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在中國大地上存在了1000餘年,成為中國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大奇觀,留下了充滿人文氣息的“書院文化”,至今仍令無數學者仁人無限懷想。
正是由於上述緣由,書院問題正受到各界的普遍關注,許多學者相繼在這一領域辛勤耕耘,使書院史的研究逐漸深入,不斷有新的成果麵世。目前關於書院研究的著作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全國性的書院曆史沿革和製度以及資料彙集的研究,一個是專題性地域性書院的研究。前者如章柳泉《中國書院史話》,張正藩《中國書院製度考略》,陳穀嘉、鄧洪波《中國書院製度研究》、《中國書院史資料》、《中國書院史》等。這些論著對中國書院的產生、發展、曆史作用等,作了比較係統的梳理和論述,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書院史研究的全麵深入發展。後者比較少,有《白鹿洞書院史》等。山西省內研究書院的專著和論文有王誌超的《山西書院史話》《山西書院文化的曆史流變》張捷夫的《清代山西書院考略》。
通觀當前書院史研究,以往的著作主要是就全國性書院進行了研究,而對專題性地域性書院的研究還是遠遠不夠;以往的研究主要針對書院發達地區較多,而對不發達地區書院的係統研究,至今很少。
山西書院對三晉文化發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促進與積累作用,但是對於山西書院的研究甚為薄弱,既缺乏係統的梳理,也缺乏細致的考訂,既極少微觀鉤沉,更未見宏觀探討,隻是將山西的書院史簡單地進行敘述,或對山西出現的書院進行簡單的考證。而且全國性中國書院史論著對山西書院的情況隻是概略而論,或付之闕如。因此,有必要對山西書院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詳細的研究,以補充山西書院研究在深度和廣度方麵的不足。這就是作者對山西書院史進行研究和撰寫本書的初衷。
本課題為2007年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整理完成後,感謝三晉文化研究會常務會長李玉明先生的大力支持,並為本書作序;感謝三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羅廣德先生的全力支持和推薦,使本書能夠順利出版,使我有機會為三晉文化研究盡自己的一點微薄力量。
2009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