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私營企業的誕生
陳先生的摩托車修理部為他積累了一些錢,從1992年開始,他不再滿足於修修補補、小打小鬧,於是開始辦公司經銷摩托車。
成功點: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創業
陳先生是湖北人,原本在縣裏一家小工廠上班,收入微薄,還要撫養一雙弱智兒女,經濟狀況十分窘迫。看到人家搞個體經營紅紅火火,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不甘受窮的陳先生主動辦了停薪留職手續,出來做服裝生意。因為他生性耿直,對買賣服裝中討價還價的經營方式不習慣,就和別人合夥跑到深圳做起批發服裝原料的生意,結果行情沒吃準,一下子賠光了老本,還欠了銀行1萬多元。麵對一身債務,他並沒有消沉下去,他想到自己有一手嫻熟的發動機修理技術,便決定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辦起了一個摩托車修理部。
陳先生認為,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必須誠實勞動,守法經營。有一次,一個顧客推著摩托車找到陳先生,說:“這超導曲軸變形了,你能修嗎?”陳先生看了看說:“沒問題。”不到半個小時,摩托車就修好了。那顧客問:“要多少錢?”陳先生告訴他說:“小毛病,不要錢。”開始,那顧客還有點不相信,後來,見陳先生真的不收錢,就告訴陳先生說,他是剛從另一家修理店過來的,那家一張口就要400元呢。從這以後,這個顧客逢人就講這件事,還經常介紹別人到陳先生這兒來修車,陳先生的生意漸漸紅火起來了。
陳先生的摩托車修理部為他積累了一些錢,從1992年開始,他不再滿足於修修補補、小打小鬧,於是開始辦公司經銷摩托車。在他的公司裏,摩托車保售後服務兩年,保行程3000公裏,不收取分文修理費。憑著這樣優質的服務,他的公司成為人們購買摩托車的首選。
陳先生對商家更是重合同、守信譽。1992年,陳先生結識了一位在湖北頗有名氣的摩托車經銷商,雙方簽訂了供銷合同:由對方供貨,陳先生售後付款,一月一結賬。盡管陳先生有時資金困難,但是他堅持做到對經銷商不拖不欠,商家對他的業務進行了暗地考察,發現他確實信守合同,沒有少報和瞞報營業額。現在該公司在全省的140多家代銷點全部撤完了,就隻保留了陳先生這一家。
陳先生憑借自己的誠實,換來了豐厚的回報。1997年11月,濟南輕騎集團總經理到湖北來考察市場,被陳先生的踏實作風所感染,當場拍板把陳先生的公司定為輕騎集團在鄂西北地區的特約經銷點。如今陳先生的亨達公司已經成為湖北地區的明星私營企業。
點評——
陳先生將一個小小的摩托車修理部變成了明星企業,是憑借著誠實勞動和特色服務。誠信為立身之本,在生活與商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良好的信譽不僅能帶來顧客,也會帶來供貨商的信任與支持,也就帶來了無窮的財富。下崗其實並不可怕,隻要肯吃苦、肯學習,在創業路上多一些特色,誠實勞動,就不會餓肚子,就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對於每一個下崗後創業的人來說,堅持就是勝利。
相關知識鏈接——
人無信而不立。無論是做企業還是做人,誠信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擁有良好信譽的企業才能擁有眾多的顧客和合作者,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許多企業總是通過強大的廣告力度和媒體宣傳爭創品牌,往往是單方麵追求轟動效應,無視消費者的真實感受,忽略了消費者在其中的地位。市場被看做是一幫競爭者之間的事,離消費者越來越遠,正是這種錯誤的營銷理念,導致企業的生產偏離了顧客的需要。為了創造出真正適應顧客需要的品牌,創業者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的前提是尊重,愛護是基礎,信任是動力,善待是關鍵。任何企業的崛起和品牌的創立,成功的根源都可以歸結到“人”。企業能不能持續成功,更要依靠人才。產品是沒有生命力的,隻有當品牌被消費者所認知,進入消費者的心理空間,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印象時,才標誌著它真正意義上的誕生。品牌的主體是消費者,而不是產品,也不是企業本身,離開了消費者,品牌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品牌的創立是個係統工程,隻有以消費者為中心,確立人本導向的品牌管理、品牌文化,才會培育出讓消費者真正喜愛、領先市場的知名品牌。
獨辟蹊徑巧創業
1997年,石家莊市政府提出了美化、綠化城市的號召,占道經營的菜場被清理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沈君找到幾個好朋友,憑著一起借來的十幾萬元資金,注冊了自己的公司,為小區居民供應蔬菜。
成功點:獨特營銷模式,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
沈君是石家莊市紡織廠的一名工人。1996年,全國的紡織行業不景氣,許多人在企業瀕臨倒閉時仍在想方設法要保住自己的職位,而沈君卻毅然放棄了與企業簽訂的終生合同自願下崗。在眾人紛紛表示不解時,沈君卻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要自己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