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番外:陳二丫的心事(1 / 2)

二丫知道,侯爺心中有一個人。

很多年了,他仍沒有忘記她。

二丫剛認識侯爺時,覺得這個當大官的公子哥有點癡傻,總是渾渾噩噩的,像沒頭蒼蠅般亂躥,而一旦靜下來,他的目光就會茫然地盯著某個地方,不知在想些什麼。

等二丫長大了才知道,他是在思念著那個人。

那樣的目光,後來,二丫不止一次見到過。

困守琵琶川的時候,每當又一次擊退涼軍,她和妙娘嬸去給將士們送飯,總會見到侯爺抱著長槍,坐在哨樓的藤蔓下,怔怔地看著空中的明月。每當這個時候,妙娘嬸總會輕輕拉住二丫,不讓她上前驚擾他,隻悄悄將飯菜放在他身邊。

討伐叛逆的路上,侯爺剛剛襲爵,接掌西路軍。他鎮定地指揮著每一場戰事,穩重地處理著每一件公務,冷靜威肅得像變了一個人,但某個深夜,她肩頭的箭創再次發作,不想驚動旁人,跑出來漫無目的地溜達,看見他孤獨地坐在河邊,像一個茫然無措的少年,怔然地看著河麵。

再後來,陛下登基,侯爺力排眾議,為琵琶川翻案後,將西路軍和熙州交給了九郎君。他則坐鎮京都,和宋先生一起輔佐新君,穩定著千瘡百孔的朝堂,人人都誇他比故去的老侯爺更沉穩果決、堅毅智勇。可某一年的春天,顧順之跟著一群紈絝公子去青霞山打獵,提回來一隻狸貓,侯爺大發雷霆。她去為被關禁閉的順之說情,卻沒在起舞堂見到侯爺,一路尋到別院,才見他站在湖邊,不知是在發呆,還是在看著湖心被大火燒毀了的水榭,又露出了那樣怔然而溫柔的目光。

再過了幾年,陛下親政,侯爺辭去了政事堂的職務,隻領了天下漕運使的官職,帶著她和順之走遍了大端的江河海川。二丫第一次知道,天下可以這麼大,而大海那麼浩瀚寬廣。他們在泉州看到了紅毛藍眼的蕃人,在南海郡見到了琳琅滿目的海外珍寶,也第一次隨著侯爺坐上了那麼大的海船。

去年,他們又一次隨著方家的船出了海,到了一處叫白龍嶼的大島,那裏的島主是一位女子,島民也多是端人後裔,十分熱情,一上島,她和順之便被圍住,被各種奇珍異寶迷花了眼睛。侯爺獨自去拜見了島主,回來後,他帶著她和順之沿著島岸線慢慢地走,遙遙地看著天海一線,白色的沙灘在晚霞的照映下變得金燦燦的,投在他的眼睛裏,像灑上了細碎的水光。

二丫知道,他又在想念那個人了。

從那一天起,二丫便立誌,要把這個人找出來。

她不露聲色,細心地觀察著每一個在侯爺身邊出現過的女人。

不是青鳳姐。

雖然青鳳姐和侯爺一起長大,一起捉過蛐蛐、跳過荷塘,一起挨過罰、跪過祠堂,但侯爺看青鳳姐的目光,就像看著與生俱來就圍繞著他、陪伴著他的手足,雖親切,卻無波瀾。他唯一為青鳳姐焦切過的一次,還是十八郎奉命出使北疆,聯突厥殘部牽製西涼,被西涼派在那裏的細作刺殺。青鳳姐正好懷有身孕,不顧侯爺的勸阻,挺著大肚子前往草原,那段時日,侯爺時時掛念著他們,先後派出了六路兵馬,將青鳳姐和昏迷中的十八郎平安地接了回來。

也不是嘉和長公主。

都說嘉和長公主與侯爺青梅竹馬,先皇也不止一次在臣子麵前提起過,要將嘉和下嫁給侯爺。但二丫知道,不是她。

永安五年發生的事情很多,像激流一般卷蕩著大端國所有的人,也卷蕩著八歲的二丫。二丫清晰地記得,琵琶川就要被攻破的那一刻,侯爺和七公子肩並肩、握著長槍站在寨門後,血從槍尖上滴下來,滴在她的臉上,她沒有一絲對死亡的恐懼,隻有無比的寧靜;她更清晰地記得,當侯爺的槍飲盡了段永玉的血,她和順之是如何狂喜地抱在了一起,又如何嫌棄地將對方推開。更何況那一年,還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逃亡、受傷、困守孤寨、收複西疆、討伐叛逆……

嘉和長公主,本隻是這許多事情中無關緊要的一件,但二丫仍然很清楚地記得,當陛下登基,燕國北院大王再度南來,要將一直安靜在後宮養病的嘉和長公主接往燕國完婚,長公主發瘋似地從皇宮中跑出來,敲響了顧府的大門。

那麼高貴的長公主,跪在了侯爺的麵前,求他庇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