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利益無小事,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是群眾的頭等大事。清代鄭板橋為官時曾寫下“衙齋臥聽瀟瀟雨,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令,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句。的確,公職人員隻要將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放在心中,關心民間疾苦,終其一生把百姓的每一件小事辦好,那麼他就無愧於百姓的供養。

退休老教師高達有一次從媒體上得知,市裏參加醫保人員可不憑處方直接到指定藥店配取非處方藥,於是興衝衝地到一家指定藥店,不料藥店員工告訴他不能配,也未說明原因,讓老人白跑了一趟。沒過幾天,老人家裏安裝自來水一戶一表,上午接到通知去付款,誰知下午去時卻被告知資料還沒輸入電腦,要他明天再來。隔了幾天,他接到郵局通知去續訂下半年報刊,由於年老記性不好,忘了此前已續訂過。郵局沒及時發現並告訴他,結果老人收到了兩份同樣的報紙,隻好再跑了一趟去退訂。

來來回回好幾趟,老人被折騰得筋疲力盡。藥店、物業、郵局等處職員辦事的不到位讓老人頗感憤慨。沉思之餘,高達老人將自己的遭遇寫成一封信投給《湖州日報》,信中義正詞嚴地說道:“短短10來天內發生的這些事,在辦慣了大事的人看來是小事,而恰恰就是這樣的小事,最能看出有關部門對群眾真誠與否。”

高達的信在報紙上發表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同時,引起了湖州市委書記楊仁爭的關注和高度的重視,他當天就作出了批示:“群眾的事無小事,請有關部門對照檢查一下自己做得怎麼樣?”

市委書記楊仁爭的批示十分明確地告訴我們:群眾利益無小事。明明是為方便群眾而推出的實事、好事,卻害得年逾花甲的退休老人冒著酷暑來回奔波,最終還沒有辦成。這不能不說是有關部門沒有把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在一些人眼中,像退休老人高達在配藥、訂報、交費過程中遇到的周折,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老百姓辦事,多跑幾趟再“正常”不過了,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它完全背離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相背離的。

群眾利益無大小之分,群眾的每一件小事都應該認真對待。小事不管不問,是嚴重的失職,更是一種失信於民的表現。抓大不放小,從全局利益考慮,我們應該關注細微的小事,關注民生、關注弱勢群體。看一件事情是大事還是小事,絕不能以事情的形式和規模的大小作為標準,而應該站在社會、國家、人民三者利益一致的高度判斷。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就能做到無論什麼時候都會把關係群眾利益的事情看成大事。除此之外,不僅要想到,還要說到、做到!

務必摒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衙門”作風——負責,就是讓你服務的每個人滿意

“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如今這種古代的衙門作風在公務員隊伍裏依然存在,都說態度決定一切,喊著“為人民服務”口號的公務員怎能以這樣的態度為百姓服務?這樣的服務又怎能得到百姓的認可?

小李一直在社區工作,幾天前,她接到社會保險事業局退休人員管理科老張打來的電話,中秋節快到了,局裏給70歲以上的退休老人發放慰問金,每人100元,要小李前去領取後,同社區幹部一起上門慰問。小李很高興地答應下來。

這天一大早小李就到了退管科,老張不在,退管科一個女辦事員把中秋節慰問金的名單和慰問信給她後,帶她到財務科女出納那裏領錢。這個女出納和小李住同一個鎮,他們曾在一個單位共事過幾年,與小李也沒有什麼過節,按理說公事公辦,應該很快就辦完。但是讓小李沒想到的是,她到財務科後,還沒站穩,女出納正數著錢,頭也不抬地說:“你有其他的事嗎?如有其他的事,先去辦吧,辦好再來,我剛領來錢,要數數的。”

小李見狀,和氣地說:“我沒有其他事好辦,車子在樓下等,有人急著用車,你先把900元錢給我,好嗎?”

“你急什麼急!”

小李有些氣憤:“我們是同一個地方出來的,你何必這麼為難我呢?”