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請你一路走好(4)(3 / 3)

經過一番精心策劃,他們確定的經營方式就是低價收購舊樓,拆掉後重建新樓出售,並且還以“分層出售”、“10年分期付款”等方法招徠顧客。

這種方法很適合當時的情況,深受廣大客戶的歡迎,他們由此慢慢積累起了資金。到了1963年,他們已經成為香港商界的中等富商。

他們三人都是十足的“工作狂”,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由於具備拚命苦幹的精神,公司很快揚名業界,三人當時被稱為“地產界的三劍客”。

想當初,李嘉誠在成為塑膠花大王、塑膠花如日中天之時,急流勇退,全線撤出塑膠花領域,挺進前景廣闊的地產界。

靠房地產,李嘉誠贏得了“超人”的稱號,摘取了世界華人首富的桂冠。

而今日,雄踞地產霸主地位的李嘉誠,看到了香港地產行業行將走向夕陽。池正老板他的企業王國向新的朝陽高科技領域,向全球化經營邁進。

這又是一次急流勇退。我們期待超人李嘉誠再次創造經濟奇跡。

據香港媒體披露,李嘉誠等香港大地產商於1999年9月宣布投巨資參與香港數碼港的建設。興建數碼港,是特區政府確立的發展創新科技、振興香港經濟的重要施政目標之一。李嘉誠的參與,將加快這一目標的實現。

李嘉誠主要是靠房地產獲得成功的。他對香港地產業的前景看得準,投資時不急功近利,而是用戰略眼光去估量整個房地產業。然而,這兩年,“超人”的目光開始轉向發展高科技、高增值產業。不久前,李嘉誠在接受劍橋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後表示,香港應發展為科技城市,科技可以帶給香港不可估量的好處。他強調:“香港單單靠地產,根本沒法子活下去。地產不可能再支持整個香港經濟。”

是的,地產曾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但是單靠地產,香港不可能有競爭力。過去香港地產業一枝獨秀,加劇了產業空洞化,加劇了香港從生產城市向消費城市的轉化。1997年中,香港上市地產公司的總值,比全世界上市地產公司總值還大40%,這絕對不正常。

李嘉誠指出,知識經濟的時代已經來臨。在一些國家,新科技帶來的發展空間很大,因此,雖然美元加息、股票波動,經濟也不會一下子就倒下來。相比起來,香港在經濟泡沫破裂後,受到強烈的衝擊,就是因為缺少實業,特別是缺少高科技、高增值的實業。

特區政府支持發展數碼港及其他高科技項目,李嘉誠認為這表明特區政府知道經濟轉型的必要性,正在為香港的未來創造機遇。他說:“在轉型過程中,作為企業家,痛苦是無可避免,但必須支持政府應變的策略,發展自己的、有基礎的事業。”

香港地產商以往不願投資創新科技,他們戲稱“高科技、高蝕本,低科技、低蝕本”,現在觀念漸漸起了變化。李嘉誠希望香港企業界人士不要急功近利,囿於眼前的利益而邁不開前進的步子。他說,今天是一個知識與經濟分不開的時代,誰目光短淺,誰就有被淘汰之虞。近來香港的上市公司紛紛尋求發展高科技業務。他認為,如擁有專業知識及人才,對行業熟悉,有利於香港經濟,這樣做是件好事。

這是一項高科技領域的貿易,其盈利能力遠遠超過了原來暴利如今卻日漸不景氣的地產業。這為李嘉誠向高科技轉軌的遠見卓識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證。

1999年12月,李嘉誠又與全球最大市值電訊公司NTT(日本電報電訊公司)締結良緣,出售和記電訊一成九權益給NTT。和記電話入股的消息令和黃股價飆升,12月2日更穿越100港元大關,成為百元洋行股。長實股價亦因此水漲船高,令李嘉誠的財產一夜暴漲33億港元,增加到729億港元。這又是一個高科技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