出動的眾多救援飛機中的一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