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報業集團非常注重對優質資源的開拓和分配,例如《南方周末》的許多資深記者、編輯紛紛成為下屬子報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而在《南方都市報》的發展中成長起來的一批優秀人才,則被調往北京,參與《新京報》的創辦。
資源的有效配置使新創辦的子報很快能在市場中立足,在短時期內迅速打開市場的《21世紀經濟報道》即是典型一例。
首先,是報紙的刊號問題。在報刊治理整頓的大背景下,國內公開出版的報刊號已成稀缺資源。而這對即將創辦的《21世紀經濟報道》來說,卻並非難事,因為集團擁有豐富的“殼資源”,憑借《廣州價格報》的刊號,《21世紀經濟報道》輕而易舉有了全國出版發行的資格。
在人力資源方麵,集團的人才儲備為《21世紀經濟報道》提供了高素質人才。比如原《南方周末》經濟部主任劉洲偉出任《21世紀經濟報道》常務副總編一職,劉是《南方周末》“新經濟”板塊風格的代表,這支團隊嫻熟地把握了很多全國性的重要的經濟新聞題材,逐漸形成了一套所謂“南派財經”的風格,這種人力資源所帶來的經濟報道風格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同時,借助《南方周末》在社會中良好的品牌形象,《21世紀經濟報道》在招聘時打著《南方周末》的品牌,很快把一批辦報精英招至麾下。
在生產資源和分銷渠道資源方麵,《21世紀經濟報道》通過《南方周末》在全國的分印點——廣州、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武漢、濟南、沈陽等八個城市衛星傳版,同步印刷,這樣報紙才實現了迅速鋪貨,得以在第一時間把報紙送到各發行點。它還與《南方周末》共用一個發行渠道,在正式上市前,《21世紀經濟報道》利用《南方周末》在全國進行了免費試閱,此後逐漸在全國建立起強大的零售批銷代理網絡。
8.3資源配置
明確了多品牌戰略,通過把優質資源輸送到二級業務單位(子報子刊或其他事業領域),從而使其得以快速打開市場;而二級單位的成功運營,又不斷為南方日報報業集團積累更多的優質資源,使其事業雪球越滾越大,南方日報報業集團由此構築起自己的競爭優勢。正如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道,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已經成功建立起一套報紙市場化運營和質量監控體係,在這個體係之中,《21世紀經濟報道》的成功水到渠成。
南方日報報業集團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戰略的成功實施,都需要一定的資源,由此導致必須對傳媒組織的資源狀況(見第3章)作適當的調整和變動。資源配置如何才能形成對戰略的有效支持?這就是本部分所要討論的內容——資源規劃和分配。
資源規劃和分配指的是,在戰略實施過程中對傳媒組織各項資源在時間、空間和數量上的重新安排,也就是說,通過資源的選擇與分配從而可以提供滿足社會需求的產品或服務。
在第3章中我們引入價值鏈分析方法來討論傳媒組織資源問題,這一方法強調指出,傳媒組織應該明確哪些價值活動對組織戰略的成功貢獻最大。在研究資源如何配置才能對戰略形成最有效支持時,價值鏈方法仍不失為一種非常實用的分析工具:
區分哪些價值活動對戰略的成功實施最重要,在資源配置時應給予這些活動以特別的注意。例如,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在實施多品牌戰略過程中,非常注重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
資源配置應同時兼顧整體價值鏈的資源需求,並考慮如何平衡各價值活動對資源的不同需求。整體價值鏈需求在此處有兩層含義:一是作為傳媒組織的一條主要價值鏈,傳媒組織通過該價值鏈的運行從而實現價值增值。以報社為例,從市場研究到購買原材料再到報紙的采集與印刷製作直至通過分銷渠道把報紙傳送出去,這一係列的活動構成了報社的主體價值鏈;二是作為各分支價值鏈。傳媒組織的主體價值鏈又由各分支價值鏈組合而成,例如就原材料采購而言,這個環節也存在著價值增值,而生產運營、分銷渠道等環節同樣具有價值增值的含義。
8.3.1資源配置三角形
資源配置的最終目標是對戰略的成功實施提供有效的支持,因此在具體討論如何規劃和分配資源等細節問題之前,需要再次強調應從戰略的角度來理解它,而南方日報報業集團的成功實踐也充分證明,高效的資源配置不僅可以幫助傳媒組織戰略得以順利實現,而且還有助於傳媒組織競爭優勢的構築。我們認為,有效的資源配置至少應關注以下三個核心問題:與戰略的一致性;與現有資源的一致性;資源之間的聯結性。它們的關係如圖83所示。
(1)與戰略的一致性。達到對資源的有效配置,其前提是規劃者對傳媒組織資源情況的了解程度,而這就涉及資源審核的相關問題。在進行資源審核的時候,必須和傳媒組織所實施的經營戰略聯係起來進行考慮。在第7章我們曾指出,傳媒組織可以通過實施兩種戰略來獲得競爭優勢——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戰略方針不同,對資源配置的要求就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