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板就要先做自己的老板。個人創業的第一步是做自己的老板,做自己命運的主人。要拋開身邊的拐杖,必需先苦己心誌。瘋狂是一種精神,有壓力才有動力。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你就是那塊料。學習能力是點金術;隻要善於學習,一切都好辦。
拋開身邊的拐杖
常聽到人們這樣感歎:白手起家成大事,天底下沒有那麼簡單的事!
這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
問題在於,如果上天沒有給我們準備好“第一桶金”,我們怎樣才能得到這“第一桶金”?
艱苦創業,使自己的事業從無到有,是每一個創業者必經的過程,也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
李嘉誠後來在回憶塑膠公司的經曆時,感慨地說:“這段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鍛煉,尤其是做推銷員,使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有這些,是今天用10億也買不到的。”
創業之初,首先麵臨的就是資金問題。
李嘉誠打工時間沒有幾年,而且他打工的薪水也不是很高。他每每賺一筆錢,除了日常必用的部分外,全部交給母親,以維持全家人的生活,並沒有太多的積蓄。
據他的同事朋友回憶,李嘉誠從未奢侈過一回,他外出從來都是吃大眾餐,他的衣著,沒有一件稱得上是高檔的。
不過,李嘉誠從不認為他的積蓄是他自己省出來的,他總是對他人說:“我之所以能拿出一筆錢創業,是母親勤儉節省的結果。我每賺一筆錢,除日常必用的那部分,全部交給母親,是母親精打細算才維持了全家的生活。我能夠順利創業,首先得感謝母親,其次要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
後來,他好不容易湊了5萬港元創業資金,其中較大的一筆,是他幾年來推銷產品的提成,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向親友借來的。李嘉誠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日常交往中,都給別人留下了良好的形象,大家都感覺到他誠實穩重,將來定會大有前途,所以都樂意資助他創業。所以,在借錢時,並沒費太多的周折。
李嘉誠雄心勃勃,對自己的未來抱有極大希望,因此很想給自己的塑膠廠起一個響亮的名字。他從辭工時起,一直在思考廠名,他先後取了幾十個廠名,都覺得不滿意,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中華民族的驕傲——長江。於是,他就把廠名定為“長江”。
他對這一名稱的解釋是:“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裏。長江之源頭,僅涓涓細流,東流而去,容納無數支流,形成汪洋之勢。日後的長江塑膠廠,發展勢頭也會像長江一樣,由小到大。長江是中國的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未來的長江集團,也應該為中國人引以自豪。長江浩蕩萬裏,具有寬闊的胸懷,一個有誌於實業的人,理當揚帆萬裏,破浪前進,去創建宏圖偉業。”
從現在做起
資金有了,廠名有了,廠房在哪裏呢?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李嘉誠從港島到九龍,跑了一個多月,才在港島東北角筲箕灣租借了一座破爛不堪的廠房。
當時,數十萬內地人擁到香港,使香港的房產一下子水漲船高,鬧起了房荒,房租高得嚇死人,工業用戶自然更高。李嘉誠手頭的資金實在太緊張了,他隻能找最廉價的廠房,暫且建起廠來再說。
筲箕灣山青水秀,但比較偏僻,交通不便,實在不是辦工廠的好地方。但就是這樣的地方,也讓李嘉誠費了好一番周折。
李嘉誠當然也明白辦工廠應該選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誰讓自己窮得沒有錢呢?正因為偏僻,所以租金較低,幾經討價還價,李嘉誠便租下了這間廠房。
李嘉誠想,創業之初,到處都需要錢,就這麼點錢是盡量放在生產上,等以後羽毛漸豐,收入有餘時,再遷入到市區吧。李嘉誠這一做法,可謂量力而行,深得自然之道。
然而,這間廠房實在是破舊不堪,窗戶幾乎沒有一扇完好無損的,不是玻璃破碎,就是風鉤脫落,房頂上到處都是天窗。香港春夏兩季雨;水特別多,雨水經常漏瀉得遍地都是。
廠裏的壓塑機是從舊貨市場上買來的,是歐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膠設備,落後得不能再落後了。
就是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李嘉誠開始了自己艱辛的創業曆程。
李嘉誠獨立創業,是基於對時勢的準確判斷。
“盛極必衰,月盈必虧。”道家的樸素辯證法,自然也適用於商界。當一個行業剛剛興起時,往往意味著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也同時意味著需要一個艱苦的開拓過程。當一個行業非常成熟時,容易進入,但也意味著發展前景有限.在一盛一衰之間,蘊藏著無窮的風險和機遇。
正可謂,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審時度勢,是為商者最重要的素質。
機遇來了,許多人都能發現,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抓住。成功者並沒有天生的把握機遇的能力,他們隻不過是在平時多留心、多觀察、多思考,並且多積累了一些知識而已。
必先苦己心誌
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